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选择了广岛和长崎?
作者:季风
众所周知,广岛、长崎这两座城市在二战末期遭美国原子弹轰炸。然而,长崎其实并不在美国人原子弹打击的目标中,甚至最后被核武器打击也是种种机缘巧合造成的。而这一切都要从1945年4月美国高层的一系列会议说起。
作为二战时期美国的最高机密之一,曼哈顿计划的保密性做得很好。只有总统及几位核心幕僚知道这个计划的详细内容。1945年罗斯福总统去世前,副总统杜鲁门才通过陆军部长史汀生知道美国在研制一种神秘的超级武器。直到1945年4月25日罗斯福去世,史汀生和格罗夫斯(曼哈顿计划的主持者)才向杜鲁门做了汇报。
爱因斯坦推动了曼哈顿计划的上马
杜鲁门了解到只要临门一脚的核试验成功进行,美国在世界上超级强权的地位会进一步巩固!美国在处理战败国上也将有更大的发言权。
为了用好这个大杀器,杜鲁门授权史汀生组建临时委员会负责核武器事宜。4月底,第一次理事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五角大楼召开,马歇尔等军方代表和曼哈顿计划的主要科学家费米、奥本海默参加了会议。此时欧洲战场形势已经明了,苏联已经清剿柏林城内参与的纳粹军队。所以会议的重点是讨论如何对日本使用核武器的问题,经过与会者的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为了减少美军对日作战的伤亡,建议总统使用原子弹并无需警告日本政府,以产生最大的心理震撼。同时,与会者还建议,原子弹的打击目标应该是建筑密集的军事装备区或兵工厂。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曼哈顿计划的核心科学家之一
使用原子弹的共识已经达成,下面就是确定那几座城市将成为目标。早在这次会议之前,负责监督曼哈顿工程的格罗夫斯就已经组织科学家和战略分析家成立目标委员会,评估核打击的目标城市。格罗夫斯的要求是,摧毁这些目标将最大限度打击日本人的战争信心。此外还有一个要求,预定目标最好未遭受严重空袭,以便精确测算原子弹的杀伤破坏效果。
然而彼时的日本,有很多城市已经被“鬼畜”李梅的轰炸机队用燃烧弹蹂躏过了。后来京都之所以没成为目标,很有可能是因为它是李梅的重点关照对象,已经被烧得一塌糊涂了。日本口中的“鬼畜”李梅,后来他还得过日本的旭日大勋章,这证明了一件事——想要日本听话,就要狠狠的修理它,越狠越好。
李梅
不过在5月10日,依然有四个城市——京都、广岛、横滨和小仓,进入核打击的备选名单中。
到了5月28日,委员会最终圈定的打击目标出炉。小仓,日本最大的军需品工厂所在地;广岛,日本海军的重要基地之一,同时军工厂密集的城市;新潟,日本较大的海港城市,有大型铁厂、炼油厂和油料贮存基地;京都,日本千年古都,同时也聚集了相当数量的大学。宗教圣地和军工厂……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一天后,陆军部长史汀生就把委员确定的目标之一——京都删除出名单。
担任过国务卿的史汀生曾经到访过京都,对其历史古迹和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有着深刻了解。在他看来,如果要在战后控制日本,摧毁京都这样的文化名城是不合适的。他的理由看似充分,却无法说服格罗夫斯,两人为此争执起来。直到负责前线指挥的李梅将军提出用长崎取代京都,才化解了这场争议。
1945年7月15日,美国在本土试爆原子弹取得成功。军方的最后一丝疑虑消失,打击日本的计划开始加速。7月24日,由杜鲁门总统授意,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式下达了对日核打击的作战命令目标确定为广岛、长崎、小仓、新潟。次日,战略空军司令斯帕茨少将在华盛顿接到作战命令,对日投掷核弹的计划正式开启。
小仓古城
几天后,日本政府正式对波茨坦公告表示自己的态度。虽然后来有不少日本人认为当时的首相铃木贯太郎的态度是对公告置之不理,但当时多数反法西斯各国认为是日本拒绝接受宣言。这样对日核打击的最后障碍解除。
此时,从本土运来的原子弹部件已经组装完毕。7曰29日,随着斯帕茨将军到达关岛向李梅将军和负责组装原子弹的总军械师帕森斯上校当面下达作战命令,原子弹打击日本的计划开始进入倒计时。
因真实历史改变的电影《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这艘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号巡洋舰曾执行过运送原子弹的任务,也是二战时期美军损失的最后一艘大型军舰
为了行动顺利,李梅将军调集大批气象兵在中国境内秘密观测,分析日本的天气状况。而相关机组也进行了一年的专门训练。因为保密的原因,很多人机组成员大多不知道他们的训练会释放出什么!
最终负责投掷原子弹的蒂贝茨上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准备了7架B29轰炸机执行此次任务,不过真正执行打击行动的只有1架,剩下的作为备用机或者负责气象侦察,或者负责评估原子弹的杀伤效果。
日本人的噩梦B-29飞行堡垒
8月2日,作战命令最终下达,拥有众多兵工厂的广岛成为首选目标。万一广岛的天气不佳,小仓和长崎就会成为替代目标。不过那是万不得已的情况,因为广岛有一个近乎完美的瞄准点——太田川上的一座T形桥。接下来几天,机组人员一边等待好天气的出现,一边进行着最后的准备,主要是进行相关的防护训练。
8月5日,气象兵报告,预测未来几天日本南部天气晴朗。次日凌晨,参与行动的各机组相继起飞。8时15分,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投下,带给广岛炽热的温度、强烈的辐射和毁天灭地的冲击波。参加此次行动的一位机组成员后来回忆道:两分钟以前看到的一个清澈的城市,现在再也看不到了,只能看到远山一边的烟和火焰冒起来……
广岛上空的蘑菇云
整个广岛被瞬间摧毁,被军国主义洗脑的日本这次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毁灭!距离起爆点1公里的广岛第一中学,150名在室外活动的学生被瞬间蒸发……距离1.6公里外的一列火车,车身被扭曲。玻璃全部融化,车内所有人被烧成焦炭……
在广岛被摧毁的三天后,美军的另一枚核弹也已经蓄势待发。不同于“小男孩”的一帆风顺,这个代号“胖子”的原子弹则连续经历了几个小意外。先是搭载他的“博克之车”号飞机出现了故障,在完成任务后可能无法返回出发基地,只能降落在硫磺岛或者冲绳。不过这两个岛屿被美军控制的时间并不长,机场条件有限。接着配合的摄像飞机因为种种原因失约。
胖子原子弹的模型
接下来更要命的事情发生了,原定目标小仓本来天气晴朗,可突然间被烟尘覆盖了城市上空。搞笑的是,这些烟尘是美军对邻近城市的常规轰炸造成的,而且迟迟不散。找不到瞄准点,又面临日军的高炮群的威胁。
经过几次徘徊后,指挥这次任务斯温尼上校带着参与任务的几架飞机调转方向,飞往长崎。理由很简单,长崎正好在去冲绳的路线附近。如果去第二个备选目标新潟,油料可能不足。
到了长崎上空,尴尬的事情又发生了!长崎上空云层覆盖率高达70%,依旧找不到瞄准点。为了不浪费这颗宝贵的原子弹,机组准备用雷达确定投弹点。正在这时,投弹手却透过云层的缝隙看到瞄准点,然而他确定的点偏离预定点两千多米。虽然长崎的天气和地形限制了“胖子”的发挥,但依旧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
原子弹轰炸后的长崎
原子弹打击让日本高层从狂热中清醒过来,随之而来的是苏联对日宣战更是让日本引以为傲的关东军被瞬间碾成渣渣。投降成为日本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