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投河自尽前,为何要把鞋子整齐的放在岸边,有什么讲究?
珍惜生命是人类的天性,当我们不能承受生命之重,有人苟且偷生,有人选择放弃生命,以此明志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短短几十年往往充满了太多的无奈与艰辛。本着对生命的尊重,其实每个人都想好好的活下去,无论经历了什么样的艰难,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比如余华的小说《活着》中的富贵,他从玩世不㳟的花花公子到家道中落时一无所有,最后所有亲人相继离世,经历了锥心之痛,在贫困潦倒的艰难环境下,他还是选择孤独的活下去。
然而,这世上也有许多人承受不了生命之重,无助与绝望使他们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又或者是濒临绝境时,宁愿选择有尊严的死去,也不愿意苟延残喘。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首都被,忧国忧民的屈原大夫感伤于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眼见国土沦丧,怀着满腔的忧愤之情,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选择在长沙汨罗江自尽而亡。
在西周战国时代,人们都是席地而坐,为了不将尘土带到坐席之上,所以先脱掉鞋子再坐下。特别是朝见君王、尊长以及祭祀的时候,必须先脱掉鞋子,甚至脱掉袜子出现。脱鞋袜跣足以表敬意,也是以此明志。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这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在河边自尽之时,将鞋履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岸边,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样讲研究呢?
关于古代人投河自尽,在中国传统历史中,人们的某些习惯日积月累地变成了不成文的规矩
古时候的封建社会,当人们生活在压迫的环境下,于是有的人会选择投河自尽,希望轮回转世可以重新做人,早一点摆脱痛苦。
我们在电视剧中见到古人自我了结的的方式有很多种,其实选择投河自尽算是比较体面的方法。所以说古时候选择投河跳水自尽的典故,除了屈原还有很多,然而在投河前他们通常会脱下鞋子整齐地放在河边。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德妃毒杀李世民失败后,万念俱灰的她选择了投河自尽,镜头中描写到她将足下的凤履整整齐齐地留在了河边,这个细节说明了古时候这种习惯存在一定的特别意义。
又如电视剧《玉海棠》中,许夏河的仇家为了杀害她,凶手就是把她投入河中伪造自杀的假象,随后将她的红色绣花鞋放在河边,为的就是让判官误判她是自杀。当然这种意外情况是歹人恶意而为之,也正是因为歹人们熟悉投河自尽时将鞋放在河边是不成文的规矩。
除了电视剧中的桥段,还有我们高中时所熟读的汉乐府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讲述了东汉时期刘氏与丈夫的爱情悲剧,最后刘氏逼于无奈与丈夫分开,她万分悲痛,选择投河自尽,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诗中写到“刘氏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其中的“脱丝履”就是脱掉鞋的意思,诗句表达了刘氏心灰意冷,将鞋摆放在河边,然后投河自尽。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她无非是向官府证明自己是自杀的,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被官府认定为有他杀的可能,为了调查清楚她的死因,身边无辜的人就会受到牵连。如果有河边的鞋子为证据,即使在河中没有打捞到她的尸体,人们也会因此判断她为自杀,而非是谋杀。
由此可见,岸边的鞋子可以成为官府判断自杀或者是他杀的依据。古时候投河自尽的人脱鞋是刻意而为之,慢慢地成了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不成文的规矩。
这一规矩就像古时候用马皮包裹战死沙场的战士返回家乡叫“马革裹尸”,又如犯死罪被斩头前必须吃一顿饱饭才能“上路”……
古人在投河自尽之前,先脱下鞋子,应该和当时人们的礼仪、文化及自身的想法有关
虽然古代文献中并没有对古人投河“脱履”的举动也有明确的解释,但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有很多习俗都是根据古代人的一些礼仪、思想和文化演变而来,最终形成一个符号,人们不约而同去潜移默化,也就有了存在的意义。
然而这一规矩的形成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就是不轨之人把这种规矩当成一种手段,愿意把人推入投河。他们只要在岸边摆放死者的鞋,制造死者投河自尽的假象,以此来掩饰他们的罪行,这样的例子确实也存在过,就像前面讲到电视剧《玉海棠》中的许夏河。
当然每种行为的存在都有利弊的因素,现在我们还是回到主题,就关于古人投河自尽前将自己的鞋子脱摆放在河边,其存在的意义和推测到底有哪些呢?
古人认为鞋子是身上最肮脏的东西,脱掉鞋子投河自尽,以证清白
每天穿着鞋子跋山涉水,都会踩踏到肮脏的泥泞或是恶心的粪土,所以古人认为鞋子是人的身上最肮脏的东西。
当一个人万念俱灰时,自然鞋子在他们眼里就是尘世的肮脏,如果想要摆脱痛苦,选择投河自尽这条不归路,既然要离开,就断然不想带走这尘世的肮脏。因此他们会选择先脱下鞋,超脱自我地去赴死,希望死后能够孑然一身,清清白白,来世不带半点尘埃。
落叶归根,魂归故里
我国的传统思想里死亡通常分为“寿终正寝”和“意外横死”,然而对于自愿赴死的自尽行为又算哪一种呢?
古代只要是横死的人是不能进入祠堂享受后世的供奉的,因为人们认为他们的死亡不吉利,属于福缘浅薄之人,如果让他们进入祠堂会折损后人们的福气,从而影响家族的运势。
然而对于自杀的人,亲人会宽容地接受他们死后进入家庭祠堂。例如像投河自尽这类情形,死者生前将鞋子整齐地摆放在岸边,这就是一个符号,就等于是告诉家人,本人没有受过任何侵害,不是横死,而是看破尘世的辛酸自愿了却自己的生命。
通常遇到这种情况,死者也是希望家人们要是能打捞到他们的尸体,可以让他们能够进入祠堂,死后享有亲人们供奉的香火,不要自己成为孤魂野鬼。
明确死因,避免官府和家人为此追查时不必要的浪费时间
古代的刑侦技术有限,一但发生命案,办案人员多用参考自然环境和人文习俗这些人工调查方法,不像现代科技这样精准无误。
当官府衙门接到投河自尽的命案,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自杀或是他杀时,不能确定死因,家里也会万分着急,寝食难安。作为亲人,不清楚死者到底是因何而身故,终究会在家人们心里留下不可磨来的伤痛。
一个存心想自杀的人肯定不愿意见到自己的亲人为此而伤心,所以都会遵循这条不成文的规矩,在投河前会把自己的鞋子摆放在岸边,作为证据证明自己是投河自尽与他人无关,可以帮助官府破案,解除家人们心里的疑团。
鞋子在古代被为占卜的工具,鞋尖的朝向就是投河葬身之处
在封建社会,人们都讲究风水玄学。所谓占卜,就像我们如今抛硬币测吉凶的相同原理,硬币是看正反面,而古时候的鞋子是看鞋类朝向哪里,哪里就是发生不详的方向,人们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追查。
蒲松龄在《聊斋》中记载过这样一段:“手拿着红绣鞋儿占鬼卜”,看鞋子占卜的到底是怎么个占法呢?
就是看鞋子的朝来判定吉凶的方向,倘若鞋子占卜为吉,则告诉家人自己自杀并无遗憾,可以为自己办理后事了。倘若鞋子占卜为凶,则意味着自己生前乃是被迫自杀或是被谋杀,怨气未了,希望家人可以给他申冤,不让他枉死。
鞋子在古代也被称为“步履”,对于古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对于古代信奉风水的人来说,鞋子就显得尤为神圣,具有非常的意义。
在古时候的封建玄学里,还有一种说法是和轮回转世有关,古人坚信,投河自尽的人在来生转世投抬的时候可以优先选择,原因竟然是他们认为收魂的黑白无常来收他们的灵魂时,看到岸边的鞋子,便明白了自己是存心要死的,因此会提前安排转世投胎。
总而言之,古人投河自尽将自己的鞋子留在河边,是包含了“以死明志”的态度在里面
所谓“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出自明代文学家于谦的《古灰吟》。鞋对于现代来说只是一件日用品,而对于古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女人,象征着贞洁与自爱。
好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其中或者正是当事人身处困境不得自拔,于是用自己的鞋作为遗物,向世人告知自己“以死明志”的态度。同时象征着这些投河自尽的人留给自己最后的尊严,也包含了他们对于抗争的不满和无奈之举。
不管是屈原的抑郁而不得志投河自尽,还《孔雀东南飞》里刘氏因受尽封建社会的摧残而跳河自尽,都是对当时身处环境的彻底失望,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通过“以死明志”的死亡,来证明自己宁死不屈的心理。虽然如今我们看来是大可不必,甚至极其不值得的做法,但对于当时的他们,这何尝不是一种可歌可泣的行为。
当他们最终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投河自尽结束生命,或许将自己的鞋整齐地摆放在岸边,正是他们留在这世间最后的念想,希望来生可以冲破枷锁,一切可以如愿以偿。
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既然选择投河自尽“以死明志”,唯有这双鞋生前陪伴自己走过无数道路的鞋,足以证明自己的所有经历不枉此生,因此这双鞋也是他们一辈子完结的符号,不论是高风亮节,还是平凡庸俗,我们应该给予尊重。
结束语
现在的我们看来,觉得古代之人何其悲哀,甚至会认为他们不懂得珍惜生命。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无法明白,他们投河自尽前留鞋之事是一种壮烈典范的表现,是为了表达他们抑郁之情。
他们渴望以清白之身,投胎到下一个轮回,他们希望今世得以解脱,而那双留在岸边的鞋子,便成了脱离束缚,得以摆脱现实生活的悲哀的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