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玄是如何从问题少年摇身变成唐朝名将的?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段志玄的故事。
唐朝“诗鬼”李贺在《南园十三首》中曾写道: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诗中的“凌烟阁”,并不仅仅指长安皇宫内的一处建筑,而是特指唐朝男儿们建功立业的标志。唐朝贞观十七年,李世民曾在凌烟阁陈列开国功臣的画像,共24位,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从此之后,凌烟阁就被赋予了那个时代的特殊意义,很多大唐男儿,都以能把画像挂在凌烟阁为终身奋斗目标。
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有长孙无忌(第一)、魏征(第四)、房玄龄(第五)等著名的文臣,也有李靖(第八)、尉迟恭(第七)、秦琼(第二十四)等著名的武将。
在这24位功臣中,排名第十位的功臣名叫段志玄,他和李世民同龄,跟随李世民从太原起兵,最终成为一代名将,甚至被李世民比作“周亚夫”。下面笔者就来想详细说说段志玄的故事。
一、问题少年识秦王,父子从原随大唐
李渊起兵之前,被隋炀帝杨广任命为太原留守,镇守太原。李渊为人爽朗,在太原,他结识了一帮非常重要的朋友,例如刘文静(晋阳令)、裴寂(晋阳宫监),刘文静和裴寂都是李渊起兵反隋的第一批追随者,又称“太原元从旧臣”或“西府旧臣”。
其实,在太原,还有一位李渊的铁杆追随者,名叫段偃师,当时担任晋阳郡司法书佐。李渊起兵时,段偃师立即带着两个儿子举家支持李渊,跟随李渊打天下。李渊称帝后,封段偃师为授散骑常侍、益都县公。
段偃师这个人其名不扬,但他的长子名气却很大,此人名叫段志玄,位列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位,是李世民较为倚重的一员大将。实际上,段志玄早年就已经出名了,因为在太原,他就是个“问题少年”,在太原的公子圈中,可谓家喻户晓。《新唐书》曾云:
“志玄姿质伟岸,少无赖,数犯法。”
即,段志玄长得威武,但为人有些泼皮,多次触犯律法。
要知道,李渊当时担任太原留守,李渊派长子李建成带着家眷留守河东老家,把次子李世民带在身边。李世民和段志玄都是太原的公子哥,两人又同岁,那李世民和段志玄之前认识吗?
从父客太原,以票果,诸恶少年畏之,为秦王所识。(《新唐书·段志玄传》)
很显然,因为段志玄在太原时劣迹斑斑,名声太“响”,其他同龄人都怕他,因此,李世民自然是认识段志玄的。
而《旧唐书》则记载:
志玄从父在太原,甚为太宗所接待。
意思是,段志玄在太原时,得到了李渊二公子李世民的厚待,二人交情不错。因此,在李渊父子起兵反隋时,段志玄立即跟随李世民。
综上所述,段志玄在唐朝功臣中,属于“西府旧臣”,第一批投奔李渊父子。但谁能料到,“问题少年”段志玄,接下来竟然成为一名猛将。
二、先锋官年少成名,段将军勇冠三军
段志玄本名段雄,字志玄。李渊决定反隋后,命麾下众人四处招兵买马,段志玄到乡里募兵千余人,被任命为右领大都督府军头,担任先锋官,当时段志玄仅有19岁。
隋朝末年,包括瓦岗军在内的诸多义军,都把夺取洛阳作为首要目标,李渊为了避开锋芒,取道向西,攻打长安,这一招可谓出其不意,避开了隋军主力。
从太原到长安,第一场战争发生在霍邑(山西临汾),临汾守将宋老生身为隋朝将领,率军坚守城池,抵挡李渊。这一战 ,最出风头的两个人分别是李世民和段志玄。
宋老生打仗还是有一套的,不仅打败了李渊,李建成还因此坠马,关键时刻,李世民率领两人杀到,打败了宋老生。
老生麾兵疾进,先薄高祖,而建成坠马……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旧唐书》)
和李世民一起断敌军之人,就是作为先锋官的段志玄。
《资治通鉴》云:
世民与军头段志玄自南原引兵驰下,冲老生阵,出其背,世民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
李渊从太原到长安,潼关是必经之路,而镇守潼关的之人,是隋朝名将屈突通。可以说,潼关是李渊攻下长安之前最难打的关隘。李渊不敢轻视屈突通,派心腹刘文静攻打屈突通,二人对峙了一个月,屈突通派部将桑显和趁夜偷袭刘文静,刘文静溃不成军。关键时刻,段志玄力挽狂澜,他带领20余人先后三次冲入战阵,身中流矢但不怯战,最终,唐军大振,擒获屈突通,潼关之战的胜利,为李渊占领长安,打下重要基础。
志玄率二十骑赴击,杀数十人而还。为流矢中足,虑众心动,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显和军乱,大军因此复振,击,大破之。(《旧唐书·段志玄传》)
屈突通后来归降唐朝,成为唐朝著名的将领,在凌烟阁排名第十二,19岁的段志玄能够生擒屈突通,可见段志玄之勇猛。因为此功,段志玄被李渊晋升为乐游府骠骑将军。从此之后,段志玄可谓年少成名。
4年后,李世民前往洛阳征讨王世充,段志玄在作战时被两个敌将俘虏,段志玄等待时机,在渡过落水时,他竟然用蛮力将两位敌将拉下马,夺马而逃。王世充麾下数百名士兵追赶段志玄,但都不敢靠近他。“追者数百骑,不敢逼。”此后,王世充被平定,段志玄被升任秦王府右二护军。
李渊占领长安后的第二年,建立唐朝。作为皇帝,李渊基本上都在长安城内。而李建成作为太子,“国本”不可轻动,也留下了镇守长安。平定天下的任务基本交给了李世民,李世民在外征战多年,段志玄一直是李世民身边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当然,此时段志玄已经不是当年的“问题少年”,而是真正的沙场勇士。
三、玄武喋血意志坚,太宗问鼎封功臣
随着李密、王世充、窦建德等人一一陨落,李唐王朝一家独大的,但接下来引来新的危机。李世民常年征战在外,不仅功劳一件一件增加,很多人才也笼络于其麾下,李建成作为大唐太子,心中充满焦虑。于是,李建成联合齐王李元吉,打算除掉李世民。
但李世民身边文武大臣众多,若想动李世民,必先剪除他的羽翼。于是,在李建成的筹划下,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被纷纷调出秦王府,另外,李建成使用各种手段来拉拢秦王府的将领,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纷纷被李建成利诱过。例如,李元吉送了一车金银珠宝给尉迟恭,劝尉迟恭投奔太子阵营,尉迟恭不答应,李元吉竟然派人暗杀尉迟恭。
段志玄作为李世民的心腹,他当时的境遇和尉迟恭是一样的。
隐太子建成、巢剌王元吉竞以金帛诱之,志玄拒而不纳,密以白太宗,竟与尉迟敬德等同诛建成、元吉。(《旧唐书·段志玄传》)
面对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二人的重金利诱,段志玄意志坚定,暗中把实情告诉李世民,并且和尉迟恭等人一起建议发动政变,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带领尉迟恭、段志玄、侯君集、程知节等心腹将领,埋伏于玄武门,在李建成、李元吉路过时将其诛杀。从此,李世民掌控了唐朝的军政大权,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而段志玄因功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又改为褒国公。
四、保家卫国大将军,军令严似周亚夫
贞观年间,段志玄被李世民任命为西海道行军总管,镇守西部。在此期间,吐谷浑屡次挑战唐朝,李世民命段志玄率军攻打。
遣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为西海道行军总管,将边兵及契、党项之众以击之。(《资治通鉴》)
在段志玄的攻打下,吐谷浑兵马被打得丢盔卸甲,段志玄乘胜追八百多里,不仅打败了吐谷浑,还大大展示了大唐的国威。
若论抗击外敌,段志玄在唐朝的表现并不输给其他将领。另外,段志玄在军事管理上很有一套,他的部下军纪严明,令行禁止。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段志玄和宇文士及分别统兵从萧章门护送长孙皇后的灵车。
萧章门是唐朝皇宫内宫的大门之一,因为葬礼上人员众多,段志玄和宇文士及镇守萧章门,不仅要保证长孙皇后的灵车安全,还要保护内宫的安全。
夜里,李世民有急事需要派人到萧章门,使者先到宇文士及的军营中,宇文士及听闻是皇帝的使者,连忙开门接待。然而,等使者到了段志玄的军营,段志玄拒不开门。
志玄闭门不纳,曰:“军门不可夜开。”使者曰:“此有手敕。”志玄曰:“夜中不辨真伪。”竟停使者至晓。(《旧唐书·段志玄传》)
即使是皇帝派人来,段志玄也不开门,理由是“军门不可夜开”。使者说他有皇帝的敕书,段志玄又说:“夜里看不清,难辨真伪。”使者真没办法了,只能等到天明。
和宇文士及相比,段志玄的“胆子”太大,连皇帝的使者他都敢拒绝,但深究下令,段志玄的确没有做错,因为他是一个军人。
第二天,李世民知道真相后,称赞段志玄说:“此真将军也,周亚夫无以加焉。”
汉文帝时,名将周亚夫身为周勃之子,统兵有方,军纪严明,有一次,汉文帝到军中视察,将士们知道是皇帝前来,但没有周亚夫的军令,不敢开门。通报后,周亚夫请汉文帝入军营,站岗的士兵还不忘提醒汉文帝:“将军有令,军营中不许车马疾驰。”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於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汉文帝只好让车夫牵着马,慢慢行走。
周亚夫的结局虽然不好,但并不能改变他是一代名将、杰出军事家的称号。李世民把段志玄比作周亚夫,可见是对段志玄治军能力的极度认可。
五、将军陨落名长存,官赠母弟情义深
前文提到,隋朝末年,段志玄的父亲段偃师带着两个儿子跟随李渊打天下,另一个儿子名叫段志感,但和乃兄相比,段之感的则差了一大截。
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听闻段志玄病重,亲自前往探望,在段志玄弥留之际,李世民为了让段志玄安心,承诺给段志玄的儿子段瓒为五品官,本来以为段志玄会欣然接受,谁知段志玄的做法却出乎李世民意料。
顿首谢,请与母弟,乃拜志感左卫郎将。及卒,帝哭之恸。(《新唐书·段志玄传》)
他请求李世民把这个好处给自己的弟弟段志感,而不是给自己的儿子段瓒。段志玄的这个做法,让人敬佩不已。不几日,段志玄去世,年终45岁,李世民非常悲痛。给段志玄谥号“忠壮”,命陪葬昭陵。
次年,李世民设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段志玄名列第十位,名垂大唐。
笔者认为,段志玄打仗所向披靡,谓之“勇”;意志坚定,谓之“忠”;治军严明,谓之“谨”;官赠母弟,谓之“义”。虽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每个人在某个方面都很优秀,但像段志玄这样,从最开始跟随李世民,各方面才华均衡,又能善终的,实在难得。
然而,在凌烟阁中功臣中,段志玄的名气并不如李靖、尉迟敬德等人响亮,这或许是段志玄在各方面较为均衡、为人低调的原因。《旧唐书》的作者刘昫曾拿尉迟恭和段志玄做比较:
敬德夺槊陷阵,鼓勇王师,却赂报恩,竭忠霸主。然而奋拳负气,非自全之道……志玄中镝不言,竟安师旅。
尉迟恭忠勇无敌,但却性格粗暴,动不动就奋拳负气,若不是唐太宗训诫,差点晚节不保;段志玄平时虽然低调,却是保家卫国真正需要的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