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一般封什么官职(科举的举人能做多大的官)
科举考试作为古代唯一能够让人“改变阶层”的方式,从隋朝正式开启以来,就源源不断地在为不同朝代的朝堂输送文武之才。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科举制度其实也是分了不同的等级。只有能够达到一定等级的人,才能够顺利走上仕途。而古时候的读书人只要能够达到“举人”这个层次,就连“县太爷”也得对他们客客气气的。那么,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读书人要怎么样才能成为举人
要了解什么是举人的话,首先就要先了解一下古代的科举制度。古代的科举制度在形式上就像是我们现当代的升学考试。因为分了很多等级的缘故,所以我们就先从最基层开始讲解。
古代的读书人要是想通过科举之路来改变他们一生,就先要从小开始读书。这一点,就像是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当在经过了“小学”阶段的学习之后,摆在读书人面前的第一道大关就出现了。这就是科举之路的开端——院试。
当读书人通过了院试之后,就可以一边学习一边等待每三年一次的“乡试”了。乡试放在古代就是省级的考试,只有通过了乡试的人,才能够继续进行下一次的考试。
院试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中考”考试,在“中考”中取得了优秀成绩的读书人就可以继续学习,接着等待三年之后的“高考”也就是乡试了。
通过了乡试的读书人,自然就成为了“举人”。阶段不同了,学习的东西自然也就不同了。而学习的东西不同,对这一阶段读书人的称呼也就不能一样了。
在古代,没有通过院试的读书人,统一叫做“童生”,当然也有朝代叫做“儒生”,但我们以使用朝代更多的童生为准。但通过了院试之后的读书人是不一样的,因为院试之后的每一个称呼上的变化,都代表着不同的“功名”。
功名就是古代读书人最看重的东西,因为真正决定他们能不能走上仕途的,就是这个东西。
最低阶的功名叫做“生员”,说生员各位朋友可能不了解,因为在后来的称呼中,生员这个词渐渐地被“秀才”这个称呼取消掉了。
成为“举人”意味着什么
看过星爷的电影《九品芝麻官》的朋友应该还记得,在这部电影里面,有一个叫做“方堂镜”的秀才。这个“方堂镜”就是一个通过了院试的生员。也只有成为了生员,才有成为“举人”的资格,因为生员之后的功名就是叫做“举人”。
秀才成为举人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通过三年一届的乡试。但既然连秀才都是功名,那么在秀才之上的举人,自然也就是一个功名了。古人常说的“考取功名”,指的也就是成为了举人。
至于说成为了举人对于读书人意味着什么,想来在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作的《儒林外史》中的一篇《范进中举》,就得到一个完美的解释。
在小说中,范进这个角色就是一个五十四岁才考到秀才功名的“老童生”。而在考取举人功名之前,范进的生活简直可以说是差到了不能再差。就连他那个杀猪的岳父,都可以对他呼来喝去的。
可等到乡试结束,范进因为终于中举而“疯了”之后,这位平日里对范进“颐指气使”的岳父,竟然连抬头看范进一眼都不敢。
而在一位乡邻说出了让他去吓范进把范进“吓醒”的建议之后,之前没少打范进的他却是怎么也不敢动手。虽然最后还是打了范进一巴掌,但他却始终觉得自己那只手像是“废了”一样。
等到范进成为了举人的消息传开之后,那些早前根本就没有跟他产生过交集的人也纷纷上了门。
有的给范进送米送面,还有的直接就送起了金银。甚至于还有一位曾经做过“知县”的乡绅直接就拿了一套宅院用来交好范进。
举人其实就是预备官员
从这和看起来荒诞的故事中就可以看到,成为了举人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变化。
和《儒林外史》里面写的一样,其实现实之中的举人,不仅能够得到乡绅们的优待。就连在任的县官们,也得客客气气的把考取了举人功名的读书人供起来。
倒不是说那些官员们趋炎附势,而是他们不知道,出生在自己县里面的这些举人里面,有没有未来的“贡士”、“进士”甚至于说是“状元”。
万一有一个的话,自己却错过了巴结他最好的机会,那岂不是要后悔死?毕竟在古人眼里,雪中送炭是永远要好于锦上添花的。
所以啊,每一次乡试放榜的时候,也就成了那些县官们最为忙碌的时候。因为只要县里面出了一个举人,他们就得亲自跑过去问候一趟,然后缺房子的送房子,缺钱的送钱,争取先打点好每一个未来的“上司”和“同僚”。
更何况,乡试也设有叫做“解元”的榜首。对于这种成为了解元的人来说,基本上等于是一只脚踏入了“进士”的大门了。而一旦成为了进士,就等于是成为了一朝的“清贵”,最次也能进入到“翰林院”之类的京城官衙里去。
虽然说县令就等同于说是一个县的“土皇帝”,但只要这个县令没有活腻、官没有当腻,无论如何都不敢得罪已经成为了举人的读书人。
结语
虽然我国使用科举采纳人才的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是科举的难度可一点儿也不比我们现在决定未来的“高考”轻松。而在古代想要从千军万马之中“杀”出来成为举人,简直不亚于“痴人说梦”。
当然了,对于我们身处的这个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当“状元”的时代,当官已经不再是我们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唯一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