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解读:清朝时期的一个县到底有多少官员 县令重要负责什么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县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由于县作为中国的行政区域始于秦朝的郡县制,而从秦朝到满清已历两千余年,一县的官员自然也就多有变化,所以如果要按每个时期去说的话,恐怕都能写一篇论文啦。
所以我这里就以满清的县来做例子,简单的介绍下一县大概有多少官员,他们又是如何管理一县的。
在清朝只有从九品以上的才能算是官,其他未入流的肯定就不算是官员啦,而是吏。
满清的一县官制基本沿用了明朝的官制,一县最高的行政长官为正七品的知县,掌一县的所有行政事务,包括断案、征税、监考县试、监督和考核治下官员和发布朝廷政令等,可以说只要在这个县里发生的事情或者是这个县的事情全部都有县令管。
再这之后就是在光绪三十二年所成立的正七品的县视学一职,它主要的职责就是在本县办理及发展教育,并定时巡察各乡村市镇的学堂,如发现问题可上报知县给予处理,或直接要求其整改。
后就是正八品的教谕,他主管一县的文庙祭祀,及本县生员的教育和一切有关本县教育的事务,并管理县儒学机构。
之后就是同为正八品的县丞,他是县令的副手,作为负责县令的存在,平时县令若在则县丞几乎无权利,但是如果碰上县令公干亦或者县令未到任,则一般有县丞来暂时署理县令之职,并暂行县令之权。
但是一般情况下清朝不太设县丞一职,在当时清朝1300余个县只有345个县丞。
在这之后就是从八品的训导,他是教谕的副手,是县儒学的辅助教职,负责教导本县的生员。
接下来就是正九品的主簿,他也算是县令的副手,主管户籍、缉捕、文书办理事务。
之后就是同为正九品的庄头,他就是等同于现在的村长,负责一村的普通事务,并协助知县管理好本村的治安。
再就是从九品的吏目,他负责协助知县断案等其他刑狱事务,并负责管理文书。
最后就是从九品的巡检,他主要负责训练甲兵,巡逻州邑等事,在清朝凡镇市、关隘要害处都会设巡检,并归县令节制。
而再这之后皆是不入流的吏,而非官。
包括主管一县的缉捕、稽查狱囚、治安等事务的典吏、主管一县阴阳学的训术、主管一县医学的训科、主管一县驿站的驿丞和主管一县道教的道会,及掌征收商贾、侩屠、杂市捐税及买卖田宅税契的税课局大使。
但是这些吏虽无品,但却也是一县不可或缺的职务,而县令也就是靠着这些官员才能有效地管理着自己的一县之地。
至于怎么管理全县数十万的百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除了大县有几十万的百姓,一些小县的人口多则也就是数万,少则也只有数千人而已。
我只能说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县令只是负责整个县的大方向,及决定一些重要的事情,之后就是教谕负责全县的教育,典吏负责全县的治安,巡检负责全县各镇的巡逻,税课局大使负责全县的收税,及庄头就负责县以下村的事务。
总之就是一句话下到村,上到县都有专门的官员来负责某项事务,完全不用担心管理不过来。
别忘记这些所列举的只是官吏,在他们下面还有各种各样的衙役和临时工,完全就不用怕没人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