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宝钞为什么会贬值(大明宝钞失败的原因)
大明宝钞不断贬值,跟废纸一样,有人却为何靠着囤积宝钞而发财?
很多专家认为元朝亡于滥发纸币,引发恶性通货膨胀,使百姓的生活无以为继,只好走上造反一条路。这话是不假,元末的起义军都拒绝使用元朝纸币,自己铸铜钱用于流通,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很快发现铸铜钱的成本太高,还是纸钞更方便,便在洪武八年开始发行“大明宝钞”。
朱元璋规定大明宝钞与铜钱等值,一贯宝钞等于1000文铜钱或一两白银,四贯宝钞等于一两黄金。
不过,这个比值是单向的,你拿着金银铜钱去官府换宝钞时,可以这样算,但反过来不行,宝钞不能兑换金银铜钱。也就是说,大明宝钞不需要任何准备金,完全靠朝廷的信用来保证。
为了推行宝钞,朱元璋下令禁止使用金银,也不准以物易物,非常使用宝钞和铜钱,100文以上的交易用宝钞,小额用铜钱。而铜钱的数量很少,老百姓只能使用宝钞。
如果严格控制宝钞的数量,不要像元末那样引发通货膨胀的话,大明宝钞应该是一种很好的货币。
可惜,朱元璋和朱棣都不懂或不在乎,他们印了超量的大明宝钞,通货膨胀还是发生了。到朱棣后期,一贯大明宝钞只值一文铜钱,贬值了一千倍。
大明宝钞的信用度很快降到和废纸差不多,民间交易开始更多地使用白银。虽然朱元璋规定拒收宝钞者处死,但没有官员会去真正执行。明朝的官员也可怜,薪俸本来就不高,一半还是废纸般的宝钞。
可是,明朝有人专门收购宝钞,甚至用真金白银换百姓和商人手里的宝钞,结果不仅没有亏本,还大赚了一笔,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皇帝碰到高兴事儿,比如生日什么的,便会下令用宝钞来收税。
一开始,大明宝钞是可以用来交税的,随着不断贬值,官府也不愿意收宝钞。朱元璋和朱棣爷俩有时会格外开恩,让百姓用大明宝钞以一定的比例来缴税。
问题是老百姓手里根本没有宝钞,谁还要用那玩意儿?等着它贬值啊。这时候,宝钞贩子们就可以把囤积的宝钞高价卖出,一来一去至少翻个倍,赚个盆满钵满。
明宣宗登基后,流通了二十多年的大明宝钞才被废除,基本上只用于朝廷的赏赐。而白银已经在流通领域占据了主要的位子,明朝的银本位制度就是这样起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