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为什么会被慈禧内推为皇后?背后藏着什么隐情?
你知道隆裕太后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隆裕太后,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任太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在南海瀛台涵元殿驾崩,由宣统帝即位。被尊为“兼祧母后”,史称隆裕皇太后。宣统二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宣统三年十二月戊午(1912年2月12日),以太后名义颁布《清帝退位诏书》,结束了清朝的统治。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病逝,享年46岁。虽然她的一生很短,但围绕着这位末代皇太后身上的谜团却有很多。
隆裕长得难看,为什么会被慈禧内推为皇后,选秀藏了多少内幕?
可能很多人会说,隆裕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慈禧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就算隆裕长得再丑也能成为皇后。但是,隆裕却并不是慈禧唯一的亲侄女,她确是长得最丑的一个。
1868年2月3日,隆裕太后出生于叶赫那拉氏桂公府,慈禧之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的第二个女儿。名静芬,小名喜子,外号“大木头”。之所以会得这么不雅气的外号,是因为隆裕太后不仅生着一张大冬瓜脸,还因为个头高,有点驼背,再加上她性情木讷,因此才落了这个外号。按说隆裕这身板这长相,在三姐妹中是最没有优势成为皇后的。
那么,她又是怎么当上皇后的呢?这就得益于慈禧的看重,照理说,隆裕并不是桂公府唯一的女儿,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夹在中间的她最不受家里重视,慈禧为什么就偏偏挑中了她呢?原来,她的姐姐是家里第一个孩子,长得又漂亮,自然深受家里宠爱,于是养成了她骄横的性格。而她的小妹,因为是家里的小女儿,父母一般偏疼小的,据说脾气也非常的不好。只有中间的她,温驯听话,才华性格都很好。而慈禧就是需要一个老实本分听话的人,替她暗中监视光绪,而隆裕又是她的侄女,在皇宫中能依靠的也只有她这个姑妈。这也更利于慈禧控制隆裕来达到监视掌控光绪皇帝的目的。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亲自坐镇,正进行着秀女选拔的最后一次阅选。18岁的光绪皇帝则站立在放有一柄如意和两对绣花包的小桌后面。按照选拔秀女的规定,当选皇后者会被授予如意,当选妃子的则被授予绣花包。经过层层筛选,进人到最后一轮阅选的分别是:隆裕;江西巡抚德馨的一对女儿;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一对女儿。 阅选开始时,慈禧故作矜持,坚持让光绪自己选。于是,光绪拿起如意,慢慢走向德馨家的二女儿,正要把如意交到她手中时,却被慈禧阻止,只见慈禧用嘴暗示着他把如意交到隆裕手中。
在这场暗自较量中,光绪自然败下阵来,十分不情愿地把如意递给了隆裕。慈禧也看到了,光绪看重的是德馨家的女儿。于是,想到德馨家的女儿若是当选 ,必与未来皇后争宠,便急忙命站在身旁的荣禄的女儿荣寿固伦公主把绣花包交到长叙的两个女儿的手中。这场选秀闹剧草草收场。而那两位被授予绣花包的秀女就是后来的瑾妃和珍妃。
慈禧为什么要把德馨家的女儿摒弃在外呢?这就和同治选秀有关,同治当时就是违背慈禧的意愿选了自己喜欢的慈安太后的表侄女阿鲁特氏为皇后。婚后帝后琴瑟和鸣,慈禧深感权势渐失,处处刁难阿鲁特氏,直到同治驾崩,阿鲁特氏随之仙逝。可见,慈禧是绝不会让威胁她权势的事情再次出现的。
光绪之死,谜之蹊跷,作为光绪帝最后时光的陪伴者,隆裕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隆裕是第一个发现光绪死亡的人。光绪皇帝驾崩时年仅38岁。正值壮年的他突然暴毙,而第二天下午,慈禧于中南海仪鸾殿病亡。两人相继辞世间隔时间不足24小时。于是,各种评论和猜测随之而来。怀疑光绪帝被谋杀的说法不胫而走。首先被怀疑的是慈禧太后,毕竟不是亲生母子,母子间嫌隙也非常大。死后怕被清算确实也很符合当时慈禧的心理,因此在自己临死前将光绪帝害死。然后是李莲英,袁世凯。隆裕皇后也是被怀疑是对象,因为光绪皇帝和隆裕这场政治婚姻没有任何感情,帝后不和由来已久,光绪甚至对隆裕大打出手过,然后日久生恨的隆裕就狠下杀手了。但这些都只是一面之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到底是谁谋害了光绪。
2003年中央电视台组织了包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和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的相关专家的课题组,对光绪帝头发进行研究,发现光绪头发砷含量远远高于当代人,也远远高于其棺椁内物品和墓内外环境样品。于2008年11月3日,国家清史编篆委员会在北京举行光绪死因研究报告会,正式宣布光绪死于急性砒霜中毒。
那么,到底是谁毒杀了光绪帝呢?虽然没有史料明确指出是慈禧毒杀了光绪,但以当时的条件环境来看,如果没有慈禧的主使授意。应该还没人有那么大胆子毒杀皇帝。那么,当时慈禧病入膏肓,真正实施下毒的人是谁呢?自慈禧病重后,后宫的一切事务打理就交到了隆裕的手中。据说,隆裕把后宫管理地井井有条,由此可见,隆裕并不是一个无能之人。而帝后矛盾由来已久,一旦慈禧病逝光绪掌权的话,隆裕的下场可想而知。似乎只有光绪死了,隆裕成为皇太后,她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而隆裕也是第一个发现光绪死亡的人,根据破案原理,第一个发现死者的人凶手嫌疑也是较大的。但真相是什么呢?到目前为止也无定论,光绪之死也成为历史一大谜团。
隆裕太后宣布退位诏书后,为什么第二年就去世了,葬仪规制却是最高的?
在光绪慈禧相继驾崩后,醇亲王载沣3岁的儿子溥仪登基,隆裕则被尊为皇太后。由于皇帝年幼,隆裕实行垂帘听政,与载沣共同执政。久居后宫的隆裕,既没有亲信,在前朝也没有根基,朝堂之上是摄政王载沣的天下,隆裕不过是个摆设。而载沣的一些政治措施也实施的不好,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宣统二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2月6日,载沣奉隆裕太后懿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成为即将终结的大清王朝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和终极责任人。
1912年2月22日,隆裕下诏宣读了《清帝退位诏书》,虽然,在历史的今天看来,隆裕下诏退位是具有功绩的,但是在当时,其实就相当于她一个女人,结束了一个王朝。难道这真的印证了叶赫那拉氏的诅咒?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的恩怨自元末至清末。双方发生过两次战争,第一次叶赫那拉氏胜利,第二次爱新觉罗氏胜利。叶赫那拉氏的首领发下诅咒,一定会毁灭爱新觉罗氏,就算是整个部族只剩下一个女人,这誓言也绝不会改变。
那些反对清帝退位的的皇亲贵族,天天指责她唾弃她,背底里更是大骂隆裕昏庸愚蠢。隆裕不堪其扰,自己也觉得愧对祖宗,常常以泪洗面,天天郁郁寡欢,茶水难进。本就抑郁难欢的隆裕,这下自觉是清王朝的罪人,愈发痛苦不安。渐渐积郁成疾,到了冬天的时候,胸腹竟隆起许多,人也常有呕逆。虽经太医诊疗,但时好时坏,不能根治。
1913年2月22日隆裕在长春宫薨逝,享年46岁。溥仪上谥号“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
而当时的北洋政府却以最高葬礼规格追掉隆裕: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员穿孝二十七日。参议院除下半旗外,于2月26日休会一天。2月28日为祭奠之期。大总统袁世凯还亲自臂戴黑纱,举哀致祭。当时的军政要员纷纷致电名义尚存的清室,对隆裕的病逝表示哀悼。
随后,全国各地纷纷都开会追悼隆裕太后,并各派代表入京参加追悼会。3月19日,北洋政府更是在在紫禁城太和殿召开了国民哀悼大会。在太和殿举办葬礼这可能是历代皇后的首例。灵堂上方悬挂着“女中尧舜”的白色横幅,哀悼大会还决定设立皇太后的铜像,以表彰她的功勋。隆裕的悲剧人生,却在去世时得到了无限拔高。这场最特殊的葬礼背后其实是当时的北洋政府面对时局不稳,希望拉拢清朝势力以此来宣告政权交替的“合法性”,这场规格浩大的葬礼,不过是北洋政府的政治的一场作秀罢了。真是莫大的讽刺。
隆裕的一生是悲惨的,她自嫁入皇宫起,就失去了自由与快乐,也从没拥有过爱情,不仅未受光绪的恩宠,就是慈禧太后也对她没有特恩。在宫廷里虽名有六宫之权,其实上既受制于太后和皇帝,也管制不住妃子。成为大清的最高决策者皇太后之后,清朝又在她的手中丢了。隆裕一生命运多舛,命运伴随国运风雨飘摇身不由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