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自己,才能放大格局
作者:樱桃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所有的努力更不会白费。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孔子说:“君子不器。”
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物那样,作用局限于某一方面。
其实更是在教导我们,不能狭隘,不可拘泥,不要固步自封。
而应该放开眼界,放大格局,不断重塑自己,提升生命的高度。
因为,人生的意义,不是重复,而是重塑。
重塑自己,你的人生才会焕然一新,你的未来才更值得期许。
重塑身体
看过一则短片,叫做《人生最后十年》。
视频里,讲述的是人到晚年不同的生活状态。
有的人清晨从睡梦中醒来,穿上舒适轻便的运动鞋,轻快地去跑步遛弯;
有的人醒来后,只能笨拙缓慢地穿上拖鞋,透过窗户看外面,度过在医院的一天。
有的人每天骑车自己的自行车,一边看风景,一边去市场买菜回家做饭;
有的人却只能坐在轮椅上,在医院的走廊里被护士推着,去做一系列的检查。
身体好或不好,过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日子一天一天过,虽然精神愈发成熟,但身体也在走下坡路。
与其老来羡慕别人健康的好身体,不如从现在开始重塑自己的身体。
就像周国平说的:
“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颗宁静的灵魂,你就是快乐,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无论生活多忙,工作多累,都要按时吃饭,规律作息,抽点时间去运动。
身体好了,你会发现一切都好了,生活天天有惊喜,人生处处有奇迹。
重塑圈子
有位哲学家说:“你的水平,就是你最常接触的5个人的平均值。”
离你最近的人,对你影响最深,长期处在不变的圈子里,无异于画地为牢。
只有重塑圈子,靠近更优秀的人,才能激发你的努力和能力,成就非凡的一生。
就像是很久以前“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母三次搬家,不同的居所,孟子都会有不一样的行为举止。
住墓地旁时,孟子和附近的小孩玩办丧事的游戏,一起跪拜哭嚎。
住集市旁时,孟子和附近的小孩学做生意的样子,假装讨价还价。
住学校旁时,孟子和附近的孩子模仿祭祀的礼仪,进退举止有度。
你的行为模式,很难超出身边人的群体共识,所以要想成就自己,先要重塑圈子。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想方设法找到你要奋斗的那个圈子,你会跟着这个圈子不断地往上走。”
优质圈子带来的后驱力和影响力,是积极而深远的,让我们的努力事半功倍。
圈子和能力相辅相成,重塑圈子,融入更优秀的群体,你才能做更优秀的自己。
重塑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
坏的习惯,足以毁掉一个人;好的习惯,也能成就一个人。
人生是无数习惯的总和,看似不经意,实则拥有惊人的力量。
真正的智者,一生都在不断地重塑自己的习惯。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年轻时,每天都会坚持自我反省。
他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坏习惯,比如说为小事烦恼、爱和人争吵。
聪明的富兰克林认为,除非他能够改掉这些坏习惯,否则不可能会有什么大成就。
于是,他将自己的坏习惯列成了一个清单,每周都和其中一个作斗争。
经过长期的坚持,他改掉了所有的坏习惯,也重塑了更多的好习惯,如节制、缄默、勤奋、真诚、整洁等等。
后来,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和最受推崇的总统之一。
乔布斯说:“在你生命的最初30年中,你养成习惯;在你生命的最后30年中,你的习惯决定了你。”
坏习惯难改,好习惯难养,但重塑习惯的过程,就是在改变命运。
当你优秀的习惯越来越多,你也会越来越优秀,全世界也会变得美好起来。
重塑内心
周国平说:“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
一个人过得好不好,不是拥有什么,而是心里装着什么。
内心越是丰盈富有,越是足够强大,越能顺风顺水、无往不利。
而人这一辈子,最难得的修行,就是重塑内心。
人们常对陈道明高度评价:“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远离娱乐圈的喧嚣,偏爱独来独往。
但他曾回忆说,凭借《末代皇帝》一夜成名后,自己也轻狂浮躁过,有一种傲视群雄的感觉。
幸运的是,他因《围城》与钱钟书结缘,重塑升华了自己的内心。
在钱钟书家做客时,他发现钱钟书家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话。
有的只是一排排的书架,钱钟书和杨绛平时就在一旁安静读书。
那一刻,陈道明的内心被深深触动,原本享受前呼后拥的陈道明变了。
他开始低调、克制,除去工作,他大部分时间都独处反省自己,读书充实自己,让灵魂成长,让思想丰盈,活成了无数人向往的模样。
在这个物欲横流、名利至上的时代,人人都焦躁不安,心为物役。
而我们终其一生,世事沉浮,红尘打滚,修的不过是一颗心。
唯有摆脱外界的纷纷扰扰,重塑内心的安定从容,才能抵达理想的远方。
▽
《菜根谭》有言:“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
来这世间走一遭,生命无法重来,但生活却可以重塑。
人生不设限,也没有太晚的开始,所有的努力更不会白费。
往后,不断重塑自己,打造健康的身体,进入高阶的圈子,培养良好的习惯。
你的人生格局,也会在一次次的自律升级中,被逐渐放大。
这个过程,虽然无比艰难,却能让你锐变成长,迎来更广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