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一生戎马结局如何?
说到韩世忠,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在两宋之交的抗金名将中,岳飞和韩世忠是最为著名的。岳飞因个人命运的际遇,博得后人无限同情,称誉和敬仰,而那位在杭州西湖的醉人风光中得以善终的韩大将军便黯然隐没在了历史长河的深处。
任何人的一生总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出生于北宋末年的时代,给他的一生打下了绝好的时耶之机。而出生于普通农家,又自幼习武,生的更是高大魁梧,这似乎就是一个为了军伍而生的人儿。宋哲宗元祐四年(1090),韩世忠出生在位于今陕西省绥德县的一个普通农家。
其实,和岳飞一样,韩世忠也有着傲骨锋棱、刚正亢直的个性。但与岳飞不同的是,在被罢去兵权之后,韩世忠走了一条看似明哲保身的退避之路,也因此得以善终。他一生特别是晚年的行事所为,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智慧的精髓。
据《宋史》记载,他"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从小,韩世忠的力气就比别人家的孩子要大,身材也长得高大魁梧。于是有人就对韩世忠建议说,长得像你这么壮实的孩子,就应该去军营,杀金人,报效朝廷,所以,韩世忠18岁就应募从军了。
刚入军营的韩世忠只是一个小兵,驻在西北地区,经常和军队打仗。韩世忠一个刚入营的小伙子,分分钟就让他上战场杀敌去。正所谓,只要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韩世忠打仗杀敌的时候特别勇猛,又有谋略,所以很快就被升为小队长,管理十几个人的队伍。官职虽小,却挡不住韩世忠的心。
崇宁四年时,宋朝的西北邻居西夏发生骚乱,"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可见其作战勇猛、毫无畏惧。
1120年,方腊起义。童贯受命平叛,比起《水浒传》里的宋江领导的水浒众人,童贯的战斗力明显要更高一筹,不出半年便将方腊打的丢盔弃甲,而韩世忠则受命清缴余部。这本是一个肥差,拿了方腊余部,只等封赏。但是也就在此时此刻他的上司辛兴宗却夺了他的功绩。不过正所谓官场失意,情场得意,韩世忠也因祸得福。郁闷的他,在庆功宴上却碰到了那个对的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梁红玉就这样与他结为伉俪。
1121年,滹沱河上他以50余骑用疑兵之计将金兵2000人的骑兵主力打的大败。但这对于早已是病入膏肓的北宋王朝而言,毫无意义。1126年,宋徽宗和宋钦宗还在讨论着瘦金体好不好看,这幅作品是否上流,便被金人以"牵羊礼"带走,攻破汴京,掳掠无算,皇后、公主尽皆被凌弱,好在还留下了独苗——康王赵构。
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当了皇帝,是为宋高宗。这是南宋朝廷的第一任皇帝。赵构只图苟且偷安,在南京即位之后,一路被金兵追击,从南京逃到扬州,又从扬州逃到杭州,最后跑到海上去躲避金兵。在岳飞等将的抵抗下,金兵退出江南,赵构又从海上返回杭州。
帝位刚坐稳,宋高宗眼皮子底下又发生了苗刘兵变。在从各地涌来的勤王部队中,韩世忠率军冲在最前面。激战中,叛军因占据地理优势,打得韩世忠的部队被迫后撤。韩世忠弃马操戈向前,并对将士下了死命令:"今日当以死报国,面不被数矢者皆斩。"最后,叛军被打得夺路而逃。韩世忠救出宋高宗赵构,宋高宗告诉他,宫中的中军统制吴湛和苗、刘是一伙的,此贼不除,宫中不安。恰在此时,吴湛率兵前来迎接韩世忠。甫见面,吴湛伸手与韩世忠相握,韩世忠力大,顺势捏断了吴湛的手指,喝令拿下。随后与其他叛将一并斩于市曹,苗、刘之乱遂平。
宋高宗见到韩世忠,拉着他的手边哭边诉说满心委屈:"中军吴湛之前在逆贼面前表现最积极了,但他现在还留在我身边,你能先把他杀了吗?"韩世忠马上去见吴湛,握着他的手同他讲话的时候,硬生生将其中指掰断,之后斩首示众。高宗下诏授韩世忠为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之后,韩世忠追击逆贼,擒获苗刘二人,高宗亲手书写"忠勇"二字,镶在旗上,赐给韩世忠,从此对他更加信赖倚重。
建炎三年(1129年),金军南下渡过长江,临安被破,高宗慌忙逃往浙东。韩世忠向高宗自请留在长江边上截击回撤的金兵,决心拼死一战。当时,各地屯守之军皆大败。韩世忠的留下,不仅把自己放置在金军进攻的危险之中,也让宋高宗的跑路安心了许多。
金兀术一路杀到赶到明州(即今浙江宁波)海边,一路上不断遭受到百姓组织的起义军的攻击。金兀术想到长江沿岸还留着宋军的大批人马,便不敢再有停留,带领金兵烧杀抢掠了几次以后,就开始向北方撤兵了。三月后到达了镇江附近,韩世忠决定趁机对金兵进行阻击。
金兵行至江边之后,明白韩世忠不肯轻易放他过江,就派使者到宋营下了战书,要求跟宋军决战。当时金兵有十万余人,而韩世忠手下的宋军总共才八千人,双方兵力相差悬殊。
此时就发生了著名的黄天荡之战,韩世忠、梁红玉伉俪联手,以8000之众,顽强阻击10万金军48天,歼敌一万多人,活捉金军主帅完颜宗弼(兀术)的女婿龙虎大王,打出了南宋军民的威风和士气。黄天荡大战,兀术兵号十万,世忠仅八千余人,在抗金作战的大部分时间里,韩世忠手下不足千人。交付兵权盘点军队的时候,韩世忠在同级别的将军里最少,连岳飞都感叹:就这么点人,还打了这么多胜仗!
韩世忠最有名的是黄天荡之战和大仪镇之战,大仪镇之战,韩世忠亲自带队,冒险诱敌深入,全歼金军,俘虏金将挞孛也等200余人,此战被有些人列为南宋"十三处战功"之首。而大仪镇的战役,更加奠定了韩世忠的历史地位。
《宋史列传》中提到:......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沈与求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帝曰:"第忧赏之。"于是部将董旼、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论者以此举为中兴武功第一。
韩世忠在抗击西夏和金国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除平定方腊外,还为宋庭平定了建安范汝、广西曹成、淮南李横、淮阳刘豫等反叛,为偏安一隅、摇摇欲坠的南宋支撑了几十年。这些赫赫战功,使得他从一名士兵,一步步地被提拔为副尉、承节郎、军统制、团练使、节度使,并历任为江南东、西路宣抚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等要职,进太保,封英国公、潭国公。建炎十三年,封咸安郡王。
在中国古代皇权至上的社会里,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保护是晚年的元勋宿将们保全性命的不二法门。但韩世忠并不是只知道一味顺从上意的懦夫,他的凛然正气和耿耿傲骨依然时有体现。面对气焰熏灼、权倾朝野的秦桧,南宋群臣大多仰其鼻息,不敢违抗,就连贵为天子的高宗也有"靴中置刀"之忧。而个性憨直的韩世忠却于一揖之外,从不与之交谈。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抗战英雄,却触犯了南宋小朝廷求和媚外的投降政策。由于韩世忠反对议和,多次上疏弹劾奸相误国,为投降派所不容。岳飞身陷冤狱后,满朝文武官员无一人敢言,而他却敢于当面质问秦桧。当秦桧以"莫须有"三字回答时,他气愤地说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有人替他担心,劝他不要与秦桧作对,他却回答说:如果畏惧祸患,苟且偷安,将来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后来,他终于因得罪权臣而被解除了兵权。
自此,这位抗敌多年的名将杜门谢客,不言朝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八月逝世。韩世忠一生清廉,仗义疏财,死前将历年所得赏赐都分给了部下,田产也都分给了他封邑的百姓。
《宋史》评价韩世忠道:"嗜义轻财,赐赍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此外,他还"知人善奖用",提拔了许多的优秀将领。后来,他交出兵权,告老还乡,但他"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到了晚年,韩世忠喜好佛教,性情淡泊,自号为"清凉居士"。
一首《临江仙》,荣贵非干长生药,清闲是不死门风。劝君识取主人公。单方只一味,尽在不言中。
道出的却是英雄如梦的残酷现实。英雄在权利面前是什么?是工具,是拗不过的。于是辞职之后的他,饮酒作赋,好不快乐。1151年,61岁的韩世忠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