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和白起有什么关系
白居易和白起,这两个人中间相隔了数百年近一千年的时间,自然是不可能有什么直接的接触的,但是他们都姓白,所以如果要说有什么联系的话,那应该就是,白起可能是白居易的祖先了。
事实当真是如此吗?白起号称人屠,一生杀人无数,威名远播,白居易以诗文出名,是一个十足的文人,白居易当真是白起的后代吗?提及白起,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他的百战百胜,攻无不克。
而是他的残忍与血腥。
白起起用于秦国国力昌盛之时,此时秦国有意扩张,白起就是秦国扩张的工具。
白起一生征战沙场三十七在载,歼敌百万之众。
长平一战更是坑杀赵军40万,六国之人恨不得剥其皮,啖其肉。
反观白居易一生忧国忧民,饱经宦海沉浮。
更是有过江州司马泪青衫的无奈与惆怅。
无论如何我都是不能把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一个饱受排挤后以泪洗面,甚至以养妓酿酒来让自己忘记烦心事的人与人屠白起联系在一起。
这就好像是冰与火的碰撞,一下子甚至会让人们语塞。
那么历史上白居易究竟是不是白起之后呢,故事就要 从战国讲起。
白起生在秦昭襄王时代,此时的而秦国国力昌盛,正欲外侵。
白起深受当时的宰相魏冉的器重。
后魏冉将白起举荐给了秦昭襄王。
白起果然不负众望。
在其戎马生涯的三十七年里履立功勋,打的六国毫无还手之力。
是白起为秦朝统一六国做好了铺垫。
要论白起一生的经典之作莫过于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白起一举坑杀赵国四十万大军,从此赵国再无与秦抗衡之力。
其实白起在长平之战能够击败赵国,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宰相范雎使用离间之计,让赵国撤掉廉颇换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从而使白起能够轻易打败赵军。
然而就是这位好搭档亲自葬送了白起的性命。
在长平击败赵军后,白起打算一股作气攻入邯郸,但范雎生怕白起功劳超过他而向秦昭襄王进言退兵。
白起无奈退兵后,赵王却撕毁协议,不给秦许诺的土地。
于是秦昭襄王又打算派白起攻打赵国,白起以为错失良机,此时出兵必败,于是称病不起。
后秦昭襄王先后派出的将军均被重新启用的廉颇击败,秦昭襄王前后三次请求白起出山。
白起都以生病为由拒绝。
盛怒之下,秦昭襄王将白起流放,此时范雎进言道:白起纵横天下无人能敌,假如为他国所用,那么秦国就危险了。
秦昭襄王于是赐剑让白起自尽。
白起死后,秦国与赵国对峙却不能前进一步。
这时候的秦庄襄王才开始无限悔恨自己处死了白起。
秦人崇将尚武,白起屡建奇功,遭奸人馋毁致死,秦人以白起死非其罪,无不怜之,深表怀念。
秦始皇即位之后,念白起劳苦功高,把他的儿子白仲分封于太原,千年之后,白氏家族诞生了白居易。
白居易在《太原白氏家状二道》中追忆先祖白起,这样写道:后非其罪,赐死于杜邮。
秦人怜之,立祠庙于咸阳,至今存焉。
历史真是谜一般,让我们摸不透,却有深怀敬意,谁能够想到号称杀神人屠的白起家族,在千年之后会诞生出白居易这样的书生文人。
虽然白起一生轰轰烈烈。
但白居易也非等闲之辈,他的诗千年流传,忧国忧民的精神为历代所称赞。
虽然他们人格,成就处于极端位置。
但白居易也算的上是白氏家族的英杰。
白起,秦国名将,绰号杀神,以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军闻名,一生百战百胜,最后被谗言所害,自刎杜邮亭。
白起不仅对军事精通,而且对政治和军事的关系十分在行,特别善于打歼灭战、运动战,这在当时绝对是非常先进的。
孙子兵法尚说:穷寇莫追,而白起是务必围歼,这对我国古代作战思想很有参考价值。
长平之战,最强的两国掐架,谁赢谁就统一。
没有白起,一统六国还不知什么时候呢。
秦始皇即位后,十分怜惜白起死非其罪,封其子白仲于太原。
其后代开始在太原生活,白仲也是白氏太原始祖,后随战乱和人口迁移,繁衍至全国各地。
魏孝文帝改革,缓和汉胡矛盾,白起24世孙白邕,为北魏太原太守,白邕五世孙白建,是北齐骠骑大将军、中书令。
新唐书记载,根据白居易的考证,白居易、白敏中、白行简兄弟三人,都是白建的六世孙。
白行简是白居易的亲兄弟,白敏中是白居易的从弟,也就是一个曾祖父。
如此算来,白居易就是白起的第35代后人。
白建居山西阳邑。
有两个儿子的后人,迁居至河洛地区,白居易出生于河南。
这一渊源可靠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