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皇后乌拉那拉氏有几个孩子(乌拉那拉氏做了几年皇后)
都说乾隆是个“情种”,对皇后富察氏、魏佳氏都付出了真心和真情,给予了足够的尊荣和恩宠,为悼念皇后富察氏还作诗表达对其的思念。
可是,“情种”乾隆对待与他相濡以沫30余年的第二位皇后乌喇那拉氏不但无情,反而绝情。
但值得玩味的是,乌喇那拉氏在成为皇后19年之前都未曾生育,可成为皇后以后,却接连生育了两子一女。这四年时间,乌喇那拉皇后似乎得到了乾隆帝的万千宠爱,但别忘了,在她生皇十三子永璟时,她已38岁了,这个年纪的女人,再想得到皇帝的宠爱,已经是很困难的事了,何况她又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魏佳氏。
可既然如此,乌喇那拉氏为何在成为皇后达19年之前,未曾有过生育呢?那么,成为皇后以后,真的得到了乾隆帝的万千宠爱吗?
乌喇那拉氏坐上中宫之位,并非是乾隆自愿,而是得到皇太后的鼎力扶持
乌喇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无论是家世背景还是宫廷地位,乌喇那拉氏都远远敌不过富察氏。所以说,娘家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女子在婆家的地位。乌喇那拉氏的父亲那尔布是一个品级不高的佐领。
富察氏却出身名门贵族,家世显赫。祖父米思翰官居议政大臣、户部尚书,父亲李荣保官至察哈尔总管,兄弟傅恒、傅清,她的侄儿福隆安、福康安等均官居高位。而且富察氏端庄娴静,聪明美丽,谈吐风雅,又深明大义,是一位标准的大家闺秀。
雍正五年,富察氏参加了宫中选秀,雍正皇帝一眼相中,对她十分满意,将她许给四阿哥弘历为嫡福晋。
富察氏在16岁时就嫁给17岁的乾隆,这对夫妻可以说是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富察氏也非常贤惠,把乾隆帝照顾得无微不至。
无论是打“家世背景牌”,还是打“夫妻感情牌”,乌喇那拉氏都不可能撼动皇后富察氏的地位。但她能成为乾隆继皇后的机会却是富察氏给的,因为富察氏死了。
乾隆十三年,皇后富察氏随乾隆帝东巡,来到山东,谒孔庙,祭泰山,不想富察氏突然逝世。其实,关于富察氏之死,历史没有定论。
正史、野史均有记载,有的说是染寒疾而死;有的说因儿子永琏、永琮相继夭折忧郁而死;有的说失足落水而死。
富察皇后死后,乾隆帝伤透了心,悲悲泣泣地写下了悼念富察皇后的名篇《述悲赋》,这篇文章字字含情,句句有爱,表达了乾隆帝对皇后深深的爱意。
乾隆帝的脾气也变得暴躁,喜怒无常。当时刑部尚书阿克敦奉命办理富察皇后的册文,册文中满文译“皇妣”为“先太后”,乾隆认为阿克敦对此事,既不放在心,又过于草率,立刻要召见他询问。
不想阿克敦不待候旨就已经回家了。乾隆盛怒之下,依“大不敬”罪名,将阿克敦关进牢房,定为“斩监候”。
不久,有人向乾隆帝说,阿克敦翻译没有错。不过,乾隆皇帝还是固执己见,要给阿克敦一点颜色看看,一定要论罪处斩。
这把阿克敦吓得不轻,自己好好端地没有犯错,却要遭杀身之祸。不过,六天后,乾隆皇帝又赦免了他。阿克敦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又回来了。除了阿克敦之外,还有很多官员受到处分,降级调用者有之,险被斩决者有之,赐以自尽者有之。
乾隆帝为孝贤皇后的丧葬一事胡闹了一番。太后钮祜禄氏急在心里,不能让乾隆皇帝为了一个女人把朝中大臣全给得罪了,思前想后,决心找一位孝贤皇后的替代者,转移乾隆帝的思念之情。而乌喇那拉氏以端庄稳重的个性赢得了皇太后的赏识。
乌喇那拉氏比乾隆小7岁,雍正将她赐给皇四子弘历做侧福晋,雍正当时给的聘礼很是寒酸,赐她母亲三对耳环,父亲那尔布一顶帽子,也难怪,雍正不是乾隆,抠唆一辈子,这也不稀奇。
乾隆即位后,对之前的妃子都很大方,那拉氏也不例外,晋封她为娴妃,乾隆十年,又晋封为娴贵妃。
皇太后认为乌喇那拉氏资历深,服侍乾隆时间长,了解乾隆帝的脾气和爱好。而且她青春貌美,举止稳重,处事大方得体,就是性子刚烈,但性子不烈,也管不好争风吃醋的后宫妃嫔。
于是,在孝贤皇后逝世三个月后,太后郑重其事地向乾隆帝提起此事,要求乾隆帝册立乌喇那拉氏为皇后。然而,乾隆帝说不出乌喇那拉氏有什么不好,但就是找不出一丝爱意,对乌喇那拉氏的感情一般。所以,乾隆帝以富察皇后去世不久为由委婉拒绝了太后的提议。
皇太后有些失望,但坚持要在婚姻大事上为乾隆帝做主。她立马下了一道懿旨:娴贵妃那拉氏是雍正帝所赐,人品端庄,现在中宫虚悬,皇帝应该命她管理后宫。若皇帝碍于孝贤皇后去世不久,心有不忍,那么可以三年之后再册立。皇太后毕竟是乾隆的生母,乾隆帝又是一个大孝子,母亲的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他只好依了皇太后。
乾隆十三年,乾隆帝勉强遵从皇太后懿旨,发谕旨说是承皇太后的之意,册封乌喇那拉氏为皇贵妃,总摄后宫事务。但他在一首诗中坦言:“六宫从此添新庆,翻惹无端意惘然。”没有丝毫喜悦之情。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帝发布上谕,册封乌喇那拉氏为皇后。
实际上,若没有皇太后的鼎力扶持,乌喇那拉氏是坐不上皇后宝座的。而乌喇那拉皇后与乾隆帝的感情基础并不十分牢靠,又为此后的悲剧人生埋下了大隐患。
乌喇那拉皇后得到皇帝宠爱万千真正的原因
乌喇那拉氏成为后宫之主后,并未得到更多关注和宠幸。乾隆还作诗“岂必新琴终不及”那拉皇后就是那把“新琴”;“究输旧剑久相投”孝贤皇后就是那把“旧剑”。
在乾隆心目中,孝贤皇后才是真爱,那拉皇后始终不如孝贤皇后,而那拉皇后也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知道要坐稳后宫,还得主动赢取皇帝的欢心。
册立典礼刚举行过半个月,乌喇那拉皇后就主动陪着乾隆帝展谒祖陵、巡幸江南、木兰秋狝,努力做好皇帝的贤内助,顺便培养一下感情。
乾隆十六年,乾隆第一次南巡江浙,令乌喇那拉皇后伴驾随行。回京时,又沿运河北上,后改陆路,到泰山进香,历时五个多月。在这五个多月里,乌喇那拉皇后一路上尽心尽力服侍乾隆帝和皇太后。乾隆帝本是多情之人,明白乌喇那拉皇后的心意。
乾隆反省自己,认为那拉氏皇后之前长达19年的时间内,都未曾得到恩宠,又未曾生育,如果当皇后后对其再无明显增多的宠幸,皇后在后宫难以履行皇后之职,难以服众。
既然已经立了乌喇那拉氏为皇后,为维护中宫权威和地位,就应该接纳她;加上两位嫡子早夭,让乾隆皇帝传位嫡出皇子的希望,只能寄托于乌喇那拉氏皇后身上;再加上皇太后对乾隆的施压,乾隆有一好处,就是他对崇庆皇太后“无不顺从,以承欢爱”。
南巡回来后,他开始改变对乌喇那拉皇后的态度,舍得花时间与她谈心论文,增进感情,也经常跑到乌喇那拉皇后寝宫歇息,频繁宠幸。
也就是说,乾隆帝频繁宠幸乌喇那拉皇后,完全是出于体制和传统的“宠幸,并非真爱。
乾隆十七年到乾隆二十年,这四年时间是乌喇那拉皇后最幸福的时光。她得到了乾隆帝的万千宠爱,四年内生下三个儿女,乾隆二十年生皇十三子永璟时,她已38岁了。
这一期间,表面上乌喇那拉皇后确实得到了乾隆的宠爱万千,但后来她又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魏佳氏。魏佳氏,就是令嫔,她确实是乌喇那拉皇后一个强劲的对手。
魏佳氏的父亲是内管领魏清泰,原是汉军正黄旗包衣,也就是奴才。魏佳氏比乌喇那拉皇后小九岁,她虽然出身低贱,但容颜秀美,性格温婉,待人谦逊礼让,因此乾隆宠爱有加,后来被乾隆改入了满洲镶黄旗。
乾隆二十年以后,乾隆帝是魏佳氏寝宫的常客,频频召幸她。于是,魏佳氏创下了一项纪录,乾隆帝后妃中生育最多的妃子。
然而,早已习惯皇帝恩宠的乌喇那拉皇后面临一落千丈的境况,心生不满在所难免。两人脆弱的感情说破就破,而乌喇那拉皇后刚烈的个性又是一个致命弱点。
乌喇那拉皇后被摒弃,身后凄凉
乾隆三十年,乾隆帝第四次南巡,随行人员除了皇太后、皇后,还有令贵妃魏佳氏、庆妃、容妃等,以及大学士傅恒、尹继善等。一切都那么风平浪静,一路游山玩水,蠲赋恩赏,观民察吏,加恩士绅,题诗作赋,好不快活。但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历史详细记载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二月初十日,乌喇那拉皇后48岁生日,乾隆帝特意给她过了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日,早晚膳都另加膳品。闰二月十八日,乾隆帝与后妃们在西湖处用早膳的时候,乌喇那拉皇后还得到乾隆帝的赏赐。
可是到晚膳时,却不见乌喇那拉皇后出席。乌喇那拉皇后去了哪儿?据《上谕档》记载:闰二月十八日,额附福隆安奉旨扈从皇后由水路先行回京。
显然,十八日早膳后,乌喇那拉皇后与乾隆发生了严重冲突,被乾隆赶回京师。而乌喇那拉皇后彻底被乾隆摒弃,就这样“不废而废”,甚至在死后不得不寄居妃陵。
结语
也就是说,乾隆对乌喇那拉皇后后面的宠爱万千,一是出于皇太后的施压,乾隆帝是一个大孝子,母亲的话不得不听;二是对传位嫡出皇子的希望涌然而生;三是出于体制上的考虑,才对乌喇那拉皇后的宠幸,并非真爱。所以乾隆除了对孝贤纯皇后付出所有真情外,恐怕再也没有哪一个能得到这份恩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