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明节要扫墓祭祖?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一年一度的清明,无论远近、闲忙,人们都会尽量赶回乡扫墓祭祖。
华夏大地上,春雨点点纷纷,处处匆匆行人。
为什么清明要扫墓祭祖?难道仅仅是一种迷信风俗吗?
并非如此。
清明节及其扫墓祭祖的风俗,有着相当丰富且重要的内涵、意义。
01 怀念故人
清明扫墓时,人们上山入林,除草砍树。
这对于都市人来说,尤其是生活中早已不复的内容。
需祭拜的坟墓,有爷爷奶奶辈的,太爷爷奶奶辈的、太太爷爷奶奶辈的,甚至有已不可考世代的……
祭拜的仪式相当庄重,香火纸烛、鸡黍酒水,一应俱全。修整坟头,祭品张罗完毕,全体后代子孙,由最高辈分的人带领,恭敬地跪拜、上香。
甚至连还不懂事的婴孩,都由大人抓着小手,向着坟合十作揖。
自古以来,人们就极为敬重先人,重视清明扫墓祭祖之事。
唐诗有语:
“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
民谚也有云:
“有后人,挂清明;无后人,一光坟。”
人们祭拜的时候,心中充溢着对故人的怀念和孝敬,祈祷着先人在极乐天堂快活无伦。
尤其是家中有先人新近入土的,其儿女更是思念浓浓切切,对着坟头絮念诉说,好似从前父母还在世、能交谈一样,以倾诉思念。
人们祭拜的时候,还会祈求先人庇佑护荫。
这是一种虔诚愿望,也仿佛是一种跟先人保持冥冥中联系的方式。
02 感恩先人
有人说,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
清明的来源传说之一,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感念当年逃难之际,人臣介子推割大腿肉解自己饿死之危的恩情,设立了寒食节,演化合并为后来的清明节。
对每个人来说,先人就是恩人。
先人给了我们生命。
没有祖先,就没有爷爷奶奶,也就没有爸爸妈妈,最终就没有现在的自己。
先人也给了我们生活。
我们眼下的美满生活,是由先人历经时代变迁、社会动荡,努力生活,不懈奋斗,一代又一代地堆砌铺垫起来的。
这些是先人对我们的根本功德、朴素恩情。
一个姓氏、家族的历史,由一辈辈人谱写传承,所以每家都有先人祖坟。
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由一代代人谱写传承。所以有黄帝陵、有烈士陵园。
这些地方,就是标记和载体式意义的存在。
清明扫墓,就是我们身体力行的感恩行为,我们对先人报答以孝敬、敬畏与感激。
这同时也在提醒着我们,生活里不要忘却“感恩”这一重要品质。
03 寻根思源
中国人的文化里,有着浓浓的宗亲血脉,故乡根源情结,人们极为重视认祖归宗。
回乡祭祖,也是认祖归宗、寻根思源的行为。
尤其是两岸三地的同胞、海外的华人游子,每逢清明,盼望勿断故土祖宗根源的心意更加切切。
他们即便无法亲自归乡祭祖,也会遥遥拜祭,默念祈祷。
只有根源找到了,有所归属了,才不会是无根漂泊的浮萍,心底才会感到安定和慰藉。
我看到这样两个例子:
在国外漂泊多年的意大利青田总商会前会长姜文耀,每年清明,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携家眷回乡扫墓。他说:“我们这一代华侨,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最深,我们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不能忘本!”
国学大师季羡林6岁离家求学,90高龄还回乡扫墓,跪倒在父母坟墓前,不住磕头。回京后,他写下长达2.4万字的《故乡行》,说:“娘啊,这恐怕是你儿子最后一次来给您扫墓了,将来我要睡在您的身旁!”
此外,清明时分散各地的各家各户相聚扫墓祭祖,也能唤醒家族共同记忆,提供难得的面叙交流机会,促进家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不仅是同一家,甚至同一族姓的人,都会拜祭大众祖坟、祠堂。所谓“同姓三分亲”,同姓的人们,祖上也都是一家。
一个家族,因族人的集体认同和凝聚而绵延不绝。
04 思考生命
清明扫墓祭祖,也是人们无形中思考生命和自我教育的过程。
这种思考往往由两种对比而引发:
一是生与死的对比。
当我们扫墓祭祖时,先人已化作眼前一抔黄土,那是每个人死后的寂静归宿;
而我们自己站在这黄土前,却俨然还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这种生与死的鲜明对比,能让人一下子有了自我生命存在的实感,也让人想到一切的功名利禄、喜怒哀乐,终究只是尘归尘、土归土。
我们该想一想:在生老病死的循环里,我们该如何看待和度过生命?
二是故乡与他乡的对比。
许多人安身立命、工作生活,都是离开故乡,身处他乡的。
而藉着清明之际,人们难得地回乡,看到故乡与他乡的环境、风物、发展的对比,总会有所感慨与反思,对自己的人生生活、事业发展有更进一步的思考。
05 领悟死亡
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结果,是世上最大的公平。
思考死亡,其实不是什么忌讳话题,而是为了更好地“生”。
能够向死而生,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
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写道: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在你的葬礼上,人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
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他的这段关于死亡的论述让人印象深刻。
前两年有一部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获得了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就像是依托这段话展开的,剧情感人至深而颇具启发,值得一看。
电影《寻梦环游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清明祭祖,代代传承不绝,就是让我们所爱戴的先人永远不会遇到“第三种死亡”,不至于真正死去。
这也是我们的文化对于死亡的一种态度表达:死亡是无可避免的,但人能被缅怀,能在后人心里永生。
而长辈带领着晚辈扫墓,也是一种榜样示范和传统传承。
老人也会希望自己百年以后,后代能效仿他生前对先人的传统,每年都缅怀他。
这种背后的逻辑,也能让人面对死亡有所安慰,减少焦虑。
06 家庭教育
记得从小回家跟着扫墓时,大人就会念叨,你们要记得祖先坟墓的位置,要留心学会所需物品、所做流程……
“以后就轮到你们来做这些事啦。”
当大人年复一年带着孩子清明回家参与扫墓祭祖时,上述的种种意义,也自然成了对孩子最好的人生教育,让孩子在亲身感受中慢慢学会孝顺、感恩、饮水思源、理解生死……
一代代人的教育传承,也在清明中被亲历、见证与守护。
07 亲近自然
清明是传统节气和社会节日合一的日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
清明也正是生气开始旺盛、阴气衰退的时节,是大好春日。
因此,自古以来,踏青郊游就是与扫墓祭祖并重的清明活动。
及至现代社会,久处都市樊笼的人们,也会趁着清明假期回到家乡田野,亲近原生态的大自然,吸收清新的空气、接受满眼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清爽洗礼。
这也算得是许多人无惧舟车劳顿、交通堵塞,要回乡扫墓的另一动机。
怀念故人、感恩先人、寻根思源、思考生命、领悟死亡、家庭教育、亲近自然……
正是因为这些丰富且重要的内涵、意义,清明才能流传千年,成为华夏民族的民俗传统和集体基因,成为每个家庭每年一度的郑重节日和事务。
明日清明,
此刻你在回乡路上了吗?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青年山姆”,ID: Youth_S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