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任嚣给汉文帝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具体内容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任嚣故事,欢迎关注哦。
提起秦代名将,够说三天三夜的。
但是秦朝最后一位名将是谁?当然不是章邯,也不是王翦的孙子王离,而是带甲百万然北面而臣事汉的南越王赵佗,此公似乎比汉高祖刘邦还小十六岁,但却活到了建元四年。
熬死了大汉四个皇帝,一百多岁才无疾而终,但是他一颗赤子之心却从未改变:生是中原人,死是中原魂。
他在给汉文帝的一封信中,几句话把汉文帝也感动得落泪:远在边疆,心念故国,不愧炎黄子孙! 秦朝末年,群雄逐鹿中原,但是南方一直很稳定,因为秦始皇派到那里的五十万大军既不帮楚,也不助汉,甚至也不肯救秦。
这时候很多人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刘邦项羽争霸中原,这五十万大军都是一大块肥肉,谁吃下去都会强壮得天下无敌,但是刘邦和项羽并没有去找这五十万大军的统帅任嚣去拉关系,而任嚣似乎是得到了秦始皇的密令:就是中原打成一锅粥,你们也只能站在锅边看热闹,坚决不允许往里边伸勺子。
身为秦始皇最信任的将领之一,任嚣为什么要做是秦朝灭亡而不救呢?其实他已经在临终遗言中给出了答案,这答案就八个字:秦为无道,天下苦之。
这是任嚣留给自己最信任的副手赵佗的遗言,也可以说是遗命。
汉高祖元年,病危的任嚣把赵佗请到自己床前,千叮咛万嘱咐:现在的秦二世搞得实在太不像话,弄得狼烟四起,虎争天下,中国扰乱,还不知道啥时候能打出个结果来,咱们的任务就是断绝道路阻断交通,别让战火烧到岭南来! 赵佗谨遵任嚣遗命,一只眼睛盯着北面的战火,一只眼睛往东西南三个方向看:凡是刘邦和项羽不稀罕的地方,我都去抢来,于是定百邑之地,东西南北数千万里,带甲百万有余。
这个数千万,是纵横数千数万里的意思,但即使这么算,什么安南交趾暹罗也应该在他管辖之内。
如果有人不信,可以看看秦汉时期的象郡是不是管着现在某个国家的一多半领土。
在秦汉时期,已经有了中国的概念,任嚣临终遗言中就两次提到了这个名词:中国扰乱,未知所安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
这样一看大家就明白了:任嚣和赵佗的意思很明显:不管谁主中原,都是中国人,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守好岭南这片土地——这是中国的土地,要交给中国皇帝,至于皇帝姓刘还是姓项,那不重要,也不关我们的事! 等到中原逐鹿见了分晓,赵佗就向汉高祖刘邦称臣并接受了南越王印绶,数千万里的疆土就这么正式划入了大汉版图。
从这一点上来看,秦始皇、任嚣、赵佗三个人都是开疆拓土的民族英雄。
吕后专权的时候,大汉朝廷和赵佗的南越起了摩擦,那是因为吕后和赵佗互相看着不顺眼。
到了汉文帝执政的时候,这种局面马上就得以改变。
汉文帝重修了赵佗的祖坟,安置了赵佗的亲戚子侄,还派陆贾去跟赵佗重新接上关系。
赵佗见了陆贾,就像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也像迷途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路。
他在给汉文帝的信中说:我这个野蛮人的头儿、老臣赵佗,虽然有这么大的地盘和百万精兵,但是我还是愿意做一个汉臣。
为这么呢?因为我不能背叛自己的祖先呀 北面而臣事汉,何也?不敢背先人之故! 赵佗还对汉文帝诉苦:我来这里已经四十九年了,现在总觉得浑身不得劲,吃不香睡不着,听啥看啥都不顺耳不顺眼,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了——因为我此前是断线的风筝没根儿的浮萍呀 以不得事汉也!现在好了,您终于承认我是汉臣了,我死也瞑目了 死骨不腐!汉文帝接到赵佗的信,又高兴又激动,而且还十分感动以至于落泪:到底还是中国人,尽管住在偏远的边疆,但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父母之邦! 通过汉文帝刘恒与南越王赵佗的书信往来和任嚣的临终遗言,我们不但解开了秦朝灭亡而五十万大军坐视不救的谜团,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力量: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无论身在何处,都不会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