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00集!陪你成长的《外来媳妇本地郎》竟有大彩蛋
“老屋飞入d外来雁,鸡同鸭讲眼碌碌……”不知不觉,《外来媳妇本地郎》中这段熟悉的主题曲已伴随观众走过了17个年头。剧中,“康家” 三代同堂“南腔北调”的日子一度成为广州西关家庭生活的缩影,记录下广东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
如今,这部超过3000集的“长寿剧”刷新了国内电视剧播出时间和集数之最,时至今日,该剧的收视表现依然在珠江频道名列前茅,版权还远销至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影视产业春意盎然。在新作迭出之际,如何能塑造出口碑和收视“双高”的精品?经典“老剧”如何保持创新的活力?文艺创作如何能扎根本土,展现文化自信?
17载不变“康家”情
7月12日,早上9时许,在广东广播电视台的录影棚。此时,《外来媳妇本地郎》剧组早已忙碌起来:灯光、摄影、道具、演员等各岗位准备就绪。
“啊?那怎么办?”录制现场一片凝重。镜头前,“康天庥”此时正为一场驻唱风波愁眉不展;镜头后,编导们屏息凝神地盯着监看屏幕,认真观察、记录。
“咔!很好!”导演这一声令下犹如切换开关,原本焦虑不已的“康天庥”瞬间又变回那个嬉皮笑脸的李俊毅。
“不怎么办!有问题回家找阿妈!”李俊毅的一句玩笑话点燃了现场的欢声笑语……
从8岁扮演“康天庥”起,穿梭于双重身份之间是李俊毅很享受的事。因为戏里戏外,“我妈还是我妈,走出录影棚,‘康家’还是一家人。”
被李俊毅叫了17年“阿妈”的康家“二嫂”虎艳芬也深有同感:“拍《外来媳妇本地郎》这部戏,让我多了十多位亲人。”虎艳芬说,戏假情真,剧中的演员们早已习惯了家人的相处方式,有事没事都常聚。
她的“宝贝儿子天庥”更是从小“亲妈”,很多事都会征求“阿妈”的意见。“从小到大,他有什么做得不好的我都会忍不住说他几句;他高中的时候一下减肥减得脸色发青,我也说别这样减了,不健康,看着怪心疼的。”虎艳芬正说着,“调皮儿子”又忍不住逗她开心:“阿妈,我以后有什么做不好的,您给我个红包我就马上做好了!”
这17年来,观众们看着康家“光、宗、耀、祖”四兄弟结婚生子,看着康家二房那个调皮的大胖儿子“天庥”长成了高大帅气的小明星;他们为“阿宗”郭昶的离去而不舍伤心,也为最初饰演“三嫂”的刘涛在从艺道路上越走越好而高兴自豪……
开播以来一直担任该剧总导演的陆晓光记忆深刻,有一次剧组在珠江边拍戏,没地方换装,于是敲开了附近一户人家的大门。没想到,这热情的一家没有挂他家的全家福,却是把《外来媳妇本地郎》里“康家”的全家福挂在客厅,“观众把戏里幸福的一家人,当作他自己的一家了,特别感动。”陆晓光说。
小人物视觉呈现岭南包容文化
“随着‘康家’产业越做越大,‘昌盛街’越来越兴旺,专门为该剧打造的录影棚也扩建了。”李俊毅指着五脏俱全的摄影棚告诉记者,如今,该剧在广东广播电视台的摄影棚就有4个;而参与演出的主要演员也从最初的10多位,增加到五六十人。
坐在“康家客厅”里的虎艳芬有点感慨。她记得,该剧第一集时,“康家人”做的是五金生意,后来开起了汝好餐厅、一家人餐厅,如今,她所饰演的“二嫂”成了小旅馆“荔湾人家”的老板娘。
“我们刚开始用的是BB机,后来用上了手机,再到后来电子产品不断进化,如今‘店’里都用上ipad,近几年还有了网购;我们这个西关大屋同样变化很大,从最早的古老家具,慢慢有了皮沙发,到现在已经是现代家居了。”
在虎艳芬看来,剧中的这些细节都反映了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体现出咱们广东人民的钱包不断胀大,很多如康家这样的‘小家’都步入了小康。”
“我们在创作中尽量做到跟生活同步,很多素材是从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现象中挖掘的,鲜活的生活给了这部剧不断延续的营养。” 多年来一直参与本剧创作的责编王萍说,剧组一开始就希望做一部贴近市民生活的“长剧”。
“当时我们从五个剧本中挑中了《外来媳妇本地郎》,是因为这部剧很契合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社会生活。那时大量外来人口集聚广东,他们的生活不仅广东人关注,全国人民都很关注。而剧中的背景是一个传统广府家庭,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本身就很有戏剧性,也很能体现广东人开放包容的特质。”作为《外来媳妇本地郎》的制片人,广东电视台原副台长董智勇策划之初就对该剧充满信心。
作为“康家”的“外来长媳”,扮演“香兰”的丁玲更是感触良多。这位来广东生活了25年的“山东妹”,戏里戏外对岭南文化都有着很深的认同感。“广东人特别包容,特别随和,所以‘香兰’这个说着家乡话的河南媳妇在家中融入得特别好。我本人也一样,刚入剧组的时候得到了很多本地演员的帮助,他们教我讲粤语,特别亲切。”
在丁玲看来,这种开放和包容正是广东这片热土能吸引那么多外地人来此扎根的重要原因。
老剧翻新还需贴近生活
“《外来媳妇本地郎》是我们研讨推广甚至扶持的范本,尤其在现在电视节目动辄一期节目投入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资金的环境下,小成本,大收益的模式,很值得关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周然毅评价道。
今年1月,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部剧作的“长寿”现象,成为了与会专家探讨的焦点。
与会专家纷纷认为,该剧的“长寿”,主要源自主创人员始终坚持艺术创作规律和文化产业市场规律,深入研究观众和市场,扎根岭南文化,传递了正能量,实现了润物无声的引领作用。
“不过,17年的不间断播出难免面临观众‘审美疲劳’的挑战,如何保持创新活力?”剧组也面临着这个问题。
“求新求变,其实我们一直在做。比如,我们原来侧重的是喜剧结构,现在我们既有结构性喜剧,又有故事性喜剧,同时设置了几条以人物际遇为主轴的情节线。”王萍说。
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该剧目前还开发出了漫画版本。“无论怎么‘转型升级’,《外来媳妇本地郎》贴近百姓生活的核心不变,捕捉社会热点、针砭时弊的主题不变,诙谐幽默、欢笑逗趣的风格和初心不变。”陆晓光强调。
《外来媳妇本地郎》总制片人杨德建的话或许能给同行带来一些启发:未来的创作要建立文化自信,继续扎根岭南文化的土壤获取营养;还应该围绕现实寻找灵感,找到社会话题的热点和痛点;与此同时,还要研究媒介发展趋势,结合受众变化找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