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演的《上海滩十三太保》,历史确有其事
《上海滩十三太保》是1984年由张彻执导,姜大卫、陈观泰、刘德华、李修贤、狄龙、程天赐等参与演出的一部动作片,可以算是80年代版的《十月围城》。 故事大意是讲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志士高先生偷了汪精卫与日本人勾结的卖国密约,准备逃到香港然后公布于天下,于是遭到汪伪次长洪述武手下魏啸天等人的追杀。重庆高官陶爷是高先生好友,他找到上海滩老大沈刚夫帮忙,沈刚夫派手下的“十三太保”一路护送高先生,与刺客搏命。“十三太保”个个身手不凡,但有的已投敌背叛,所以一路上过关斩将,危机重重……
本片是张彻导演黄金时期的代表作,云集了他几代弟子前来捧场,可谓阵容强大。这部电影打斗是重头戏,足足有70分钟,十分过瘾。“十三太保,一夫当道!浪子富翁、教头快刀、学生少爷、熊虎鹰豹、眼镜烟嘴、长枪难逃”,其中包含了十三太保的名号,个个身怀绝技,简直就像RPG游戏一样,下面就当游戏玩一遍这电影,打个通关。
最先出场的是爱国志士高先生,由江明扮演(江明也就是后来《新白娘子传奇》中许仙的姐夫李公甫的扮演者)。高先生一介书生,不会武功,武力值为0,就像唐僧一样,处处需要别人保护。
“十三太保”首先出场的是沈刚夫,所谓“一夫当道”,他是“十三太保”首领,在上海滩呼风唤雨,领袖群伦,所以重庆高官陶爷把高先生托付给了他。这个角色应该是以青帮老大杜月笙为原型,由陈观泰扮演,陈观泰是大圣劈挂门高手,代表作为《马永贞》。
负责追杀高先生的是魏啸天,一听名子就猜到是汪伪走狗。为人心狠手辣,但功夫也就相当于十三太保中下的水平,沈刚夫用一只手与他对阵,似乎都走不过几个回合,不过因为他比较卑鄙最会偷袭,倒是有几位太保死于他刀下。
接下来出场的是十三太保的“长枪小杨”,十三太保中唯一用枪的,枪法如神,但功夫实在不怎么样,所以排名最后。小杨被魏啸天收买准备暗杀藏在沈刚夫家中的高先生,因为误杀了高先生替身而导致任务失败,被魏啸天斩杀。长枪小杨扮演者是李修贤,当时还很年轻。
沈刚夫让十三太保的“烟嘴儿”冯金榜护送高先生出府。在旅馆遇到追杀而来的魏啸天人马,冯金榜当机立断找黄包车送高先生去下一秘密接头地点吴记裁缝店,然后回身单枪匹马与魏啸天一伙混战,一不留神被魏啸天从背后偷袭一刀斩杀。冯金榜临死前将一直没离口的烟嘴儿当暗器吐出杀死一敌,烟嘴扮演者为张彻弟子江生。
吴记裁缝店老板就是十三太保的“眼镜”,没想到他身边的小伙计是魏啸天安排的卧底,他的功夫应该和烟嘴儿不相上下,对付小伙计绰绰有余,但因为小伙计手中有枪,所以最后两人同归于尽。高先生也被沈刚夫派来的人送往十三太保“富翁”的别墅。
十三太保的“富翁”陶大业是沈刚夫的结拜兄弟,家大业大非常有钱,整天和一帮美女厮混,真让人羡慕啊。他本来能打败前来暗杀的罗虎一伙儿,结果也是因为他妹妹出来添乱,又加上被酒色掏空身体,终被罗虎一伙合力击杀。
十三太保的罗虎就是其中“熊虎鹰豹”之中的“虎”,手持一对大砍刀。罗虎应该混得不错,手下还有一群小弟,他功夫不赖,但比富翁陶大业和学生关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罗虎最后死于学生关伟之手,扮演者是张彻的得意弟子鹿峰。
十三太保中最年轻英俊的两人是“学生”和“少爷”,都是十三太保中的一流高手。学生关伟同时也是陶大业妹妹的男朋友,善用武器是两把十手。关伟的功夫本可以秒杀罗虎一伙,可是罗虎带来的帮手多,高先生与女朋友让关伟两头难以兼顾,最后为了保护女友与高先生同罗虎同归于尽。唉,真是红颜祸水呀。“学生”关伟由青涩的刘德华扮演,英气十足,举手头足间已初现天王风彩(开始这个角色张彻是为爱徒傅声准备的,可惜傅声英年早逝)。
学生临死前让高先生去世界俱乐部赌场,在这里接应的是十三太保中的“浪子叶不凡”,浪子与富翁一样都是沈刚夫的结拜弟兄,风度翩翩,沉着冷静,一条围巾做武器。浪子不但功夫了得,还善于使用机关、爆破等技术,与“少爷”联手灭了大豹与熊立,最后死于十三太保顶尖快刀项方手中。浪子扮演者是姜大卫,也是张彻爱徒,香港历史上首位“亚洲影帝。张彻最偏爱的弟子早期是姜大卫,后期是傅声。
十三太保的少爷与学生一样是沈刚夫的左膀右臂,少爷梁少雄仪表堂堂,一双铁拳打天下。少爷与浪子叶不凡在世界俱乐部大展神威,折断大豹两肋骨,在被快刀项方飞刀刺中的情况下仍保护高先生脱身,最后寡不敌众,被魏啸天背后偷袭。扮演者李忠一,算是张彻第五代弟子,外形不错,可惜知名度不高,除本片外明轩只看过他主演的《擂台》。
十三太保的“熊虎鹰豹”四畜牲都被魏啸天收买,其中的“豹”分大豹和小豹。大豹袁海长相不俗,武功也不错,武器是一铁爪,曾抓伤少爷,最后被浪子与少爷联手击杀。扮演者戚冠军,洪拳高手,长得有点焦恩俊的即视感。
十三太保的熊叫熊立,给人印象较深的是他张开大嘴不停地怪笑,武功在十三太保应排在中下水平,与少爷、浪子交手都是被虐的水准,武器就是手中的纸扇。
在世界俱乐部的赌场,十三太保中来了五个,最厉害的就是最后出手的快刀项方,他是十三太保中的顶尖高手,几把飞刀既是武器又是暗器,身手非常敏捷,也是从他出场,武打动作突然变得精彩起来。此人是职业杀手,可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先用飞刀杀了浪子叶不凡,重伤少爷梁少雄,后来迷途知返,又灭了小豹袁江,刺死反派头目魏啸天。快刀项方亦正亦邪,比较讲江湖规矩,但也算深明大义,最后关头扭转局面帮助了高先生。快刀项方扮演者为程天赐,作品不多,但都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一关是码头,出场的是十三太保第一把好手——教头,帽子、胡子、烟斗是他的特征,手中一把铁棍舞得虎虎生风。先解决了十三太保的黑鹰胡大力,又与快刀项方比武不落下风,的确是有两下子。教头扮演者是狄龙,与扮演浪子叶不凡的姜大卫合作电影有几十部,狄龙的代表作是《刺马》,号称“史上最帅马新贻”。
十三太保“熊虎鹰豹”中最强的应该是黑鹰胡大力,他力大无穷能和教头过招数个回合,当然比教头还是差上一大截,最后被教头一棍砸死在码头的沙包中。
小豹袁江是大豹袁海的弟弟,功夫应不及他哥哥,但他潜伏在教头身边多年,比较难防,偷袭高先生险些得手,被快刀项方所杀。
“十三太保,一夫当道,浪子富翁,教头快刀……”浪子富翁都是沈刚夫的结拜兄弟,排名自然靠前,其实真正最能打的是教头和快刀。快刀项方虽然反水站在了正义一方,但为了杀手的规矩他必须死,所以他找了个和教头争第一高手的借口,故意卖个破绽被教头铁棍捅死,如果他早用飞刀的话,结果不可预测,至少也是两败俱伤。
电影结尾教头终于成功护送高先生上了船,游戏过关了。
这是一部充满爱国情怀的电影,虽然看上去电影故事比较传奇,其实是改编自真实历史的,高先生就是高宗武,陶爷就是陶希圣,沈刚夫就是杜月笙,这一事件又称“高陶事件”。“高陶事件”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其主要人物就是高宗武、陶希圣。
高宗武(1905—1994),浙江乐清人。早年留学日本29岁担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的职务,专门从事对日外交工作,是当时国民政府里最年轻的高级外交官员。抗战全面爆发后,高宗武接受特殊任务,在香港负责对日情报工作。
高宗武对日本的实力有一定的了解,认为中日实力悬殊,一旦残酷的战争开战,必将生灵涂炭,中国可能会损失惨重,因而希望避免或推迟战争,这于汪精卫试图通过外交途径与日本谋和的思想一致。这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高宗武开始成为汪精卫的卖国投敌活动的开路先锋,在抗日战争初期追随汪精卫参与“和平”运动,其后又参与了筹组汪伪政权,以及与日本人的所谓“和平”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高宗武、陶希圣逐步认识到所谓“求和”必将成为投降的事实,日本的狼子野心暴露无遗,最终目的是宰割中国、灭亡中国。而汪精卫的所谓“和平”运动就是彻底的投降与卖国,如果签订这样的卖国条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就在汪伪政权开场的前夕,高宗武与陶希圣迷途知返,于1940年1月3日二人逃离上海,抵达香港,联合陶希圣将“汪日密约”公诸香港《大公报》报端,揭开了汪精卫叛国投敌的真面目。
高宗武后来去了美国,化名高其昌。在“高陶事件”发生二十七年后的1967年2月,陶希圣在美国华盛顿与高宗武欣然重逢。两位老人共同缅怀往事,无限感慨。高宗武、陶希圣曾经是汪精卫的亲信,是汪氏“和平运动”的最早发起者和重要参与者,而且追随汪精卫到上海,参加汪日谈判,他们一生都为此大错而痛悔和自责。
高宗武去美国后,不问政事,专事学术研究,以炒股为生,一直到1994年去世。高陶事件前后,高宗武的做法充满了矛盾,令人困惑不解,众说纷纭,有“良心发现说”、“双面间谍双”等等,而他对这段历史始终三缄其口,将历史的谜团留给后人去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