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开物是明代谁所著(宋应星的科学技术著作天工开物)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最近,央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活了,第一期的《尚书》很经典,第二期的《天工开物》照样很精彩,还有人说宋应星应该保留明朝的发型,而不是清朝大辫子。
这种问题今天我们不讨论,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走进明末清初的牛人科学家宋应星。
宋应星(1587-1666),字长庚,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省奉新县)人,明末清初著名科学家。
“开物”一词源于“开物成务”,出自《易·系辞上》,指通晓万物之理,得以办好各种事情。开物成务一直是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发展了“开物”的思想,认为“开物”指人开发万物,即是通过人的努力奋斗使万物升值,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
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18篇。并附有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
《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
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
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
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天工开物》中的内容首先在17世纪开始逐渐传入日本。
公元1694年,日本本草学家见原益轩(1630―1714)在《花谱》和公元1704年成书的《菜谱》二书的参考书目中列举了《天工开物》,这是日本提到《天工开物》的最早文字记载。
公元1771年,日本书商柏原屋佐兵卫(即菅王堂主人,发行了刻本《天工开物》,这是《天工开物》在日本的第一个翻刻本,也是第一个外国刻本。
实学派学者佐藤信渊依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思想提出富国济民的“开物之学”。
《天工开物》在民国时才被中国人广泛知道。它在清朝只在清初被刊刻过一版,随后在四库全书文字狱运动中被烧毁,现存2本,都是民国学者从日本找回。
唯一一本在中国的明末版本,是建国后李庆城先生捐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