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西域,姑墨小国的悲惨命运,实力弱小只有当跟班的份
哈喽大家好,小编今天给大家讲讲姑墨古城的消失。整个东汉一朝,尽管姑墨并不弱小,但却常常站在东部邻居龟兹的阴影里。这个角色,说得好听一点是帮手,说得难听一点叫帮凶。他之所以甘心这样做,是因为有着惨痛的历史教训。东汉初年,姑墨西南部的邻国莎车,借助与东汉的特殊关系迅速崛起。建武二十二年(46),莎车王贤先后发兵攻克了鄯善、龟兹、于真。
一年后,贤怀疑邻近各国有叛逆之心,便将于阗、拘弥、姑墨、子合王召集到莎车,在酒宴上杀死了他们。此后,贤没有再在这几个国家任命新的国王,只是派出将军锁守这些国家。不要总觉得被轻视,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分量。通过这一轮空前的劫,姑墨人认识到,仅凭自己区区几千人的军队,是难以自全的。最现实的选择,就是找一个同盟军。找不到同盟军,就干脆投进大国怀抱。永平三年(60),于国人杀掉了镇守该国的莎车将军,于新王休莫霸连续两次击败了莎车王贤,姑墨、龟兹等北道国家在匈奴的支持下趁机复国。复国后的姑墨投到龟兹帐下,龟兹王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姑墨王战战兢兢的身影。
后来,于阗新王广德攻克了莎车国,杀掉了自己的岳父莎车王贤,将东汉初年的西域霸主莎车吞并。匈奴当然不想让于一国独大,便派出5名大将,率领焉耆、尉犁、龟兹、姑墨等十五国军队兵临于阗。广德选择了投降,将太子派到匈奴做人质,愿意从此接受匈奴的管辖。此后,西域再次成为匈奴的天下。在西域无边的黑暗里,一颗名叫班超的将星划破夜空。这个从书香门第走出的彪形大汉,于永平十六年(73)率领36名骑兵出玉门关,一个旷古的传奇拉开序幕。这支小小的骑兵分队,先后征服了鄯善、阗和疏勒国,重开了西域都护府,丝路南道重新回到中原王朝手中。永平十八年(75),汉明帝刘庄驾崩,焉耆趁东汉举国哀丧,攻杀了西域都护陈睦。孤立无援的班超也被龟兹、姑墨军队围攻达一年之久。
为此,汉章帝刘炟允许班超回国,但东归途中的班超被西域军民的信任与挽留所感染,毅然冒着生命危险重返疏勒。班超决定先拿龟兹的帮凶姑墨开刀。建初三年(78),班超组织疏勒、于阗、康居、拘弥联军1万余人,攻破了阿克苏河西岸的姑墨军事重镇石城,斩首700,打通了疏勒与乌孙之间的军事通道。有了这一仗做积淀,班超萌发了一统西域的雄心,于是向汉章帝申请增兵。元和元年(84),东汉派遣假司马和恭率领800将士增援班超时间之歌总是向上,视过去为序曲,未来为高潮。章和元年(87),班超征发于阗等国2.5万名军人,第二次攻打莎车,龟兹派左将军率领姑墨、温宿、尉头等5万人解救莎车。
面对空前严峻的形势,班超召集将校和于王商议说:“眼下我们兵少不敌,今之计不如各自散去,于阗军队从此东归,我从此西归,夜半听到鼓声便可分别撤退。”会后,故意将军事部署透露给了俘虏。龟兹王尤利多得知后,亲率1万骑兵提前到西部拦截班超,姑墨、温宿的8000骑兵则到东部去拦击于阗军队。得知两支敌军已经分别出动,班超便秘密召集各部兵马,于鸡叫时分奔袭莎车军营,被杀的军人远远超过5000,莎车王无奈地投降班超。听到战报的龟兹、姑墨、温宿统帅五内俱焚此战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让西域诸国意识到,班超不仅是一名阴毒而血腥的刺客,还是一名可以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大将。
你想,区区2000名汉军加上西域联军就能吃掉一个庞大的国家,难道自己还要在这里等待被班超各个击破吗?于是,他们没命地逃回国内。之后,他们就像一片熟透的庄稼,翘首企盼着班超前来收割。永元三年(91),龟兹连同两个尾巴姑墨与温宿一起投降班超。三个国王各自扛着自己的脑袋,身后各领着一行脚印,像埋藏在五线谱里稀稀落落的黑色音符,朝着班超的军营走来。龟兹王尤利多被撤职后押往东汉,姑墨、温宿王侥幸保住了王冠。姑墨的助手与帮凶生涯似乎已经结束。但,似乎结束并不代表真正结束。只要有大地主,就会有狗腿子。只要有主犯,必会有胁从。
三国时期,龟兹仍是丝路北道大国,那么作为小弟的姑墨,不仅要附属于中原的魏国,而且必须听命于东邻龟兹,以便换取一种唾面自干的宁静。南北朝时,姑墨被写作“姑默”,从字面意义上说就是“姑且沉默”。到了唐代,姑默被称为“亟墨”“跋禄迦”或“婆楼迦”,阿拉伯语又称“拔换”。唐僧玄奘前往印度取经,路经跋禄迦国。他在回忆录中说:跋禄迦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都城周长达五六里,风土、人情、习俗、文字、法律与龟兹相同,只是语言稍有差异。有寺庙几十所,僧徒上千人,修习小乘说一切有部。可惜啊,他来去匆匆,致佛徒们来不及作揖,许一些美丽的愿望。
根据小编了解到显庆三年(658),唐高宗李治在这里设置了姑墨州,州府设在拔换城(今阿克苏市)。天宝十年(751),因唐军退走,墨州从此废除,这个或国或州的政权被龟兹合并。由是,姑墨古城沉入历史的荒漠。各位读者朋友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