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指导朱元璋学习的陈南宾最后下场怎么样?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曾经指导朱元璋学习的陈南宾的故事。
陈南宾是明代初期的一个大臣,出生在茶陵,在元朝末年时,他在全州当任学正,随着朱元璋带兵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他也跟着失业了一段时间。
直到洪武三年的时候,陈南宾才应召前往南京,为新朝廷效力,当了一个胶州同知。陈南宾的文化水平很高,对于很多经书典籍都能够烂熟于心,融会贯通地用以治理,尤其对于《尚书》这本传统的儒家典籍,更是有自己的一套独特想法在里面。由此,不久后便将陈南宾提拔为国子监助教。
《尚书》是儒家的五经之一,最早只是名为《书》而已,“尚”即“上”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本书是上古时代所写的,如今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为我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提供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尤其是其中的《洪范》一篇,因为详细论述了“洪范九畴”,受到后世帝王的重视。
而朱元璋在打下江山之后,就面临着如何守江山的难题,他勤政好学,认真地钻研《尚书》,但对于其中的道理还是不甚明了,无法从中吸取有益的治国经验教训。
为此,老朱找来了知识渊博的陈南宾,虚心向其请教,经过了陈南宾的一番细心讲解,朱元璋颇有收益,对于《尚书》这本书有了全新的想法。
朱元璋还尝试着对《尚书》中的《洪范》篇进行注解,以便于他早晚学习和研究,这些注解中的内容不少都是直接来自陈南宾所直接教授给他的东西。
朱元璋很是高兴,直接将陈南宾的名字给书写在大殿殿柱上,以便让自己之后能够随时记忆起陈南宾的这个人,这对于他本人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荣誉。
“召为国子助教。尝入见,讲《洪范》九畴。帝大喜,书姓名殿柱。后御注《洪范》,多采其说。”《明史·列传二十五》
后来,陈南宾又被擢升为蜀府长史,当时朱元璋的第十一子蜀王朱椿是一个十分好学的人,他喜欢读书和做学问,史书记载他博综典籍,容止都雅,朝中的人都对其称呼为蜀秀才。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面对陈南宾的到来时,恭敬有加,造安车以赐,还特意为其建造了一个住所,名为“安老堂”。
到了洪武二十九年的时候,他和方孝孺一起成为四川考试官,直到八十岁的时候,才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