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辫子样式原来这么丑,难以想象
现实生活中,古装剧对于人们的历史认识有很大的影响,可现实并不是那样。现在,很多年轻人认为的清宫戏里满族男子都梳着阴阳头,就是头发的前半部分剃掉,后半部分编成发辫,而且是一条又黑又亮的大辫子。事实上,在清朝前期和中期和我们的想象有巨大的差距。
清宫戏当中的辫子
清朝,最早是由聚居东北的女真人建立,当时在其统治区域内已经开始推行“剃发政策”,明后期归顺的汉臣也是如此,那时候可谓是国策。但是,当时的发式被称为“金钱鼠尾式”。
清朝发式演变
所谓金钱鼠尾,就是剃完头后留的发如铜钱大小,辫子要比小拇指还细,要能穿过铜钱中的方孔才算合格,你可以想想那是多小的一绺头发,要是留个大辫子,而且你不是姑娘,估计你也活不长了。
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开始颁布“剃发令”,当时规定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现如今看来,这或许是一个影响个性的愚蠢国策。但在当时,汉人信奉千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曹操更是割发来替代割头,可见头发对于汉民族的重要性,该项国策引起的反抗不断,当时不少反清复明人士把留辫看作是奇耻大辱,宁杀头不留辫。顾炎武在《断发》中说: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
这个都类似猪尾辫,鼠尾比这个发量还少
但是,抛开其他方面的因素,我们从图中看出,当时的金钱鼠尾辫子也实在是太丑了。
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渐稳固,金钱鼠尾的发式也在改变,渐渐人们增加了头顶的头发,而金钱鼠尾辫也渐渐演变成猪尾。其实,1793年(乾隆末年)英国访清使团随团画师William Alexander(威廉.亚历山大)的纪实画稿证明,乾隆时期应该还是鼠尾,或更像是猪尾辫。所以五阿哥,尔康都留着这样的发式。
四爷八爷的发式原来这样,你还爱吗?
史料记载的清朝发式
直到晚晴时期,因为长时间的统治,人们慢慢人习惯了剃发,渐渐还留起了长辫,而且讲究如何蓄辫,以留辫为美。尤其是官宦人家及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饰辫梢以各种漂亮的装饰,目为时尚,招摇过市。
晚清发式
太平天国时期实施了严厉的剪辫子运动。太平军所到之处,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直到武昌起义之后,刚刚成立的军政府即下令剪辫,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剪辫子运动。甚至在当时全国很多地方抵制剪辫子的政策。直到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通令全国剪辫,措辞十分严厉:“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至此,中国男人脑后那根辫子也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