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晋都老酒30(汾酒晋都老酒30年价格)
汾酒晋都老酒30年陈酿,酒体醇厚,入口绵柔,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汾酒晋都老酒30年陈酿,酒体醇厚,入口绵柔,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汾酒晋晋都老酒汾酒晋都老酒30年陈酿,酒体醇厚,入口绵柔,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汾酒晋都老酒30年陈酿,酒体醇厚,入口绵柔,回味悠长,空杯香持久。汾酒晋都老酒30年陈酿,酒体醇厚,入口绵柔,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
3月6日,朔州日报总编辑童文佐先生说,他的一个藏友周先生,收藏了两瓶很可能是晋裕公司上世纪30到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生产的“老汾酒”。
3月7日,记者见到了这两瓶“抗日老汾酒”。其中一瓶是蓝釉扁瓷瓶,瓶高20厘米,宽4.5厘米,瓶径14厘米。上方用釉下青料横写“太原省桥头街晋裕公司启”,中间双行竖写“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下面横写“电话:贰佰柒拾壹号”,瓶内存酒约四分之三。另一瓶是绿釉瓷瓶老汾酒,瓶高22厘米,瓶底直径8厘米,上方也是用釉下青料横写“太原省桥头街晋裕公司启”,中间竖写“汾酒”两个大字,下面横写“电话:贰佰柒拾壹号”,瓶内存酒约五分之四。
在求证真伪过程中,记者发现老汾酒可能就是激励抗日将士奔赴前线、奋勇杀敌的“壮行酒”和“庆功酒”。酒瓶上写抗日宣传标语,生产“抗日酒”,或是当时制酒人的聪明才智,抑或是他们的一种抗日方式,更可能是抗日的有力武器。
汾酒与晋裕公司的渊源
汾酒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名酒。在20世纪,汾酒催生了一个闻名遐迩的公司——晋裕汾酒有限公司。
据晋裕汾酒有限公司成立时主要发起人张剑南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亲笔写的《汾酒小史》所记:找到曾留学日本的孝义人武孟輶合作办酒企。武很积极,主张集股,找十个人认股。
当时一个大型运动会正筹备在太原举行。晋裕公司为了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日夜筹备,在运动会开幕的前一天,晋裕汾酒公司开张了,也就是中国白酒业第一家私营股份制企业诞生了。运动会开幕之日,宴席上全用的是汾酒,宾客们大加赞赏。晋裕汾酒公司自此门庭若市。
1923年5月4日,北洋政府颁布了我国商标史上第一部《商标法》,1924年,晋裕公司杨德龄经理率先注册了中国白酒业的第一枚商标——高粱穗汾酒商标。该商标上注明“总发行所山西太原省桥头街晋裕公司启”的字样,在该商标最下面还印有晋裕汾酒公司的消费者热线:“电话二百七十一号”。也印证了两瓶酒下面横写的“电话:贰佰柒拾壹号”。
酒瓶上写字盛行于民国时期
为探寻新发现的这两个汾酒瓶(酒坛)上写字这个问题,记者采访到了省收藏家协会酒文化专委会副主任、著名酒器收藏家石继虎。他说,在清代,汾酒是手工酿造,基本为散销零售。盛酒器具上手工贴标,时间久了就会破碎不堪,影响酒具美观。后来,有人就想出了办法,在不上釉的酒坛胎上,刻上酒名和自家铺号,最后上釉烧制而成。这样既可以起到宣传作用,又没有手工贴标的麻烦。后来又改进方法,在酒坛的肩部或坛底留块儿地方施白釉,然后在白釉上写酒名和产地,最后上釉烧制。于是,这种擦不坏、磨不掉,属于“釉下彩”工艺的杏花村特色的酒坛就应时而生了,在民国年间极为盛行。
晋裕人在抗战时期的民族气节
1937年冬,由于日寇侵华入晋,晋裕汾酒公司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张剑南先生在《汾酒小史》写道:“太原沦陷(于)日寇时,仅太原晋裕汾酒公司存酒,即损失两万余打,合24万余斤,杏花村酒厂,损失更为严重。”
日寇的残暴,并没有吓倒晋裕人,反而激起他们奋力抵抗的爱国热情。经理杨德龄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太原沦陷后,他不事倭寇,辞职回归故里,离开了他从事了64年的汾酒事业。途中专程来到杏花村,特别嘱咐:“东洋货百姓尚且抵制,国之名酒岂能为外敌所用,只可南销,不许北运。”表现出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记者在山西卫视2015年播出的《天下寻宝》栏目中,看到一名抗日老人的孙子,把爷爷留下的晋裕公司生产的绿釉瓷瓶“特制酒”,瓶上用釉下青料写“特制酒”和“抗战到底,慰劳将士”,拿到栏目鉴定,著名专家徐鸿鉴定为真品,估价15万元人民币。朔州藏家周先生收藏的这两瓶酒与此极其相似。
周先生说,他收藏的这两瓶酒的真假或需专家和有识之士做进一步考证和鉴定。仅从徐鸿老师鉴定的那瓶真酒来看,就能证明晋裕公司的一段抗日历史,是生产过“抗日酒”的,其文物价值、收藏价值、史料价值不可低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