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隆庆开关历史事件介绍
中国有着1.8万公里长的海岸线,拥有领海约470万平方公里。遗憾的是,古代中国很少享受到海洋带来的红利。特别是在明朝、清朝时期,由于实行了“禁海”政策,导致中国完美地错过了大航海时代,使得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上,逐步落后于欧美各国。
唯一的一次例外,可能是明朝晚期推出的“隆庆开关”。隆庆开关让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约有3.53亿两白银流入中国,为明朝积累了巨额财富。这算是古代中国享受到的一次海洋红利吧。
要说隆庆开关,就得从明穆宗朱载垕说起。
朱载垕是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的第三子,生于1537年3月4日。朱载垕虽然贵为皇子,他的童年却并不幸福。他的生母杜康妃不是嘉靖皇帝的宠妃,他本人也长期被父亲忽略,在宫中存在感很低。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信奉“二龙不能相见”的说法,对朱载垕很冷漠。
1566年,嘉靖皇帝去世,朱载垕得以继承皇位,改元隆庆,是为明穆宗。
明穆宗是一个性格谦和、宽厚仁慈、推崇节俭的皇帝。当年,明穆宗还是裕王时,喜欢吃一种果馅饼,经常到东华门外买来吃。当他做了皇帝后,一次想吃果馅饼。皇帝要吃点啥,那还不简单?于是,御膳房就加班加点地做了一批果馅饼,送到明穆宗的餐桌上。
故事还没完。后来,内监报账,明穆宗一看,吃果馅饼花掉了50两白银。明穆宗大吃一惊:“有五钱银子,足以在东华门那里买一大盒子了!”此后,明穆宗再也不敢随意吃果馅饼等特色小吃了。
明穆宗对大臣非常宽仁。他上任伊始,立即起用了一批因言获罪的大臣,对于已经死去的大臣,则予以抚恤并录用其后代做官。对于出言顶撞甚至辱骂他的大臣,明穆宗不闹不怒,也不给他们小鞋穿。
有一次,名臣海瑞辞官不做,上了一道《告养病疏》:“今举朝之士皆妇人也,皇上勿听之可也。”意思是满朝文武官员都是妇人,皇上不要信任他们。
内阁首辅李春芳自嘲:“我应该是一个老妈子吧?”
明穆宗哈哈一笑,半是安慰半是调侃地说:“国事艰难,你当老妈子的辛苦了。”
明穆宗由于身体不太好,在位仅6年就去世了。在短短的6年间,明穆宗还是干了一些大事。其中,最大的一件事当属隆庆开关。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抵抗倭寇的需要,颁布海禁令,命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此后,海禁令时紧时松,但始终没有废除。明穆宗继任后,接受了福建巡抚许孚远、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等人的建议,宣布解除海禁令,允许民间私人开展海外贸易,将货物贩运到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不仅如此,明穆宗还下令将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作为开展海外贸易的港口,并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
隆庆开关促进了民间海外贸易的繁荣,让明朝经济变得活跃起来。民间商人将生丝、棉织品、瓷器、香科、丝绸、白糖、小麦、沉香木、樟脑、陶瓷、茶叶、铁器等产品贩卖到海外。中国东南沿海出现了“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盛况,一度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
中国产品,受到了世界各国市场的欢迎。那时候,世界各国缺乏满足明朝市场需求的商品,只好以白银进行支付。于是,欧美国家在美洲开采到的白银,像流水一样流进中国。
据经济学家估计,从1573年至1644年,72年间共有约3.53 亿两流到中国。如果加上其他渠道流进中国的白银,明朝几乎拥有了全世界白银总量的一半。
隆庆开关对中国的影响绝不仅仅是3.53 亿两白银。当时的大明王朝,实际上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隆庆开关给大明王朝打了一针立竿见影的“强心针”,使得这个立国近200年的古老帝国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积累了巨额财富。张居正实施改革和“万历三大征”,也才有了经济基础。
尤其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在隆庆开关的影响下,全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工商业充满活力,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我想,这些都算得上是隆庆开关带来的海洋红利吧?
可惜,明朝灭亡,清朝入关后,废除了隆庆开关,实施了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走上了闭关锁国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