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国邹国历史介绍 邹国是如何灭亡的?
《史记》记载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陆终娶于鬼方,生有6子,第5子名安,大禹赐曹姓,为曹姓始祖。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挟在邾建立邾国,附庸于鲁国。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有今山东费、邹、滕、济宁、金乡等县地。 邾国是子爵国,也史称邾子国,东周时期著名方国之一。
春秋时期,在今山东境内,邾国是仅次于齐、鲁的国家,与之相当的还有莒国。邾国的疆域大致相当于今邹城的全境和周边的济宁、金乡、滕州、兖州、费县的部分地区。其国力也比较强,春秋末年仍有600乘战车的军事力量,是今山东境内众多小国家中的佼佼者。邾国在北边与鲁国接壤,“击柝之声相闻”,两国的毗邻关系,既有利害矛盾,又有相互的影响,所以邾国与鲁国的关系成为邾国发展史的重要内容。
从春秋初年开始,邾国与鲁国的关系就不和睦。因为鲁为周的同姓国,在周代各诸侯国的位次排列顺序上,亦即所谓“周班”,有“鲁之班长”的说法。鲁国的地位高,影响大,又与邾国为近邻,为了自己的生存,邾国千方百计地要搞好与鲁国的关系。在春秋时期,邾国国君多次到鲁国结盟朝见,以结好于鲁。但鲁为了扩展领土,将邾国视为“夷”而经常加兵于邾。仅《左传》记载,短短的二百余年里,鲁国对邾国的入侵就达十几次之多,先后夺取了邾国大量的土地。邾有时也不示弱,经常与当时的强国如晋、齐、楚相交结,求得保护,与鲁国对抗。
公元前639年,邾国灭须句(今山东东平)而并其地,须句国君流亡到鲁国。因为鲁僖公母亲的母家是须句,所以第二年鲁国出师伐邾,夺取须句,并让须句国君复国。邾国心有不甘,出师伐鲁。鲁僖公看不起邾国,竟然“不设备而御之”。大夫臧文仲劝谏说:“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希望僖公不要轻敌,认真做好战备,但鲁僖公不以为然。两军交战于升陉,鲁国大败,连僖公的头盔也成了邾军的战利品,被悬挂在城门之上。须句又被邾国所灭。但毕竟两国间的实力不可同日而语。公元前627年,为报升陉之役,鲁军征伐邾国夺取了訾娄(今山东济宁)之地。前620年又伐邾夺取须句,所以在两国的矛盾斗争中,占上风的主要是鲁国。之后,邾国统治者随着国势的逐渐衰微,改变了对鲁国的态度,从公元前585年始,多次朝鲁以求维持友好关系。之后邾国与鲁国的关系,随着彼此间力量的消长和当时大国争霸等外部环境的变化,时战时和,这种状况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
尽管邾国与鲁国的关系长期处于对立状态,但两国地缘接近,在文化上彼此影响,所以在许多方面尤其是道德文化方面表现出某种趋同性。由于这种价值观方面的共同性,后人以“”称之。邹与鲁立国之地的原居民为东夷族,东夷族的文化传统是邾(邹)和鲁文化共同的源头。东夷人以讲究礼让、崇尚仁德而著称。
唯历史(www.weilishi.org)
《说文》有“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的说法。所以“邹鲁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崇尚仁德。此外,鲁文化作为周文化的典型代表,其“重民”思想尤具特色。鲁文化是一种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邾国与鲁国毗邻而居,受到鲁文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邹鲁文化”的另一个内容是“以民为本”的思想。
“邹鲁文化”的这些特点内容,在邾国的政治文化中都有所体现。如春秋前期,邾文公在位期间,政治清明。邾文公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公元前614年,鉴于鲁国不断地征伐侵扰,邾文公准备把国都从平原地区迁到地处山区的绎(今山东邹城东南)。当时的制度规定,国家在做出重大的决策前要占卜以问吉凶。而邾国史官对迁都的占卜结果是“利于民而不利于君”。对此邾文公说:“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意思说,如果迁都有利于民众,那么也就有利于我。上天生育了民众然后为他们树立了统治者国君,国君的建立归根结底是为民众的利益着想。民众得利,实际上就是我得利。遂毅然决定迁都。群臣们劝谏说:还是不迁都的好,这样国君您可以获得长寿。但邾文公却回答说:“国君之所以活着,就是要服务于民众。生命的长短,与时命有关。如果迁都对民众有利,这是一件非常吉利的事情!”最终邾国的国都还是迁到了绎地。从邾文公的这段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邹鲁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思想和人文主义的精神。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邹地在战国时期出现了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