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到底是怎么死的 李恪的死和李世民有关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恪之死,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隋炀帝的外孙。因为母亲有前朝血脉,李恪虽然出色,但也一直被李世民所忌惮。
唐贞观年间,李世民为了笼络朝堂中的前隋臣子,他对自己的这第三个儿子甚是看重。但无论如何看重,还是比不上嫡子李承乾以及李泰。
还好,李恪也知道自己无缘那高高在上的皇位,所以也不热衷于权力。正是因为这样,李恪并没有如同李承乾和李泰那般为权力争斗不休。
贞观十七年,李佑的造反将李承乾的谋反也给纠了出来,储君之位被废黜。在长孙无忌的运作之下,李泰无缘太子之位,晋王李治成为了储君。
可李治在李世民的眼中有些仁弱,李世民觉得李治不像自己,担心自己死后在李治的治理之下江山不会稳固。他最担心的是兄弟隔墙,类似于玄武门的事情再度发生,所以有了下面的故事:
当时,太子李治才十五岁,性格有些软弱。李世民表面上担心太子守不住这江山社稷,于是他秘密招来了长孙无忌,商量易储之事。
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道:“无忌,你看我们这位太子性格是不是有些仁弱了呢?”
长孙无忌道:“怎会如此?太子的性格恰好就是守成之君,有这样的太子在,大唐江山必定永固。”
唐太宗道:“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就担心稚奴的性格会守不住这江山社稷,朕如何放心将大唐交给他呢?吴王李恪在方方面面都比较像朕,朕想将其立为太子,无忌你觉得怎么样?”
有道是君无戏言,李世民既然已经说了这一番话,说明他已经有了易储的念头。这完全不符合长孙无忌的利益,所以他强烈反对。
看到长孙无忌有些着急地样子。李世民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但还是要再添一把火。他说道:“你是不是因为吴王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强烈反对呢?”
长孙无忌面色有些变了,他回道:“陛下,无论吴王是不是我的外甥,我都会反对。太子之位这么重要,不能轻易改变。现如今的太子是一个仁厚之人,将来必定也是仁厚的君主,还请陛下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
李治影视剧形象
李世民被长孙无忌说服,在这之后就没有提过易储的事情。反而是李恪无缘无故地被李世民招来一顿训诫:
父之爱子,人之常情,非待教训而知也。子能忠孝则善矣。若不遵诲诱,忘弃礼法,必自致刑戮,父虽爱之,将如之何?或汉武帝既崩,昭帝嗣立,燕王旦素骄纵,诪张不服,霍光遣一折简诛之,则身死国除。夫为臣子不得不慎。
这段话的意思是:
父亲爱儿子是人之常情,你不要等到我来教你了才知道一些道理。你如果能够保持对大唐的忠心,对父母的孝顺则好。如果不遵循我的教导,忘记并抛弃了礼法,你将会自食恶果,就算我再怎么疼爱你,国法却不会放过你。
你看那汉武帝驾崩之时,汉昭帝已经继承了大统,燕王刘旦却有些不服,私下图谋造反。霍光只凭借一纸诏书就能将他诛杀。恪儿,你要引以为戒。
李世民影视形象
李世民对李恪所说的这段话不可谓不重,他就点明说了,“李恪,我已经确立了李治为太子,你就不要有什么心思了,否则那汉朝时期的燕王刘旦就是你的榜样。”
经过李世民这么严厉的恐吓,李恪完全不敢有丝毫其他的想法。所以,他在李治继承大统以后,一直都在封地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李恪当时已经无心帝王之位,但另外两个人却不愿意放过他。一个是对李恪忌惮非常的李治,另外一个就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一直没有忘记李世民当年招他进宫时所密谈的事情,那一句“英果类我”让长孙无忌有些背后发冷。所以,当房遗爱联合诸位驸马推举李元景造反的事情被告发后,长孙无忌做了一个局将李恪也牵扯了进来。
长孙无忌影视形象
李治假惺惺地为李恪求情,这就更加坐实了李恪谋反的事情。长孙无忌也配合着和李治唱双簧道:“以前的皇子造反,都以国家的法度对他们做出了应有的惩罚,吴王李恪也不能例外,还望陛下不要心软。”
就这样,李恪被推向了地狱。在李恪临死前,他并没有责怪李治,而是怒骂长孙无忌,说他的家族也距离灭亡不远了。后来,李恪的诅咒应验了,在和武则天与李治的权力斗争中,长孙无忌惨败,最后被诛杀。
李治之死,长孙无忌是直接凶手,间接凶手为唐高宗李治,但最初的原因却在李世民这边。
在诸多儿子当中,李恪的性格最为克制,同时也最懂得隐忍。真如李世民的那一句“英果类我”,文武双全的李恪如果不是庶出,他必将是皇位的强有力竞争者。
唐高宗李治画像
因为能力强,所以他遭到了李世民的忌惮。李恪毕竟和隋炀帝有很深的血脉联系,李世民绝不会让他继承自己的皇位。
那为何还有易储的念头呢?原因还是李恪太过有才能,李治表面上却非常仁弱。在李世民的眼中,李治就像汉昭帝刘弗陵。
所以,为了避免江山落入李恪手中,李世民做了一道保险。他将长孙无忌召到宫中商量易储的事情就是为了防止李恪有不臣之心。那一则语重心长的警告是李世民为李恪套上的另外一个枷锁。
但李世民心中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治没有他表面那么简单。唐高宗李治也是一位有为之君,他的政治手段并不比任何帝王差。
为了剪除对手,李治配合长孙无忌将李恪给灭了,就连那位一无是处的六哥李愔也没能逃脱,被贬为庶民,李治对那几位哥哥的忌惮可见一斑。
虎毒不食子,李世民对造反的李佑都有不忍之心,更何况是这位最像他的李恪呢?李世民没有害李恪的心思,他只是不想在他死后,李恪和李治这兄弟俩再为了皇位而自相残杀而已。
那番语重心长的告诫虽然是一个枷锁,但又何尝不是一位父亲对自己儿子爱的告诫呢?长孙无忌在李世民的眼中也不是一个像霍光一般的权臣,李世民虽然利用了长孙无忌,但真没想到他会对李恪下手。
李世民虽然有识人之明,但长孙无忌隐藏得太好,关系与李世民太近,以至于李世民也没有察觉到不对。所以,李世民与长孙无忌商量易储的那件事情成为了李恪的催命符。
总而言之,李世民没有害李恪的心思,他只是想在死后大唐能够少点动荡,并为自己的继承人铺好道路而已。真正害死李恪的凶手是李治和长孙无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