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为何秉承以宽为本的管理学?他是如何处理贪腐的?

2024-03-30 17:49 来源:策古网 点击:

康熙皇帝为何秉承以宽为本的管理学?他是如何处理贪腐的?

康熙皇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康熙登基时只有八岁,不过到了14岁就开始亲政。当时康熙为了夺回朝政大权,亲自除掉权臣鳌拜,对外局势康熙主张大规模用兵,以保证国土的完整。可以说康熙作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的确是为康乾盛世起了一个好头。不过康熙帝虽然打仗在行,但对经济就没那么懂了,以至于国库一度处于亏空状态。或许这也和康熙帝秉承的以宽为本的管理学有关。

康熙皇帝为何秉承以宽为本的管理学?他是如何处理贪腐的?

在今天的文章开始之前,我们先来脑洞大开探讨一个问题:假如穿越回清朝当官,总体上来说,在哪个皇帝手下干活最幸福?

首先,如果在清中叶以后,清朝国力已经开始衰落时当官,肯定是不太幸福的。朝廷就好比一个超大型企业,如果企业开始走下坡路了,那里面员工的幸福感肯定不强,往往是工资福利不见涨,责任义务却在加重。如果遇上不靠谱的老板,还会遭到剥削压榨来满足老板私欲。比如清末时慈禧太后经常让官员给她进贡和捐款,便是明证。

在乾隆盛世当官是否幸福呢?的确乾隆朝经济发展不错,乾隆皇帝对吏治也相对宽松,在那时候当官可以捞不少油水。可是乾隆自己也是个花钱大户,一会要打仗,一会要出巡。钱从哪里来?国库的钱花完以后,乾隆与和珅特设了“议罪银”制度,规定官员可以花钱赎罪。许多官员捞的钱大头都上供给了乾隆与和珅,被这对君臣割了韭菜。

给雍正皇帝打工则更惨。雍正本身是个工作狂,对待群臣也是严厉到近乎苛刻的地步,在雍正朝当官只能拼了命地干活,来完成雍正不停下达的考核指标。只有在康熙皇帝手下当官,才算是幸福感相对比较高的。

我们之前讲到,康熙庙号为“圣祖”,谥号为“仁皇帝”。其中庙号圣祖指的是康熙的功绩,有巩固大清基业的再造之功;而谥号仁则指的是康熙的性格,慈民爱物,驭下宽仁。

在这种性格影响下,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基本巩固了清朝统治后,没有继续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而是以民生为念,执行与民休息,滋养人丁的仁政,大力发展经济。除了对百姓以外,康熙对待手下的官员,也是格外的宽容。

康熙皇帝为何秉承以宽为本的管理学?他是如何处理贪腐的?

比如有一次谈到地方治安问题,官员在康熙面前表决心一定会严肃治理,康熙却表示不用太过苛求:

“江苏巡抚郑端陛辞。上曰:江苏地方繁华,人心不古,乡绅不奉法者多。郑端奏曰:若乡绅肆行无忌,自犯科条,臣惟有执法而已。上曰:尔只须公尔忘私,亦不必吹毛求疵,在地方务以安静为善。”

康熙建议郑端不要吹毛求疵,一方面是尽量减少扰民,另一方面也是他所提倡的一种工作方法,只要大的方向正确,在细节上就不必过于求全责备,要给下边官员留有灵活开展工作的余地。如果凡事都用尽全力,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基层官员的反感,而且缺少转圜余地,工作效果不一定好,还有可能导致欺下瞒上的形式主义出现。

所以在康熙皇帝手下当官的其中一个好处,就是领导的考核要求不高,工作压力不会太大。

除了不苛求下边官员的工作业绩外,康熙皇帝对官员们经济上的问题,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对贪腐行为采取默许态度。虽然这不符合我们所倡导的价值观,但对当时的官员而言,有如此宽松的政治环境,却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一项“福利”。

康熙对官员的贪腐行为放纵到什么地步呢?甚至有洁身自好的清官来觐见,康熙都劝他们不要太过死板,还“鼓励”他们适当贪污:

“朕昨召陈瑸入见,细察其举动言语,实系清官。……朕面谕陈瑸云:尔为巡抚,与为司道等官不同,若贪财好利,诚为非理;但应得之物,亦宜取为赏兵之需。身为封疆大吏,而室中萧然无一物可以与人,亦非大臣所宜。夫弟谓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岂真一无所取?不过不肯与人,到后日仍是自肥耳。”

康熙皇帝为何秉承以宽为本的管理学?他是如何处理贪腐的?

康熙这番话表达了几层意思:

第一,巡抚是一省的首长、封疆大吏,不像司道这些基层地方官员,贪财好利是不对的。反过来说,如果是基层地方官员贪财好利,那就可以接受。

第二,封疆大吏虽然不能贪财好利,但也不能完全两袖清风,该贪的时候就得贪。完全不贪污纳贿的大臣,没东西拿来送人搞关系,也做不好这个位置,那也不算是个好官。

第三,康熙还有一种非常固执的偏见,认为绝对不贪污的人是不存在的,那种表面上分文不取的人,说不定背后偷偷贪了多少钱。假如让康熙来评判明代著名的清官海瑞,也必然会认为他不算一个好的官员。

康熙对官员采取如此宽容的态度,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因素。

客观来看,明清易代之际,百姓经历了太多的兵荒马乱,康熙早年又对三藩用兵,已经竭尽民力,此时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乃是休养生息。因此,康熙不希望地方官员们耗费民力财力,竞相去搞什么政绩工程,只有保持地方和平稳定,才是整个朝廷的工作重心。底下的官员有贪腐行为,康熙认为这是维持地方稳定所需付出的一点代价,是相对次要的。

康熙皇帝为何秉承以宽为本的管理学?他是如何处理贪腐的?

另一方面,在康熙一朝,还没有像后来一样设立军机处加强皇权,宗室、旗主们仍拥有较大的议政权力,康熙需要对各方势力进行平衡。对官员宽容,事实上也是康熙对他们的一种拉拢策略。

而在主观上,康熙本人比较崇尚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也曾公开向群臣表示,“治天下之道、以宽为本。”此外,康熙还强调地方督抚办事,“当于大者体察,不可刻意苛求。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这既是康熙对地方大臣提出的工作要求,同时他自己也是秉承这一理念来治国、治民、治官。

康熙以宽为本的治国方略,的确为清朝从战争创伤中恢复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其对待官员的宽纵态度,实为用力过猛,到后面逐渐失控,留下了不少后遗症。

首先,康熙在位时经历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承平日久下,官员们的惰性越来越重,热衷于夤缘攀附,因循疲玩,行政效率也越来越低下。另外,康熙认为官员不贪污就办不好事的错误想法,以及多次公开“鼓励”官员贪污的举动,让当时的官场形成了非常不好的风气。上下官员明目张胆地贪腐,甚至肆意侵吞国家财产,导致康熙末年时一度形成了全国各地财政亏空的危机。

到后来雍正皇帝登基,一反康熙以宽仁治国的做法,上来便采取严厉手段整饬财政和吏治,一扫康熙末年迟暮腐败的官场风气,算是对康熙晚年犯下的这项失误进行了纠正。

相关标签:

​魏国曾经多强大 有统一六国的实力吗
2024-03-30 17:47:15

​魏国曾经多强大 有统一六国的实力吗

魏国曾经多强大 有统一六国的实力吗 魏国虽然在战国七雄当中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在战国后期,也是很少出场的,毕竟那时候就是秦国一家独大,而还有赵国和楚国这样的大国...

​官渡之战袁绍的粮草都在乌巢?
2024-03-30 17:45:09

​官渡之战袁绍的粮草都在乌巢?

官渡之战袁绍的粮草都在乌巢? 曹操放火烧了乌巢,这难道就是曹操能够在官渡之战打赢袁绍的原因吗?袁绍将粮草都储存在乌巢,而曹操一把火断了袁绍的后路,没有了粮草的情况下,...

​司马乂最后下场如何?
2024-03-30 17:43:03

​司马乂最后下场如何?

司马乂最后下场如何? 司马乂是司马炎第六子,也是参与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乂这个字读作yì,有着治理、安定、才德过人的意思。司马乂曾被封为长沙王,两年后他的兄弟司马玮...

​北宋有哪些科技成就?
2024-03-30 17:40:57

​北宋有哪些科技成就?

北宋有哪些科技成就? 最近也有很多人对这个北宋的一些科技还有文化成就比较感兴趣,但是具体又不知道具体有哪些,这些问题也比较值得学习的,小编下面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介绍,...

​秦始皇的七大工程 有三项算是世界奇迹
2024-03-30 17:38:52

​秦始皇的七大工程 有三项算是世界奇迹

秦始皇的七大工程 有三项算是世界奇迹 秦始皇在位37年,其中独揽大权的时间只有28年。但就在这28年间,秦始皇不仅完成了一统六国的伟大事业,还开展了七大工程,有三项都被认为...

​宋太祖为什么不立太子?
2024-03-30 17:36:46

​宋太祖为什么不立太子?

宋太祖为什么不立太子? 宋朝初期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逝世,但他生前并没有立下太子人选,此后赵光义拿出金匮之盟一说,顺利成为北宋第二位皇...

​朱棣迁都北京真是为了天子守国门?其实他是出于私心
2024-03-30 17:34:40

​朱棣迁都北京真是为了天子守国门?其实他是出于私心

朱棣迁都北京真是为了天子守国门?其实他是出于私心 历史上的很多朝代都有过迁都的举动,而迁都的原因和目的也都各不相同,历史上在后人看来非常霸气和壮阔的一次迁都,莫过于...

​为何那么多人想要反清复明?
2024-03-30 17:32:34

​为何那么多人想要反清复明?

为何那么多人想要反清复明? 在清朝康熙帝统治时期的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几个疑神疑鬼,神色凝重的人在犄角旮旯相遇了,气氛顿时就紧张了起来,不自知彼此之间是敌是友。其中...

​赵惇继位后为何不愿见宋孝宗
2024-03-30 17:30:28

​赵惇继位后为何不愿见宋孝宗

赵惇继位后为何不愿见宋孝宗 宋孝宗赵昚被认为是宋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宋孝宗在位时间共26年,期间他不仅替名将岳飞平反,还重用主战人士,对内惩治贪污,发展农业,使百姓...

​鸿门宴最早出处是哪?并非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2024-03-30 12:58:12

​鸿门宴最早出处是哪?并非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最早出处是哪?并非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是发生在项羽和刘邦开战前期非常重要的一起事件,而这篇史传文多被认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实际上,记载鸿门宴一事...

​“利市”一词是怎么来的?看看宋朝过年发利市都有哪些规矩
2024-03-30 12:56:06

​“利市”一词是怎么来的?看看宋朝过年发利市都有哪些规矩

“利市”一词是怎么来的?看看宋朝过年发利市都有哪些规矩 利市其实就是红包的意思,过年送红包算是中国的传统了。春节期间,不管是走亲戚还是在各种喜庆的场合,小孩子们总是...

​宋仁宗为什么是宋朝最伟大的皇帝?他究竟有哪些贡献?
2024-03-30 12:54:01

​宋仁宗为什么是宋朝最伟大的皇帝?他究竟有哪些贡献?

宋仁宗为什么是宋朝最伟大的皇帝?他究竟有哪些贡献?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一共有42年。宋仁宗在位期间,为宋朝开启了仁宗盛治,这段时期在历史上的影响力甚至...

​元朝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2024-03-30 12:51:55

​元朝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元朝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元朝的文化成就问题,很多人也都说了,元朝的文化虽然在历史上不知名,但是如果真在了解的人也会发现这个时期的文化成就真的非常...

​汉代都城是如何规划布局的?
2024-03-30 12:49:49

​汉代都城是如何规划布局的?

汉代都城是如何规划布局的?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全国统一后,还能将政权延续百年的朝代,说明汉朝的统治者对于全国的管理做的还不错。在汉朝肯定还没有城市管理这个说...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2024-03-30 12:47:43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说到魏延的死,很多人其实都会觉得有些可惜,毕竟魏延的才能是非常厉害的,对于当时的蜀汉来说,这样的名将也是比较珍贵的。然而魏延最终还是死了,还...

​曹皇后为何想废黜宋英宗?为何会有这样大的矛盾?
2024-03-30 12:45:37

​曹皇后为何想废黜宋英宗?为何会有这样大的矛盾?

曹皇后为何想废黜宋英宗?为何会有这样大的矛盾? 很多人最近都在看《清平乐》,而这部剧剧情只到宋仁宗过世就结束了,但是其他人在之后的故事还在继续。历史上宋仁宗死后,宋英...

​鬼谷子生于何地,他的本名叫什么
2024-03-30 12:43:31

​鬼谷子生于何地,他的本名叫什么

鬼谷子生于何地,他的本名叫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厉害的大家,鬼谷子便是其中之一。不过总感觉鬼谷子身上的神秘色彩很重,似乎有很多秘密都被笼罩着,无人将其揭开。首先...

​赵高为何要推翻秦室血脉?
2024-03-30 12:41:25

​赵高为何要推翻秦室血脉?

赵高为何要推翻秦室血脉? 秦国花费100多年时间,终于是在秦始皇这一代达成了一统六国的心愿,第一次开创了大一统的局面。结果秦国前途却亡在宦官赵高手上,不少朋友好奇赵高和...

​曹丕是如何取得士族信任,从而顺利称帝的?
2024-03-30 12:39:20

​曹丕是如何取得士族信任,从而顺利称帝的?

曹丕是如何取得士族信任,从而顺利称帝的? 要说曹丕唯一超越曹操的地方,恐怕就是曹丕当上了魏国皇帝,终结了汉朝百年的统治。其实曹操在世时肯定也有称帝的想法,但一路上的阻...

​唐朝魏国夫人竟与自己女儿一同侍奉自己的妹夫
2024-03-30 01:28:56

​唐朝魏国夫人竟与自己女儿一同侍奉自己的妹夫

唐朝魏国夫人竟与自己女儿一同侍奉自己的妹夫 唐高宗李治时期,有母女二人共同侍奉在其左右,这两个人便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和其外甥女就是后来唐朝魏国夫人,这在某些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