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哀帝司马丕在位期间有什么政绩吗?他对东晋有什么影响?
你知道晋哀帝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361年(东晋升平五年)五月,东晋穆帝司马聃病死,时年十九。成帝的长子司马丕(341-365)继位,年号隆和,他就是晋哀帝。过了一年,朝廷给桓温加官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以后又命他领扬州牧。365年,桓温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离建康一百多里。这时桓温的弟弟桓豁任荆州刺史,桓冲任江州刺史,大江上下全地桓家的天下。桓温的权势虽然显赫已极,但他如果不在北伐中立下丰功伟绩,还是不能使人心归服。可是要大举北伐,军费和军粮都难以筹办。
东晋立国后,北方士民纷纷南下,朝廷为了笼络世家大族,保留他们高贵的身份,便在大江南北设立侨州侨郡侨县,同时可以安置南下百姓,防止发生西晋后期那样的流民起义。在徐州地区就设有兖州、幽州、冀州、青州、并州的许多郡县,在现在江苏常州附近,就有十五六个侨郡和六十多个侨县,并且都设有官府和官吏。国家对侨户和侨人免去一切兵役和赋税。于是,一二十年里约有九十万人如潮涌般地来到东晋,占北方总人口的八分之一还多。这些侨户寓居今江苏地区最多,约二十六万,寓居今安徽的约十七万。东晋总人口中有六分之一是北方侨户,他们不当兵、不服役、不缴租、不纳税,朝廷收入就大受影响。
除此之外,王公贵族的奴婢、部曲和佃客,对政府更不承担任何义务。这样的人有多少,谁也没有底。早在328年(东晋咸和三年)苏峻之乱中,旧有户籍册已付之一炬,因而在330年(东晋咸和五年),晋成帝下诏清丈土地,登记田亩,强迫侨户按居住地改属新的籍贯,以所居住的土地为断,这就是“土断”一词的由来。土断的目的在于清查藏户,取消原来免除租役的优待。余姚(今属浙江)令山遐严格执行土断法,半年里就清查出二千多户、一万多人。名士虞喜,朝廷多次要他去做官,他都推说有病不能去,但他在家乡却私藏许多逃亡户。山遐依法办理,要处以死刑。
世家大族对山遐恨得咬牙切齿,纷纷为虞喜开脱,山遐不肯迁就,那些人硬是给山遐扣上擅修县衙的罪名,要罢他的官。山遐写信给上级说:“再让我留任一百天,我要把藏户全都清查出来,到那时砍下我的头,死而无恨!”毕竟胳膊扭不过大腿,山遐还是立即被撤职。339年(东晋成帝咸康五年)庾冰执政,曾核定一些地方户口,查出隐户一万多人,因而增加了国家收入,在军费开支上也不无小补。341年(东晋成帝咸康七年),朝廷又下诏要土断。原先登记户籍用的纸,是经过染色,不会被虫蛀的黄纸,因而称为“黄籍”。这时,北方来的侨户全部另外立册,则称为“白籍”。
这相隔十年的两次土断,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做出多少成绩,但庾冰和山遐砍向藏户的几斧头,却给桓温留下深刻的印象。要做到国富民强,北伐有本钱,就应该彻底土断。364年(东晋哀帝兴宁二年)是东晋开国后的四十七年,桓温第一次北伐后的八年,在他主持下,朝廷下诏严格检查核实户口,不准任何人隐藏私户。彭城王司马玄偷偷地私匿五户,经桓温上表朝廷,被押送给廷尉问罪。因而权贵们只得听从法令,把藏户多多少少拿了出来。这次土断声势大,执行严厉,由于诏书是三月庚戌(初一)下达的,所以被称为“庚戌土断”。这次土断,许多世家大族失去了直接役使的大量奴属,而那些原来不担负赋役的侨户也套上了租役的枷锁,因而都极恨桓温。
穆帝最后几年的年号是升平,升平五年,穆帝死了,哀帝的年号是隆和,一年后又改元兴宁。庚戌土断是在兴宁二年,那些怨恨桓温的人诅咒他,又推测他一定会很快篡位,皇帝会落得赤脚逃跑的下场,因而编造出这么一个歌谣:“升平不满斗(斗,指十年),隆和哪得久,桓公入石头(指建康),陛下徒跣 走!”东晋的土断虽然遇到层层阻力,但财源究竟增加了。前燕看得眼热,也要照办。原先,前燕的王公贵族私占许多户口,国家正式编户的总数还少于私家的荫户,因而国库里空空荡荡的。
尚书左仆射悦绾〔wǎn〕上书说:“燕、晋、秦三足鼎立,都想把别家吃掉。我们现在的官俸常常发不出,将士吃不饱,朝廷借粮借帛来度日,老是寅吃卯粮,这样下去,国将不治。应该把王公贵戚的藏户全都划归郡县,缴粮服役,没有例外。”燕帝慕容 批准他去主办这件大事,悦绾带病亲自检查核实户口,雷厉风行地清出二十多万户,以每户五人计,就增加编户二百多万人,占全国总人口十分之一。前燕的达官贵人恨透了悦绾,最后司徒慕容评派人杀了他。但由于清出大量荫户,这些人从此向官府缴纳租赋,国家财政拮据的情况因而有所改变。东晋和前燕都做好了作战的财政准备,到了相互较量实力的时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