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盛世真的是盛世吗(朱棣统治下的明朝百姓幸福吗)
永乐盛世是真是假?朱棣统治下的明朝百姓幸福吗?
1402年,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宣告结束。燕王朱棣成功打败明朝第二任皇帝建文帝,并从其手中夺取了皇位,改年号为“永乐”,因此后世许多人称呼朱棣为永乐皇帝。
朱棣在位期间干了不少大事,其中最著名的有:五征漠北,占领安南(今越南),迁都北京,以及派郑和下西洋。
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明朝疆域“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国土总面积约达1000万平方公里。
此外,郑和船队多次下西洋,更是将明朝的国威远播四方。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永乐盛世”。
不过,正所谓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朱棣通过武力夺取了皇位,为了面子工程,这一时期的历史被大肆篡改,史官们将朱棣描述成是一位施仁政的统治者,但这显然很难令人信服。
史书上所宣称的“永乐盛世”究竟是真是假呢?
其实,要找出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不难。朱棣在位时期为了体现仁政,曾有选择性地减免了部分税负。然而,百姓们劳役负担却大大加重了。
按照律令规定,百姓必须要无偿向国家提供30天的劳役服务。但在永乐时期,百姓们服劳役的时间被迫大大延长,有时甚至超过了一年。
朱棣下令迁都北京,并大量营造宫殿,这是一件非常劳民伤财的事情。同时,北京远离江南鱼米之乡,当时每年要将大量粮食从江南运往北京,运输成本也高得吓人。
更坑的是,运输费用是由老百姓自行承担的。
不过,同五征漠北,占领安南这些战争比起来,迁都北京的费用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一个国家最烧钱的项目,没有之一。
除了战争本身造成的破坏之外,劳动力丧失对生产、经济的负面作用更为明显。因为大量青壮劳动力都去参战或是为战争提供后勤服务了。
朱棣五次亲征漠北,并全部取得胜利,但明朝北部的边患问题却并没什么改善。每次打击完一个蒙古势力后,另一个蒙古势力又开始崛起。直到朱棣去世时,北部边患问题仍和他登基之初的情况几乎一样。
至于占领安南,不仅过程一波三折,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当地民风彪悍,反叛不断。朱棣去世后,明仁宗朱高炽刚一即位就宣布放弃这片维护成本极高的占领区。
因此,朱棣在位期间取得的许多重大功绩,对朱棣本人而言,确实是战果辉煌,但对当时的明朝百姓来说,则是食不果腹,苦不堪言。
为了支付国家摊派的承重负担,甚至出现了父亲卖掉女儿,丈夫卖掉妻子的人间惨剧。所谓“永乐盛世”,不过是一块经不起推敲的“遮羞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