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983年,中国第1次大规模严打?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严打,尤其是80年代初的那一次。改革开放伊始的1983年,我国为何要大规模开始严打行动。严打之后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客观的说,严打之后,社会治安迅速好转,老百姓拍手称快。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数字。
在50年代后期,我国的警察人数是70多万。但是到了70年代末期,我国的警察人数下降到了68万左右。但是,此时人口却增长到了将近10亿。待业青年的数量超过了2000万。
国门初开各种西方书籍,影视剧开始进入国内,这些影视剧和书籍中含有大量的色情暴力,黑社会内容。一些人都开始模仿影视剧中的犯罪人物和情节。在公安机关侦破的案件中出现了模仿影视剧情节的情况。
公安机关的立案数量在70年代末期开始逐年增长。
1979年为50多万件。为50多万件。到了1980年达到了70多万件。1981年更是达到了接近90万件。1982年虽然立案总数量降到了75万多件,但是重大案件的数量却一直呈上升的状态。
当时,各种犯罪团伙非常猖狂。不要说年轻的女性。甚至连一些男同志都不敢在晚上出门。严重影响到了群众的正常生活。也影响到了经济活动的开展。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为了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社会秩序健康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在1983年8月下达了《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按照当时的计划“以三年为期,组织一次、两次、三次战役,按照依法“从重从快,一网打尽”的精神,对刑事犯罪分子予以坚决打击。”
严打行动开始以后,我国公检法和其他机关迅速行动起来,大规模的行动迅速展开。在为期三年的严打期间,公安机关总计打掉抢劫、强奸、盗窃等各种犯罪团伙19万多个,团伙成员86万多人。与此同时,一些陈年旧案被陆续告破,总计破获各种刑事案件160多万,抓获各种犯罪分子177万多人。总计缴获了各种枪支2万多把,以及50多万发子弹和大量的管制刀具、弓弩等物品。
经过严打之后,1984年公安机关的立案数量下降到了51万多件。1985年1986年都维持在54万件左右。1987年为57万件左右。
从这个数据上来看。严打之后,社会自然出现了明显好转,立案数量下降数量非常大。人民群众进入了正常的生活状态。
大规模的严打行动对各种犯罪分子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一些犯罪分子开始主动投案自首。落网之鱼也开始停止犯罪活动。
总而言之,经历了为期三年的严打之后,我国社会治安明显改善,群众拍手称快,经济持续发展,随着民间枪支数量的减少,涉枪案件的数量也大大降低。。
严打期间最有标志性的行为,非公判大会莫属。公判大会就是把一个区域,比如一个县或者,一个乡,所有的犯罪分子集中起来进行公开的审判。
按照当时的模式,杀人、抢劫等重犯,会押在前排。盗窃等罪行比较轻的罪犯,则押在后边。周围的群众会进行围观,甚至能够达到几万人,起到震慑犯罪、教育群众的作用。但公判大会的模式却保留了很长一段时间。
公判大会以后,死刑犯会押赴刑场,过程中,往往是进行游街。其他人员则送入监狱,开始服刑。
之后,我国在90年代中期和2001年的时候,开展了第2次第3次严打。虽然效果都很好,但是在影响上,都没有第1次严打来得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