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厉王改革的内容 ”厉始革典“为什么失败?
公元前1046年,周朝在牧野之战的废墟上建立起了雄伟的霸权伟业。
成功取代商朝的周王室开始考虑如何守天下了。周朝开国之君武王姬发在牧野之战后三年去世,其子周成王继位,由武王弟弟周公旦摄政。在周公旦的协领下,周朝开始制定“周礼”,并在殷商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和分封制。商朝于盛年夭折的残酷现实尚未走远,周人害怕自己也会和商王帝辛一样在内忧外患中毁灭。
周不断的巩固嫡长子继承制,通过周礼将其完全法规化,并且为了防止周边方国出现叛乱,每一代周王都会不停的将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姬姓同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国王。由于嫡长子继承制度同样适用于地方分封的诸侯,因此按照周王室的设想,各地诸侯的领土几代之后便会越分越少。就这样,几代下来,周朝分封了上千个诸侯国。
当然,就算周人在开朝之初布置好了很多政治制度,在岁月的演化中却依然出现了不曾想到的隐患。
为了分封制度能够更好的执行,并且推动建国初期的生产能快速恢复,周人执行了井田制。那时候的城池分为两道墙,外墙被称之为郭,内墙被称之为城。在郭墙之外就是郊野。这实际上就是古代汉字‘國’的形象,而城郭就是当时的国。周这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便利用城郭体系制定了赖以生存的井田制度。
在井田制度中,贵族和一些社会阶层较高的平民住在城郭之中,也就是国这个体系中的城墙内部,所以也被称之为‘国人’。周朝的国人与共和国时期居住在罗马城内的公民具有相同的涵盖范围,并且罗马公民权和周朝的国人阶层都是难以被底层人民进阶的。国附近的公田,实际上是有一定奴隶性质的‘野人’,这些人需要耕种‘国人’的公田,并且是通过义务的方式来养活他们。这些类似庄园领主性质的国在周朝前期可以很好的帮助周朝中央控制地方,毕竟周朝的统治范围太大了。
对了,周天子的镐京,因为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的双重因素,被称为‘中间之国’,也就是后世‘中国’这个概念的源头。
虽然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周朝从周成王、周康王开始依然出现了社会矛盾激化的局面。到了周穆王时期,贵族内部也出现了分化,一些衰落的贵族和士人的社会地位随着财富的缩水而不断下降,渐渐的和城内的平民杂居,‘国人’彻底成为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
另一方面,即便有嫡长子制度最为保障,周朝依然出现了宗亲政变继位的情况。后来周夷王在地方诸侯的帮助下夺取了王位,但这样就导致地方上的大诸侯不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了。周夷王继位的时候,周朝不论内外,都已经处于矛盾的一个临界点了。
地方上的诸侯出现了大鱼吃小鱼的局面,强国日益无视周朝权威;城郭周围的公田也日益荒废,生产懈怠。周夷王为了树立威望,甚至曾经用鼎烹杀了齐哀公,并立其弟齐胡公为新任齐侯,齐胡公继位后将齐国的都城从营丘迁都自己的封邑薄姑。但事后不久,齐哀公同母弟姜山又发动政变击杀胡公,自立为齐君,称齐献公,把都城从薄姑迁到临淄。由此次齐国事变可以看到,周夷王时王室与诸侯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同时王室的权威也已大大削弱。
除了齐国,南边的楚王甚至叫嚣出“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自封其子为王,公然叛周自立。而周夷王面对楚人完全没有任何办法。
所以等到周厉王继位的时候,周朝内部混乱、国人阶级壮大并且出现国人霸占私田的局面。地方上强势诸侯日益不尊周令,使得期望有一番作为的周厉王为了扭转江河日下的局面,制定了革除旧典、实行新制的决心,大刀阔斧实行改革,史称“厉始革典”。
周厉王的初衷是好的,他需要各处弊政,扩充周王室的实力,重新确立在诸侯之间的威望,如此方能更好的统御天下。然而在具体制定和执行改革方案的时候,他却犯了过分激进的错误。
周朝推行了一个国有政策,规定国人阶层不得占有山林,自然水流山林归周天子所有。这其实就是后来春秋时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渊源所在。然而在西周那个时代,这是一个过于悚动的消息。
厉始革典其实做了许多有利于国家的事情,但是周厉王改革的时候急功冒进,步子迈得太大了,尚未等许多政策发挥功效就推行山林国有,这严重的出发了国人阶层的利益。国人阶层并不像大贵族一样享有王室俸禄,也没有封地采邑,而且受到王室和大贵族的剥削。如今就连使用山林的权利都没有了,自然是要闹事的。
最初也是有国人阶层的代表和一些有见识的大臣向周厉王阐明其中利害。然而周厉王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竟使用酷吏控制言论。国人在大街上道路以目,看似被周王压制了,然而潜流却很快来袭。
周厉王的改革虽然没有触动大贵族和诸侯国的利益,但一个强大的周朝王室却并非他们所乐见。在大贵族和一部分诸侯国的策动之下,有没落贵族和平民组成的国人阶层群起而攻击周厉王,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国人暴动”。
一场暴动导致王位更迭,朝局大乱。厉始革典的结果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周厉王这位有史以来第一位改革家就这样悲愤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