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婴儿 出生后的“黄金24小时”,新生宝宝都会经历哪些事?每一件都重要
随着一声啼哭,盼了10个月的宝宝出生,躺在产床上的妈妈,看着医护人员忙碌的声影,听着宝贝的哭声,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
但自从宝贝出生起,每一秒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其实,宝贝为了适应这个世界,也做了不少努力。
接下来就跟着京妈一起来看看:新生儿宝宝在出生后的“黄金24小时”内,都经历了哪些事情吧,有些是配合医生完成的,有些是宝宝自己学会的,真的超可爱!
向新世界报道,共同记录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每个宝宝出生后,医生都会报下当时的时间,这个就是宝贝的出生时间,而且这个时间会精确到多少分钟,这个就是孩子“生辰八字”中的生辰。
我记得我儿子出生时,助产士看产房的表,说“11点20分”,我老公当时也在旁边,他说“手机是11点19分”,最后医生按11:19记录的。
全身简单擦净,剪断脐带
不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在离开母亲的那一刻,出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被护士抱起来简单擦干净。
因为宝贝出生后,身上可能沾有羊水、胎脂、血性分泌物和其他的分泌物等,会让宝贝看起来脏兮兮的,很不干净,护士会帮宝宝做简单清洁。
接着就是帮宝宝“独立”—— 剪断脐带。脐带剪断意味着宝宝和妈妈正式分离,宝宝可以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
剪脐带对于宝宝和宝妈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剪断后,医生会将宝宝的脐带残端进行打结和保护,然后盖上无菌纱布,避免出现感染而影响宝宝健康。
这个残端一般在 出生后7天左右脱落,脱落之前家长要做好消毒护理,每天至少2次。
宝宝建立“自主呼吸”
随着剪断脐带,妈妈不能继续给宝宝提供氧气,就需要宝贝自己呼吸了。
当宝宝与母体分离后,大部分宝宝都会立刻发出哭声,不过这并不是真正的哭泣。
而是因为宝宝在建立自主呼吸时,由于外界空气的进入体内,宝贝胸廓被空气冲开,胸腔逐渐扩大,瘪瘪的肺泡也被空气冲大。
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空气进入,二氧化碳也要排出,经过声带时引起了 声带震动,就会发出类似哭的声音。
因此,这时宝宝的哭声,是自主呼吸建立的标志,也是身体各脏器开始工作的标志,更是身体健康的标志。
但也有少部分宝宝出生后,无论医生怎么帮助,宝宝就是不能哭出声音,这可能是由于宝宝出生时呛到了羊水,这时医生会立即进行急救。
宝宝第一次吃母乳
初乳,是宝宝最初的食物,也是最好的食物。
《新生儿婴儿护理养育指南》书中指出:新生宝宝在出生后20-50分钟内处于兴奋期,这时的吸吮反射最强烈,这时要尽快让宝宝和妈妈进行皮肤接触并吸吮乳头。
尽早吸吮,可以让妈妈体内产生更多泌乳素和催产素,对母乳分泌有好处,也可以促进妈妈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而新生宝宝也可以尽快获得母乳的营养。
另外,母乳喂养时频繁的皮肤接触,还利于建立早期亲子关系。
按脚印儿,进行人生的第一次考试
宝宝出生后,为了留作纪念,医生会给宝宝 按个小脚印儿,相当于宝贝出生后的第一张身份印。
很多医院还会将手脚印儿制作成一个纪念品,在出院时送给新手爸妈留作纪念。
按完脚印,宝贝还会经历人生的第一次考试——阿氏评分。
阿氏评分是根据宝宝皮肤颜色、肌肉张力等,给宝宝出生后的情况进行一个评分(具体可参考下图)。
如果评分达到满分,说明宝宝的健康状况非常好;如果宝宝有任何一个方面没有达到标准分数,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必要时要对宝宝进行治疗,常见的是吸氧,严重时可能会送去新生儿监护室。
测量身高体重、戴手环
宝宝出生后,要做好记录,除了检查身体情况外,还会给宝宝量身高体重。
新生儿 体重在5-8斤 是正常体重,身高一般是50厘米左右。
有的老人总希望家里的新妈妈可以生个“大胖宝宝”,但其实刚出生的新生儿,并不是体重越大越好!
超过8斤就算巨大儿了,相比正常足月生宝宝,巨大儿宝宝在成年后出现各种慢性病的几率更高。
护士还会给宝宝戴上专属手环,不少人担心在产房会抱错宝宝,但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打预防针、拉胎便
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生后,在24小时内还会注射两针疫苗,一针乙肝疫苗,一针卡介苗。这是宝宝第一次注射疫苗,防止感染乙肝。
另外,在出生24小时内,宝贝还会第一次排大小便,小便是透明淡黄色的,大便是墨绿色黏稠状的,但这是正常的,叫胎便,大多在出生后2-3天排净。
这些就是宝宝出生后,在黄金24小时内“脱胎换骨”的经历,妈妈们要提前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配合医生,做好应对;当宝贝出现一些看似异常但却正常现象时,也不至于太紧张。
对于新妈妈来说,照护宝宝这才刚开始,后面每天都可能遇到各种育儿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