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知天命是多少岁(五十知天命年纪是什么意思)
孔子《论语》中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五十岁到六十岁这个阶段,是人生从壮年步入衰老的转折期,十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比如身体的变化,心理的变化,社会角色的变化,当然还有家庭环境以及社交模式等、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可以说,从五十岁到六十岁,是人生最大的转折阶段之一,对人晚年的生活状态有着最为关键的影响作用。
所以,孔子所说的“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其实也可以当作一种因果的关系,只有在五十岁的时候就清楚了自己未来该如何顺应天命,到了六十岁的时候才不会和生活过不去——也就是“耳顺”。
我想大概每个人都是如此,在二十三十或者四十的时候,都几乎不会考虑自己老了以后的事情,因为感觉还早得很嘛,但是到了五十岁时突然就会觉得,如果再不做打算,那老了以后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就会有应该要“未雨绸缪”的想法,那,应该要怎么个未雨绸缪法呢?至少要做好三个准备!
五十岁到六十岁,只有短短的十年时间,或许你会觉得用十年时间做好三个准备,那简直太容易了,但是听完之后,可能就不会再这样想。
首先第一个准备,是做好自己的“养老准备”。一个人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压根就不是事儿,比如有单位的人退休以后基本不需要担心养老的事情;
但是另外一种人,比如农民和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人,平时也没有参与过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这种情况,就特别需要提前考虑养老的事情,否则到晚年什么保障都没有的时候,就悔之已晚。
五十岁到六十岁要做的第二个准备,就是在自己的养老准备以外再做两笔大额的支出准备。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赡养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抚养儿女成长,甚至帮助他们成家立业,同样也是一种责任。
当然现在大家都倡导应该让子女独立发展,但大多数的父母都还是想尽力为儿女提供更高的人生起点,那么在五六十岁的时候,刚好是父母需要赡养,儿女开始成家和创业的时候,而这两件事情,都需要用钱来解决。
因此说要做好两笔大额支出的准备。最后第三个准备,就是要做好种种别离的准备,五六十岁的年纪,其实是一个高风险群体,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
比如我父母的同学聚会,几乎每一年,都会少几个同学参加,因为总有人会因为意外、或者健康问题离世,还有年迈的父母也可能随时离去。
五十岁往后走,对生离死别的体会会越来越频繁,如果能提前做好别离的思想准备,就不会让自己的情绪陷入惶恐和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