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地域黑,从历史和人性角度分析河南人为何如此不受国人待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南人名声不好,并不仅仅是很多专家所说的经济水平决定的,更多的是河南人的性格使然。
五千年历史的文化沉淀,造就了河南人的性格,河南人继承了中华文化推崇的内敛,中庸,勇敢,守家的属性!但是这种性格在今天却是一柄双刃剑!
先秦时期河南出了个老子,他的道家思想被誉为一切哲学思想的根源。他有位非常出色的弟子,老百姓都能耳熟能详,那就是开辟儒家思想的孔子。可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老子,道家思想在中国的地位远不如儒家。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内敛的河南人不会自己夸自己,没有给自身打造名片的意识。这点邻居山东就做的比较好,不管是孔子还是水浒好汉,已然成为山东的名片,事实是河南的历史名人明显多于山东。
老子
在现实主义小说《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中,路遥对河南人的评价颇高:河南人是中国的吉普赛人,但是,却比吉普赛人勤劳!河南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生存,况且,还不比周围的人活的差!这就是说,河南人的单兵作战能力强!
勤劳的河南人民
河南人的内敛,造就了河南人做事情的时候不会强出头,但是,河南人又有农民式的狡猾,不强出头,但是最终会分配到超过其他人的利益!这样,必然会引起周围的不满!
外出打工的河南人
我曾经和一个四川人讨论过河南人和四川人的区别,在中国,论吃苦耐劳,就河南人和四川人,但区别在于,四川人是能吃苦,河南人是会吃苦。一个会吃苦,就是说河南人在吃苦的时候会衡量这件事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好处,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报,河南人比谁都滑头!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