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什么意思(佛教中“禅宗”是“禅”的源头)
「自我感悟」什么是“禅”?
在我们当前的文化生活中,“禅”有着广泛的接受度
“禅宗”“禅学”“禅文化”……甚至还有“苹果禅”“健康禅”
那么,“禅”究竟是什么?
该是正本清源,还禅本色的时候了!
1、“禅宗”是“禅”的源头
在古印度灵山法会上,释迦牟尼佛将教外别传的正法眼藏授予大迦叶尊者,即著名的“拈花微笑”公案: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这是禅宗的法脉之源,也就是说,禅宗的传承直承佛陀,“禅”是从佛而来的。
这一传承在印度经过二十八祖的传付,后由达摩祖师带入中国,建立了影响深远的禅宗。
在中国经历二祖到五祖的传法,唐代时传到六祖慧能大师,慧能大师之后开出“一花五叶”的五个宗派: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此后,禅门的五家宗派传承不绝,法脉始终没有间断,直到今天。
在汉传佛教中,最有活力和影响力的宗派始终都是禅宗,无论经历怎样的磨难,最先恢复生命力的也是禅宗。
太虚大师说:“中华佛法,实以禅宗为骨子,神衰而趋于净,虽若有江河就下之概,但中华之佛教如能复兴也,必不在于真言密咒与法相唯识,而仍在乎禅,禅兴则元气复而骨力充,中华各宗教之佛法,皆藉之焕发精彩而提高格度矣。”
从达摩祖师将这样一个超脱法门带入汉地开始,无数众生便在“不立文字”“直指心性”的风范中领略本性光明的境地。
2、“禅宗”与“禅学”“禅文化”不同
在传统文化热烈回归,“禅”受到火热关注的当下,无论东西方,人们都喜欢谈“禅”,把什么都和“禅”挂钩,但多喜欢在“禅”后面加上“文化”二字或“学”字。
那么,“禅”的意义是否等同于或者说受限于“文化”或“学术”呢?这是需要分清的,否则,将直接矮化“禅”的内涵,丧失“禅”的本意。
从“拈花微笑”流传下来的这一心地法门,一直由禅宗全面传承并往下延续。
六祖大师秉承达摩祖师的精髓,将这一风范举扬到历史性的高度,其“不立文字”“直指心性”的手眼,本身的性质是超离议论和思想的,而“文化”和“学术”恰恰落在议论和思想的范畴。
因此,无论是“禅学”还是“禅文化”,都远不如“禅”本身的意涵全面而真实,不具备“禅宗”脱缠去缚的解脱功能。
钱穆先生说:“自佛教传入中国,到唐代已历四百多年,在此四百多年中,求法翻经,派别纷歧。积存多了,须有如慧能其人者出来完成一番极大的消的工作。他主张不立文字,以心印心,直截了当的当下直指。
这一号召令人见性成佛,把过去学佛人对于文字书本那一重担子全部放下。如此的简易方法,使此下全体佛教徒,几乎全向禅宗一门,整个社会几乎全接受了禅宗的思想方法,和求学路径,把过去吃得太多太腻的全消化了。
也可说,从慧能大师以下,乃能将外来佛教融入于中国文化中而正式成为中国的佛教。也可说,慧能以前,四百多年间的佛教,犯了‘实’病,经慧能把它根治了。”
“禅”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正在于打破繁复无尽的思议和概念,粉碎中国人思维系统中已堆积得层层无尽、负担累累的阶级和框架,让中国的读书人彻底放下沉重的心理包袱。
所谓“不立文字”是六祖开出的一剂针对中华文明落入文字窠臼而导致满盘僵滞局面的特效药!
朱熹在晚年的省思中,多次反思早年落入文字窠臼而使学问、功夫皆不得力的歧路。
他说:“今一向耽着文字,令此心全体都奔在册子上,更不知有己,便是个无知觉不识痛痒之人,虽读得书,亦何益于吾事邪?”
“近觉向来为学,实有向外浮泛之弊,不惟自误,而误人亦不少。方别寻得一头绪,似差简约端的,始知文字言语之外真别有用心处。”
“至于文字之间,亦觉向来病痛不少。盖平日解经最为守章句者,然亦多是推衍文义,自做一片文字学,非惟屋下架屋,说得意味淡薄,且是使人看者,将注与经作两项工夫做了,下梢看得支离,至于本旨全不相照。”
这里所说的“文字言语之外真别有用心处”,便是禅宗一直强调和直接指示的真心本性。它与文字语言不相关,甚至常常被文字语言所阻。
而当前“禅学”“禅文化”的视角和落脚点,几乎全部着力于文字语言,这当然不是“禅”的本色,甚至已经直接偏离“禅”的路线。
“禅”不可能只是落脚在“文化”和“学术”上,而是立于“不立文字”的低处,提振“文化”和“学术”的一切文字到高处。
这是六祖慧能大师在唐代就做的事。如果今天我们又以文化和学术路线为“禅”定义,只是徒增议论和思想的缠缚。
只剩学术概念和思维议论的“禅学” “禅文化”,终将成为满盘皆滞的僵化学术体系中的一部分,不可能再具备禅宗“消化”和“促活”的功能。
对于“禅”,我们需要“禅学”“禅文化”的丰富多姿,这是我们的生活;对于“禅”,我们更需要原汁原味、直指人心的“禅宗”,这是我们的生命。
以“禅宗”为灵魂,当灵魂深处的光明本性尽绽无余,“禅学”“禅文化”的浪漫情怀,必将自然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