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高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政治领域
(1)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清政府自此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虽然变法如昙花一现,很快天折,但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农民阶级发起义和团运动来挽救民族危亡,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3)清王朝的“新政”和“立宪”,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达到高峰,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政治更为黑暗。
二.经济领域
(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开始强烈要求资本输出和瓜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孕育了先进的因素。
(2)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上“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资本主义走向萧条。
(3)社会生活方面,西方新事物和新的思想观念不断传入,再加上中国政治运动的推动,引起了人们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种种变化。
三.思想领域
(1)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等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和发展。
(2)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成为历史潮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一三民主义形成;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革命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