朱元璋第五子朱橚:在朝堂中丢脸被流放,在世界上却贡献巨大
在整个明朝的历史中,朱元璋之子朱橚算不上什么大人物,至少在史官眼里,朱橚完全无法与永乐大帝朱棣相提并论。
朱元璋死后,朱橚是第一个被削的藩王,曾两次被流放云南,在朝堂中丢尽脸面,以政治眼光来看,朱橚无疑是平庸之人。
朱橚
但随着时间推移,史官眼中平平无奇的朱橚,在整个世界上的知名度,甚至要超过明太祖朱元璋,至于其他兄弟,更是被朱橚甩开几条街。
朱橚做过哪些事情,竟能让他在海内外享有这等声誉?
太祖偏爱
朱元璋经历半生戎马,于公元1368年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开洪武之治。
他是农民出身,被元朝的残酷统治、腐朽制度逼到起义造反,深知权力富贵对人心的腐蚀。
当上皇帝后,朱元璋对儿女们颇为重视,他不想自己耗费半生打下的江山葬送在后人手中,希望儿子们都能成才。
朱元璋的前五个儿子是与马皇后所生,第五子乃是朱橚。
为了让儿子们得到良好的教育,早在明朝未建立前,朱元璋就聘请名师,教授五个孩子文武才艺。
建立明朝后,朱元璋特意命人建造大本堂,收集天下古今名卷,聘请名士儒生教授太子和其他皇子读书。
古时候都讲究文武双全,在“武”这方面,朱橚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史料,舞文弄墨倒是有一手,他酷爱收藏书籍,为此建造一个“东书草堂”,留有作品《元宫词》百章。
朱橚
比起其他文武双全的皇子,朱橚算不上突出,至少在史学家眼中就是如此,但这不妨碍朱元璋对小儿子的偏爱,这或许是所有为父之人的通病吧!
洪武三年,朱元璋分封藩王,除了已经成为太子的长子朱标,其他儿子各自成为藩王并获得藩地,朱橚被封为吴王,朱元璋送给他的藩地是杭州。
杭州自古是当时明朝的富饶地区之一,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将杭州给朱橚,可见朱元璋对小儿子的偏心。
不过后来考虑到钱塘地区是朝廷财赋税收重地,他忽然觉得把杭州作为藩王领地不合适,又转而改成开封,朱橚就从吴王变成了周王。
周定王墓
开封亦是名城,乃是北宋故都,朱橚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而且朱元璋对他的厚爱还不止于此。
明朝有开国六公爵,冯胜便是其中之一,号称是“胜功最多”的开国将领,膝下有两个女儿。
等朱橚到一定年龄时,朱元璋做主,将冯胜的次女册封为朱橚的王妃,如此一来,明朝的开国名将冯胜就成了朱橚的老丈人,相当于为朱橚找了个强劲的拥护者。
朱橚因此成为洪武年间数一数二的藩王,以开封为藩地,娶开国大将之女为妻,似乎已经走上人生巅峰,日后在政治上有所建树的话,名留青史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这位藩王接下来的表现却令人始料未及。
流放云南
朱橚这位颇受明太祖偏爱的藩王,在政治上几乎没有任何建树。
相反,他的政治“污点”倒有不少,有过两次被流放云南的经历。
洪武十四年,朱橚已经是冯胜的女婿,居住在老丈人冯胜的地盘——凤阳,这年,朱元璋认为他已经足够成熟,命他离开凤阳,到自己的藩地去过生活,正式成为一名藩王。
冯胜
洪武二十三年,朱橚在封地一待就是九年,也不知道这家伙是别有居心,亦或纯粹在藩地呆腻了怀念凤阳的生活,竟然偷偷跑出开封,去凤阳与他的老丈人冯胜见面。
在明朝,藩王未经朝廷许可,擅自离开封地可是大忌。
而且朱橚去的地方还是凤阳,他是周王,老丈人冯胜则是手握重兵的宋国公,两人的会面落在有心人眼里,可不只是简单的唠家常那么简单。
果然,朱元璋被自己儿子吓了一跳,甚至怀疑朱橚和冯胜是不是要密谋造反。
他龙颜大怒,下旨将朱橚流放到云南,周王府的事务暂时交由朱橚的长子朱有燉代理。
这是朱橚第一次被流放到云南。
朱有燉
第二次,则是发生在建文年间。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由于太子朱标病死,由朱标之子朱允炆以皇太孙的身份继位登基,为建文帝。
建文帝登基之时,对于他那些藩王叔叔们忌惮至极,不削藩王,他根本就坐不稳龙椅,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可削藩一事谈何容易?
藩王们各个坐镇藩地,势力极大,搞不好就会引发动乱,使得朝廷陷入覆灭的危险。
思来想去,建文帝最终在谋士建议下挑软柿子捏,准备从犯过“错误”的朱橚下手。
建文帝朱允炆
事情就是这么巧,朱橚正有异谋,原因与他的兄弟朱棣有关。
朱棣是朱橚的四哥,两人从小关系就不错,没有就任藩王时,朱棣曾与他一起在凤阳生活。
朱棣与朱橚不同,年少时意气风发,有雄心壮志,对政治有独到的见解。
建文帝一登基,朱棣就意识到皇上想削藩,自然不乐意,所以朱橚便想响应自己的兄弟反抗,是为“蓄有异谋”。
不过还没等朱橚有什么动作,对朱橚和兄长朱有炖都有意见的次子朱有爋却向朝廷举报自己的父亲图谋不轨。
朱棣
建文帝岂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当即派兵前去抓拿,朱橚一点反应都没有就被拿下,长子同样受到牵连,一起被流放到云南。
对朱橚来说,这叫“旧地重游”。
从朱橚的人生经历来看,这人显得很奇怪。
他身为藩王,却有两次被流放云南的经历,在一众藩王中显得很没有面子,好似一点政治眼光都没有,完全玩不来朝堂上那一套。
但若说他愚蠢,偏偏这家伙却是朱元璋众多儿子里面,未能登基却依然过得极为舒服的一位,第二次被流放云南的经历还让他躲过“靖难之役”,没有被波及到。
究竟是真的不懂政治,还是大智若愚,时至今日,已经难以论说,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整个明朝中,朱橚算不上什么举足轻重的人物。
朱橚
后世史官之流评价朱橚时,多以政治眼光审视,因他有两次被流放云南的经历,政绩又不突出,史官总将他定义为一位在政治上“失败”、“丢人”的藩王。
但若是把目光放大,将目光投到整个世界中便会发现,朱橚其实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人物,只因他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堂堂藩王,怎么会涉及到医学领域呢?这与朱橚在云南的经历大有关联。
研究医学
第一次被流放到云南时,朱橚亲眼目睹到当地百姓的生活惨状,这里粮食匮乏,疾病流行,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时不时染上恶疾,痛不欲生。
朱橚以前曾对医学产生过兴趣,组织过学者编撰《保生余录》两卷。
眼下又见云南百姓饱受饥荒、疾病折磨,缺医少药,他的内心感触很大,下定决心研究医学,帮助老百姓应对灾荒疾病。
于是他召集良医李佰等人收集药方资料,亲自带领研究,对传统药方进行整理,删繁化简,针对诸多常见疾病,编写成通俗易懂、方便实用的《袖珍方》一书。
不到一年时间,朱元璋把朱橚从云南召回南京,训斥了一番,便准他返回开封。
回到藩地,朱橚不忘初心,利用自己的藩王身份召集开封的诸多学者,命这些人收集各类图书资料,一时间“开封周邸图书甲他藩”。
《袖珍方》
朱橚收集图书的目的是为了积累知识,方便日后编写医书。
此外,他还设立植物园,调查民间各种能食用的野生植物,用以做实验观察,这种做法,这与现代实验中常常用到的“观察法”极为相似,可见朱橚确实是一个出色实验领导者和参与者,在他的主导下,《普济方》问世。
这本医书内容广泛,涉及运气、脏腑、身形、妇入、婴儿、针灸、本草等多个方面,其中包含的药方多达六万余种,配有两百多副图讲解。
书中的配图都是朱橚请技法高明的画工绘制,细节清晰,通俗易懂。
到第二次流放云南时,朱橚的感触更加深刻。
云南百姓被饥荒折磨得经常靠吃树皮、草根为生,他见此深感惭愧,更加坚定研究植物医学,用以救民的决心。
期间,朱橚的哥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赶走建文帝后登基,是为明成祖、永乐大帝。
朱棣没有忘记还在云南受苦的弟弟,将他召回南京,亲自接见。
朱橚这时已经对政治斗争失去了兴趣,一心一意要搞医学研究,他恳请朱棣让自己回到开封,朱棣没有阻拦,任他离去。
明成祖朱棣
朱橚回到开封,果然全心全意扑在研究工作上面,对政治兴趣缺缺,后来为了表示忠心,还主动将自己的兵马交给朝廷,到此朱棣彻底放心,兄弟两人相安无事。
影响深远
永乐四年,朱橚通过研究各类可食用植物,编写成一本旷世著作,名为《救荒本草》。
这本书堪称是朱橚一生中的最高成就。
该书以“药食同源”作为宗旨,共分两卷,详细记载在灾荒时期,可供人们食用、具有药用和营养价值的四百多种植物,而且其中有三分之二是以前的本草类书籍中都没有提到的,乃是朱橚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记载入书中。
《救荒本草》
这本书对当时的明朝江山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对民间百姓而言意义非凡。
书中对每一种植物的描述都极为通俗、言简意赅,同时每一种植物都会配有插图讲解,图文并茂,让人很快就能知晓该种植物的形体、食用价值、药性价值。
朝廷方面得知此书问世,主动出力帮朱橚刊印此书,推广到民间,造福许多人。
在灾荒年代,《救荒本草》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粮食匮乏时,人们靠着《救荒本草》中记载的可食用植物充饥,借此渡过难关,等同于朱橚间接救了无数人,其中功德,难以想象。
《救荒本草》
朱橚逝世后留下四部作品,分别是《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救荒本草》,这些书籍均在后世流传,《救荒本草》甚至流传到海外,影响极为深远。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引用《救荒本草》中记载的材料,借鉴该书描述植物的先进方法。
清代问世的《古今图书集成》、《植物名实图考》皆有引用《救荒本草》的图文。
17世纪末,《救荒本草》流传到日本,引发日本学者推崇,出现诸多借鉴该书而问世的著作,如《救荒植物数十种》、《救荒略》,甚至还有专门研究《救荒本草》而形成的著作《救荒本草通解》。
18世纪时,《救荒本草》已经流传到俄国,当代国际学术界给予高度评价。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W·T·施温高称赞《救荒本草》是世界上已知最早且仍然是现下最好用的救荒植物著作。
美国科学家G·萨顿则认为朱橚的工作中,有很多细节遵从科学原则,他应当是一位拥有杰出成就的学者。
英国专家李约瑟称朱橚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因为他的《救荒本草》以人为本,致力于帮助人类渡过艰难的灾荒,在人道主义方面作出巨大的贡献。
结语
“但愿苍生皆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自古以来,底层人民追求的无非是“温饱”而已。
朱橚在政治上没有多大的建树,但他却做到了很多统治者都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帮助老百姓解决饥荒时期的温饱问题,对抗疾病。
朱橚是一位“旧时代的科学家”,早期的“人道主义者”,其著作流传后世,在海内外享有赞誉,间接为中国人争光。
对明朝而言,朱橚无足轻重;对世界而言,朱橚的贡献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