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制最早出现什么朝代,我国古代有分餐制吗
古代有分餐制。
分餐制在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特别是在周秦汉晋时期,我国的筵宴上都是实行分餐制的。晚唐五代时期,人们虽然是围坐在一起吃饭,但是食物还是一人一份。只有在宋代以后,同桌共饮才开始出现。
一、我国古代有过分餐制吗
答案是有的
分餐制的历史可上溯到史前时代,有至少三千年的发展过程.周秦汉晋时,我国的筵宴上都实行分餐制.晚唐五代之际,人们虽围坐在一起,但食物还是一人一份.宋代以后,现代意义的会食(同桌共饮)才出现
“现代中国人聚会,不论是在家中或是在餐馆,如果是享用中餐,一般都是采用围桌会食的方式,隆重热烈的气氛会深深感染每一个与宴者。这种亲密接触的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开门见山地说,“但,其实这种在一个盘子里共餐的‘会食方式’,历史追溯起来也不过一千多年。比这更古老、更优良的传统是地道的‘分餐方式’。
商周至秦汉时期:分食制成为传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产力逐渐提高,食物也日渐充足。商代之后,人们普遍实行分餐制,这不仅是根据当时的生产状况而定的,同时也是当时礼制思想的体现,即定等级,明贵贱。这一时期,分食制具备一定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礼记》中规定,当长辈和晚辈一起吃饭的时候,六十岁的老人规定有三盘菜,七十岁的老人规定有四盘菜,八十岁的老人有五盘,以此表示尊敬长辈。当皇帝与臣子一起吃饭时,则“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以此表示君臣有别。当主人与宾客一起吃饭的时候,客人坐在西北的座位上,主人则在东南的位置上就坐,表达对客人的尊敬。西北方向是天地之间“义气”强盛的位置,而东南方向则是“温厚之气”强盛的位置,这样的话,主人和客人就在“仁义”上互相交接,彼此各得其所。
到了秦朝,虽然在此之前受到“礼崩乐坏”的影响,但由于统治者维护国家稳定的需要,所以森严的等级制度依然实行,因此,具有定等级、明贵贱功能的分餐制依旧延续了下来。
汉代,人们仍然采用分餐制。汉代博士叔孙通曾为汉朝而定下了有关礼法,《史记》中也有记载:“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汉代的有关文献记载中,也有多处表明当时的人吃饭多是一人一案。譬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的“鸿门宴”上,项王和项伯两个人是朝东坐的,亚父范增则是朝南坐,而前来赴宴的刘邦则是朝北坐的,张良是朝西坐的,五个人一人一案,分而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