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顾:让我们更深入了解法国的《最后一课》背景简介
深入了解《最后一课》
在我们的每一位学习的学生生涯中都在课本中学过《最后一课》这一课。但如果想深入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和环境,我们需要从很早以前的故事说起。
在世界上的某个地区,在我们中国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说不出具体的方位,但都记得它的地名:阿尔萨斯-洛林。
为什么记得这个地名,是因为一篇叫《最后一课》的课文。通过课文中的内容我们还因此记住了:"法语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但是,这篇脍炙人口的课文记述的故事,绝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1871年5月10日这一天,曾经在欧洲大陆上不可一世的法国在经历了普法战争的失败后,被迫与德国签订了耻辱的《法兰克福和约》。这个和约规定,法国向德国赔款 50 亿法郎,三年付清。在付清之前,德国在法国驻军,驻军的军费由法国承担。不仅如此,最让法国心痛的是,法国被迫割让出了重要的工业区,这个地区就是阿尔萨斯-洛林。
这也是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的历史背景。我相信我们很多人还会记得课文的最后那一段: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 “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这段话,感动过包括我在内的无数人。但是,如果告诉你,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简单呢?
这个故事,还得从阿尔萨斯-洛林的历史说起。
阿尔萨斯-洛林,在 17 世纪以前,一直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
在这里,就不再费篇幅阐述神圣罗马帝国了,我们只需要知道“神子罗马帝国”的另两个称呼--“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1618 年,日渐衰落的神圣罗马帝国爆发了一场大规模内战,进面将欧洲的主要国家全部卷人,一打就是三十年,史称“三十年战争”。
这场“三十年战争”使得神圣罗马帝国旗下的德意志各联邦损失了60%的人口,进而推动了整个欧洲从“铁板一块”迈向民族国家,被认为是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在这场战争中,法国迅速崛起,并且在战争中站在了胜利的一方。作为回报,他们从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中,得到了阿尔萨斯的大部分(除首府斯特拉斯堡),以及洛林的部分(梅林、图尔和凡尔登三个主教区)。
这还不算结束。1688 年,法国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作为当时欧洲最强国,又和神圣罗马帝国、英国、荷兰打了一架,一打就是九年,史称“九年战争”。1697 年,法国与“反法同盟”签订了《里斯维克和约》宣告战争结束--作为结果,法国吞并了整个阿尔萨斯。
又经过了69年,1766年,法国经过了一系列战争和交换,终于在路易十五时期,完全吞并了洛林。至此,阿尔萨斯-洛林开始被法国收入囊中。
在神圣罗马帝国分裂出的各个德意志联邦中,普鲁士迅速崛起,并一直对阿尔萨斯-洛林耿耿于怀,但当时的法国实在是太强盛,普鲁士也毫无办法。1806年,年轻火力壮的普鲁士终于忍不住跳了起来,但他们面对的是全欧洲百年一遇的军事天才--法兰西帝国的皇帝拿破仑。那-年的耶拿战役,法军大破普鲁士,拿破仑甚至准备将普鲁士吞并。后来在俄国的调停下,普鲁士国土面积被缩小一半,而且还要向法国赔款1.2亿法郎,并支付法军在普鲁士境内驻军费用5350万法郎
普鲁士的那口怨气,直到 64 年后的 1870年才宣泄出来。那一年,爆发了都德《最后一课》故事发生的背景:普法战争。普法战争、是崛起的普鲁士和衰落的法国进行的一场大决战
当时的普鲁士,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治理下咄咄逼人,而法国在拿破仑一世的侄子拿破仑三世的统治下,已经是夕阳西下,外强中干。
在这场不到一年的战争中,双方各投入了 50万以上的兵力,法国的拿破仑三世更是御驾亲征,最终却只能率领10万法军向普鲁投降。普鲁士的国王威廉一世最终在巴黎的凡尔赛宫加冕,可谓羞辱对手至极。
那场战争使得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第三共和国成立,而普鲁士借着这场战争完成了对大小联邦的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而作为战争的另一个结果,阿尔萨斯-洛林又被划回了德意志。然后,就发生了都德《最后一课》中的描写。
如今的质疑者难免提出疑问:首先,阿尔萨斯-洛林本来就不是法国的,也是抢来的;其次,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人,明明是说德语的居多。
作家阎京生在《最后一课骗了你》一文中指出:“按照1900年的调查,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以德语为母语者占总人口的 86.8%。其中阿尔萨斯地区绝大部分人口使用阿尔萨斯语(高地德语的分支),洛林地区则使用摩泽尔语(中部德语的分支)。以法语为母语者仅占该地区人口的11.5%。”
按照阎京生文中的说法,当时的情况正好相反:不是德国禁止教法语而强制推行德语,而是法国在统治期间,禁止教阿尔萨斯语,强行把法语作为唯一语言。
那么,《最后一课》是否真的骗了我们?
这就要进一步挖掘一下阿尔萨斯-洛林的历史了。
法国得到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之后,在司法、税收、贸易和宗教等领域,给了这个地区特别的待遇。在文化方面,虽然1539年,法国曾专门颁布《维莱·科莱特法令》,规定法语为官方文件唯一语言,但执行并不严格。
不过当时阿尔萨斯-洛林对于法国波旁王朝的效忠,更多是因为利益的结合--法国给这片地区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真的要说这个地区的居民对自己“法国人”身份的认定,倒是未必。
但是,这个现象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792年,路易十六的波旁王朝在法国大革命冲击下,摇摇欲坠。奥地利和普鲁士趁机组成联军,攻入法国--位于法国东北的阿尔萨斯-洛林自然首当其冲,遭受了战火的摧残。
既然这两个地区的人民要的就是稳定和繁荣,那么他们自然而然会对侵略者拿起武器。在法国革命政府的号召下,阿尔萨斯-洛林的人民也拿起了武器,开始抵抗普奥联军--尽管他们大多数人都说德语。
在战争期间,一首叫《莱茵军团军歌》的歌曲诞生在了阿尔萨斯首府斯特拉斯堡。在这首战歌的歌词里,参加保卫战的人民都是“祖国的孩子”,他们要共同抵抗“欧洲的暴君和佣兵”。
这首诞生于阿尔萨斯的军歌,后来就成为法国国歌《马赛曲》17929月法国革命军取得“瓦尔密大捷”击溃了普奥联军,而这场战役的法军将领,就是阿尔萨斯人凯勒曼
为什么阿尔萨斯-洛林的人民对法国大革命如此认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法国大革命打破了旧的封建社会的阶层,让高级军职不再由贵族垄断,让无数阿尔萨斯-洛林的平民有了晋升的机会,他们从心底里开始认同法国。
另一方面,通过政变上台的拿破仑非常重用阿尔萨斯人,阿尔萨斯人口不足法国总数的2%,但阿尔萨斯籍将领却占法军将领总数的5%。在拿破仑 1814 年前敕封的24名法籍法国元帅(法军军衔最高级别)中,阿尔萨斯人2人,洛林人1人,占总数的八分之一,远高于当地人口所占比例。
再一方面,法国当时在拿破仑治下,确实步入了欧洲的巅峰,作为阿尔萨斯-洛林的人,哪怕是说着德语,也更愿意从各方面认同法国,而不是当时相对落后的普鲁士。
所以,当普法战争爆发后,普鲁士的军队确实在阿尔萨斯遭到了激烈抵抗。马克思曾在《法兰西内战》中对此战描述如下:“他们不敢公然说阿尔萨斯-洛林的居民渴望投入德国怀抱。恰恰相反。为了惩罚这些居民对法国的爱国情感,斯特拉斯保被'德意志的’炸弹野蛮地滥轰了六天之久,城市被焚毁,大批赤手空拳的居民被杀害!”
而德国最后也没获得完整的阿尔萨斯。阿尔萨斯最南端的贝尔福尔城死守城池,抵抗普军围城长达 104天,直到停战,最终被保留在法国境内。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曲折命运,还没有到此终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联军险胜,法国当然毫不犹豫地又把这片地区划了回来。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绕过“马奇诺防线”闪击法国--恰好也是5月10日-个月时间,法国就被打趴投降,于是阿尔萨斯-洛林又被划给了德国。
当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又乖乖向法国交出了这片地区。
在如今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被称为阿尔萨斯语的日耳曼语方言是当地的通用语。学校里既教法语,也教德语。这里不少人都会说流利的法语,却会过德国的节日,习惯吃德国的名菜(酸菜、肘子、香肠)。
而都德的《最后一课》是否骗人,每个人大概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吧。
解放前的1912年,是胡适将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译成中文。随后,从1920年开始,他的这篇译文就被先后选入《白话文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