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知县可以直接提拔为知府吗?
清朝地方官每三年一次考核,决定他们的仕途。对知县而言,它的级别虽低,能够升迁的途径却不少。
如果升任京官,可以担任六部主事、都察院都事、都察院经历,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中书科中书、通政司经历、銮仪卫经历、兵马司正指挥。
清朝知县可以直接提拔为知府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如果升任地方官,也有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府同知、直隶州知州、知州、盐运司运副、外省通判、知府。
对于知县而言,能够直接提拔为知府,肯定是个不错的选择。知府是朝廷中层官员,位居四品,将来升迁后,可以得到更多磨砺的机会。
清朝行政区又是省府州县为级别划分,知县跟知府,本就属于上下级关系。由知县升迁知府,本是顺理成章。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却是困难重重,受多种因素影响。
虽然全国知县以相同标准考核,可知县辖区不同,对考核结果和仕途升迁,有较大影响。清朝将地方州县划为“冲、难、疲、繁”四种情况。
字数评价越多,越难治理,朝廷委派到当地任职的官员也越优秀。地方州县如果得到四个字评价的,当地官职被称为“最要缺”;三个字评价的,属于“要缺”;两字评价的,属于“中缺”;一字或无字,则是“简缺”。
“要缺”或“最要缺”的知县职位,常常是地方督抚从同级“简缺”知县中选拔出来。如果不是平级调动,对于“要缺”或“最要缺”的知县,地方督抚还要上报朝廷。
换句话说,对于“简缺”的知县来说,即便政绩考核合格,也不一定会直接升任知府,可能会调到“要缺”继续担任知县,同级调动。如果是在“要缺”或“最要缺”磨砺过的知县,直接选拔几率更大一些。
所以,这种情况下,并非每一个政绩考核优秀的知县,都能直接提拔为知府。有可能调任其他州县继续历练。除了辖区,知县的出身也极为重要。
选拔知府的时候,非常看重是否科举出身。选拔知县时,科举中有进士、举人,非科举中有买官、父辈荫封、保举的情况。
选拔知县时,要求稍宽。知府选拔,却极为严格。清朝时,知府来源主要有三种。一种由六部堂官和外省督抚举荐。
以举荐方式选官,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这种方式可以增加人才选拔渠道。与此同时,清朝也有规例,各省首府的知府,要求科举正途出身。
如果被保举的人不是科举出身,又发现有贪酷劣迹,保举者会被连降三级。除保举外,知府的选拔来源就是从现有官员中挑选。
一般而言,京官的机会更多。京官只要获得一等评价的考核,就有资格被选派知府。当然,想要获得一等评价并不容易,京官必须在守廉、才长、勤政、年富力强、称职五个方面都获得好评,才可以外放知府。
那些获得三等评价,也就是得到勤于政事,奉公廉洁,但才干平庸的京官,不得外放知府。
知府职位承接州县和督抚,位置独特,极为重要。清朝的时候,常常把有能力的官员调任知府,把能力一般的官员调任京官。
就是想把地方治理好,不要发生动乱。对于其他官员来说,他们想要获得知府职位,就要熬资历,逐步得到升迁。
这也是大部分知县的仕途。在没有得到保举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最常见。这个过程,主要按照官员领取俸禄的年限和科举考试的名字进行提拔。
也就是说,如果有科举出身的知县,会更容易担任知府。当然,出身对清朝官员而言,也并非绝对,只是概率大小问题。
雍正时期的李卫,他靠花钱买官获得官职,没有参加科举,连秀才都不是。但是,他在上任后,能帮雍正解决问题,而且又忠心耿耿,不搞结党营私的事情。
所以,雍正对他十分信任,一路提拔到总督,尚书的职位。总督尚且可以不看出身,更何况级别更低的知府。
其实,对知县而言,想要直接提拔为知府,获得资格仅是第一步,还要看知府职位是否有空缺。知府职位数量远比知县低。
清朝为控制官职冗余,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获得实际官职。而且,知府职位,又大多由皇帝亲自任免。光绪二十五年,清朝以皇帝名义任免100位知府。
按照《光绪会典》记载,当时知府有188人。可见知府的任免权力,主要掌握在皇帝手中。这是清朝的惯例,雍正每次任免知府的时候,都会把他们叫来亲自问话,看看他们的才干品行,将来升迁罢黜作为标准。
所以对于知县来说,他们如果能够得到赏识,也有可能被皇帝直接提拔任用,不需要走常规路线。
当然,这个可能性很低。因为知县官阶过低,一般没有机会跟皇帝直接交流,皇帝也没什么机会认识他们,更谈不上赏识提拔。
但不管怎样,清朝保留知县升迁到知府的通道,也是因为知县久在下面,了解民情。换句话说,京官外放,了解政策。知县提拔,了解民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