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给荀彧的空盒子是什么意思(荀彧收到空盒子就自尽了)
要是你走亲访友时,带一个空盒子去送礼,会不会被亲友给打出来?这是人干的事情吗?显然不是啊!
可是在《魏氏春秋》里,荀彧生病了,曹操贴心地让人送了个礼盒给荀彧。荀彧打开一看,什么情况?这盒子居然是空的!
于是乎荀彧就开始胡思乱想了,把曹老板的人打出去这是不可能的,那么曹老板为啥要送一个空盒子给自己呢?难道说。。。
一想到曹老板当初加九锡时,荀彧说错了一句话,他立刻就汗流浃背了!虽说已经过了一段日子,可那些话依旧言犹在耳:
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简单来说,荀彧就是告诉曹操:老板,你可是以匡扶汉室为目标的靓仔,要是现在加九锡称王的话,可就没那么靓了哦!
等于是说,荀彧是反对曹操称王的。这事儿搞得曹操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为啥?当初支持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荀彧:
今车驾旋轸,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三国志》
支持他一鼓作气灭袁绍的是荀彧,
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三国志》
说他有刘邦、刘秀之志的还是荀彧: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本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三国志》
现在到了自己真的要加九锡称王的时候,居然还是荀彧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这是什么情况?难道大家一起创业的日子都是假的?难道多次夸你是我的张良,你也听不明白?
所以曹操那几天对荀彧的态度很不好,脸色相当不好看。荀彧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想缓个几天再跟老板唠叨唠叨,结果这个空盒子就来了。
荀彧在紧张之余,莫名其妙就想到了服毒自尽。为啥?因为在他看来,曹老板把空盒子送来,就是要告诉荀彧,他忙了一辈子,到最后都是一场空!还是早点了断得好。
不得不说,少读点书未必不是一件坏事,曹老板不一定有这么深层次的想法,可荀彧却能顺藤摸瓜般想到这些,于是乎荀彧就自我了断了。
一、曹操真的要灭掉荀彧吗?
曹操是个怼天怼地怼空气的主,真可谓是天不怕地不怕,他为了加九锡称王,不惜杀害了若干忠于汉室的臣子。但是遇到荀彧的时候,他还是蛮棘手的。
因为曹操打心眼里觉得,荀彧是自己的铁杆粉丝,怎么可能心向大汉呢?所以我认为,在这件事上,曹操是不可能真心要杀掉荀彧的。
不管怎么算账,都不能把荀彧算到心向大汉那一类人那边。因为荀彧从起家开始,就一直都是曹操的私臣,跟汉朝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如果荀彧真的心向大汉的话,他会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吗?就算会提,也不该说得这么直白,直接了当地表示要把汉献帝当傀儡,有这样的忠臣吗?还是少点比较好。
此外荀彧总是把曹操比成刘邦、刘秀这样的开国帝王,这又是几个意思?如果荀彧真心是心向大汉的话,就应该把曹操比作周公、姜尚这类人才对。
还有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当曹操两次诛杀汉献帝的老婆和孩子的时候,荀彧为啥一声不吭呢?他真的是大汉忠臣的话,铁定要出来阻止的啊!
可是董贵人和伏皇后相继被杀也就算了,毕竟她们参与了谋害曹操。可连她们所生的皇子,都在荀彧跟前眼睁睁被杀了,此后荀彧还当成个没事儿人似的继续给曹老板打工,有这样的忠臣吗?
所以说曹操不管怎么算账,都不会想到荀彧是忠于大汉的人,他认为荀彧永远都是忠于自己的。哪怕说了那样的话,也不代表他心向大汉。
因此曹操是不会杀掉荀彧的,荀彧对他来说,那就是自己的诸葛亮,他的所有后勤政务全都需要荀彧来打理,他咋可能舍得杀掉荀彧呢?但是如果事关曹家江山的前程,那这件事又另当别论了。
二、荀彧家族和曹植更加亲近。
先甭管荀彧是否忠于汉室了,这个基本就是无稽之谈。我们看看荀彧在曹操众多儿子中,是怎么站队的好了。
其实呆子当时都看得出来曹操是要夺取天下的,那么他的那几个儿子,就成了重要的储君候选人。那么荀彧究竟跟谁交好呢?答案是曹植。
在《三国志》里有这样一段记载:
初,文帝与平原侯植并有拟论,文帝曲礼事彧。及彧卒,恽又与植善,而与夏侯尚不穆,文帝深恨恽。
啥意思?就是说早年曹丕曾经多次奉承过荀彧,这事儿就有点奇怪了。如果荀彧是曹丕的支持者,曹丕何必如此客套呢?此外荀彧的长子荀恽,娶了曹操的女儿安阳公主,但是他跟曹植的关系很好,所以曹丕非常痛恨荀恽。
将来继承荀彧爵位的大儿子荀恽是倒向曹植的,而荀彧和曹丕的关系也很一般,这足以说明一点,荀彧是站在曹植那一边的。
这事儿对曹操来说可是致命的威胁,因为曹操知道天下大才,唯有诸葛亮和荀彧二人而已。荀彧的才华胜过曹丕若干倍,如果曹操百年之后,荀彧跑去辅佐曹植,那老曹家的江山,不就毁在曹植这个酒鬼手里了嘛!
从这个角度出发,曹操的确不能把荀彧留在世上了。曹丕是曹操钦定的继承人,这事儿是没跑的,杨修家里五世三公,因为支持曹植,都被诛杀了。荀彧就算再有才华,如果也支持曹植的话,那曹操肯定是不会放过他的。
总结:荀彧背后是颍川荀氏的支持。
荀彧倒向谁,其实也就代表了他背后的大家族倒向了谁,这是相当重要的。曹操虽然讨厌士族,但还是不得不重用士族,因为士族垄断了读书的权力,有才能的大多数都是士族。
因此荀彧倒向曹植,这事儿非常严重。从后来曹丕的表现我们也能看得出荀彧的麻烦。曹丕总喜欢品评曹魏名臣,唯独不怎么评价荀彧。
反倒是曹植曾经这么评价荀彧:如冰之清,如玉之絜,法而不威,和而不亵。一看就知道他俩是真爱。曹操为了下一代的安宁,只好忍痛舍弃荀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