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期才子状元钱起生平 钱起结局 钱起子女
科举制度的兴起,对于许多贫穷无助、学而向上的民间子弟来说,实质上是一种福祉。在唐朝,每到开科取士之际,就会有一支赶考大军,从四面八方聚拢了来,星星点点,沿途相继,汇成一支规模巨大的队伍,行进在奔赴长安的途中。因为路途的遥远,交通的不够发达,他们必须早早地出发,坐车,乘船,或者步行,常常是日出而行,披星而歇,日夜兼程。这些寒窗苦读的举子们,怀着登堂入室、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梦想,跋山涉水,迈向皇城。
书生钱起,也是赶考队伍中的一员。他已经不止一次,往返在长安与故乡的路上。钱起的考试,已经前后历经数次,而且屡考屡败,每次都是铩羽而归。正如他自己所说,“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考得白发丛生,但仍然没有放弃。而他的赶考之旅,后来也成了千年科举中的独特范例。
赶考大军是一群有志者。不管后来飞黄腾达或者落魄潦倒,但毋庸置疑,他们多是博览群书、出类拔萃的优秀学子,对于国家、前途和命运有宏大的理想,而且满腔热血,踌躇满志,是一支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兴力量。关于这支由读书人组成的赶考大军,在历史上产生了无数的典故传说。他们的人员结构,也是十分庞杂。有名门之后,有官宦子孙,有民间草根。而他们的年龄,有的年富力强,有的初出茅庐,有的已届垂暮之年。许多士子,对于科举考试,抱着“出门便作焚舟计,生不成名死不归”的意向,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我不止一次在电视上看到,科场考试正在进行之中,突然有一位年老的考生訇然倒下。他们考得精疲力竭,考得面黄肌瘦,考得家财两空,有的甚至前赴后继,比如中唐才子卢纶,自己毕生没有能够中举,心有不甘,将自己的四个儿子也送上考场,直到都中了进士,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这场考试对于人生来说,实在至关重要。因此上,也注定了他们满腹心事,默默祈祷。那一天,钱起夜宿客店,晚间难以入眠,遂在客舍之中独吟,忽然,“遽闻人吟于庭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十个字,犹如天人之语,钱起一惊,出来视看,哪里有人,眼前不过清风明月耳。是谁在吟诗,莫不是鬼怪?
不过,这两句话,钱起倒是记在了心里。
到京城,笔试就在尚书省。考生们一字排开,等待试卷的发放,大气不敢喘一声。考题发下来,钱起一看,是“湘灵鼓瑟”。审题之下,随即开始动笔,笔下清新致远,流畅如水。写到末尾,脑海里突然冒出那晚在客店里的情景,心下不禁一动,遂将那句无意间觅得的天人之语,作为落笔之墨。
喜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主考官李暐在众多的试卷中,独具慧眼地发现了钱起!尤其是末尾一联,读了又读,爱不释手,“击节吟味久之”,认为绝唱,并且说,“此必有神助之耳”。于是,钱起幸运地荣登金榜,一举成名。
这则故事,是一般读书人乐意接受的。中国是个喜好编撰故事的国度,有时一件事情可以有若干个版本,并由好事者加油添醋,广为流传,百年之后,真假难辨,弄得后人考据时绞尽脑汁,莫衷一是。钱起名列“大历十才子”,以至于后来的诗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首应考诗,尤其是末尾这一句。后人编出他有如神助这则小故事来,大约是惊疑于作者的神来之笔,有点类似于王勃登临滕王阁时写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妙句,一创而新,仿之不得。当年与钱起同榜及第的进士陈季写的也不错,最好的一句是“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虽是佳句,相比之下,意境上远不如钱起的来得空灵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