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女作家霍达简介(霍达的代表作品有什么)
第一个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少数民族女作家——霍达。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创办于1981年,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为长篇小说,字数在13万字以上。
2011年前,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为5万元,2011年起,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为50万元,是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至2019年,茅盾文学奖已举办十届,共有49位作家、49部作品获奖。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女,回族,1945年11月26日出生于北京,作家、国家一级编剧。1988年、1993年,分别为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8年,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99年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03年、2008年,分别当选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霍达在1987年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于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
霍达的获奖作品还有:
1986年出版的中篇小说集《红尘》,于1988年获第四届(1985—1986)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6年发表的报告文学《万家忧乐》于1988年获第四届(1985—1986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1994年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199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补天裂》,获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霍达于1945年出生于珠玉世家,自幼喜爱文学,并师从史学家马非百先生研究中国历史。 1961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话剧表演,后转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1966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后长期在四机部、北京市园林局、文物局从事外文情报翻译工作,同时坚持业余写作。
1976年,任北京电视制片厂(现改名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编剧,开始从事专业文艺创作;同年,发表第一部小说《不要忘记她》。
1981年,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任一级编剧;同年,发表电影文学剧本《公子扶苏》。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6年至1987年,集中创作发表了报告文学《绿叶的荣誉》《渔家傲》《万家忧乐》《起步于黄帝陵前》《小巷匹夫》等。
2010年,创作话剧《海棠胡同》。2015年,《补天裂》再版。2020年1月,出版游记作品《听海》。
1987年,创作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在《长篇小说》杂志分两期发表。全书50余万字。
该作品于1988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89、1991年两度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出,1991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在《穆斯林的葬礼》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
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