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是个怎样的人,对于郭子仪的评价是怎样的
郭子仪是唐代非常出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郭子仪是当时的武状元,但并不是说郭子仪在“文”方面就不行,相反郭子仪可以称为是文武双全的人。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带领军队接连收复河北、河东,后来还联合李俶收复西安、洛阳,再后抵御吐蕃战功连连。实际上郭子仪在唐宋明清四个朝代的地位都非常高,而且非常受到百姓的崇拜,民间也流传了很多以郭子仪为原型的传说,到底郭子仪在古人眼里有着怎样的地位呢?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古代中国的文举制度始于隋代。
唐代武则天当权时期,对军界进行大清洗,全部换上自己的亲信,使得军队战斗力急剧下降,边境防御压力陡增,对外战争一败涂地。武则天着急了,为了选拔军事人才,提高军队战斗力,适应保卫边防和对外战争的需要,公元702年下诏“教人习武艺”,并颁布考试办法,武举制度由此确立。
武则天绝对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年在她治下参加武举考试,一举夺得头筹的郭子仪,成为了古代中国最有出息的武状元!
(一)郭子仪的最有出息,表现在他具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郭子仪(697-781年),唐代名将、政治家、军事家。
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 出生于当地一个家道中落的士大夫家庭。成为武状元后,郭子仪在单于都护府任左卫长史。经过多年的磨砺,郭子仪积功成为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拥戴唐肃宗李亨登基,率军收复河北、河东,因功官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联手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功居平乱之首,晋官司徒,封代国公。乾元元年(758年)八月,进位中书令。宝应元年(762年)初,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率军平定叛乱。
广德元年(763年)冬,吐蕃军攻入未加严密防御的长安,唐代宗急诏郭子仪率军迎敌。郭子仪的盖世名声使吐蕃军听闻后吓坏了,立即逃离了长安。
广德三年(765年),回纥、吐蕃联军入侵大唐,郭子仪单骑驰入回纥大营,靠自己的威望和人品与回纥结盟,演绎了一曲经典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然后联合回纥,一举大破吐蕃。因功封汾阳郡王,唐德宗尊其为“尚父”。
(二)郭子仪的最有出息,表现在他功高主不疑,权重人不忌
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早年虽名不见经传,但国家蒙难后,就越来越受重用,并且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高主不疑,权重人不忌”境界。郭子仪靠的什么?靠的是他人品极好,智商极高,情商也极高,把“吃亏是福”当作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郭子仪七十大寿的时候,八个女儿及女婿、七个儿子及媳妇齐来拜寿。本来该有三十个男女,可临上埸前一点数,发现差了老六郭暧的媳妇升平公主。升平公主是金枝玉叶,平时耍娇横惯了,没把这拜寿当作一件事,还在屋里睡懒觉哩。派人催来后,升平公主不下跪行礼,郭暧感到很扫面子,当埸斥责她。升平公主耍起横来,说自己的爹是皇帝,没叫你们拜我算客气的啦。郭暧冒火说道:你爹是个皇帝,我爹是懒得当皇帝。说完就顺手给了她一巴掌。
驸马爷硬是不好当哟!升平公主哭着回去给皇帝老爸告御状,郭子仪一家老小全部吓坏了。郭暧的言行是大逆不道啊,按当时的法律要株连九族,满门抄斩!郭子仪把郭暧五花大绑押进皇宫请罪。唐代宗笑着说:亲家公不必如此。不哑不聋,不做家公。小儿女扯皮撩筋的事,不要当真。唐代宗接着叫升平公主快把驸马爷扶起来......为啥唐代宗如此宽宏大量?一方面说明他贤明,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十分了解郭子仪的人品。实话实说,没有郭子仪的舍身为国平乱,那里还有李氏家族的江山?
有次郭子仪在外征战时,听说父亲的坟墓被人盗掘,不少线索都表明是鱼朝恩暗中指派人所为。郭子仪率军得胜回朝后,不仅没要挟朝廷追究此事,反而责备自己是治军不严,遭到了天谴。据说那缺把儿的坏宦官鱼朝恩也被感动了,自此再也没有为难过郭子仪。
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唐朝名将,但他心胸狭窄,对郭子仪既不服气又生嫉妒,在一场战役中,李光弼没有完成配合作战的任务,致使整个战役失利。郭子仪以大局为重,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受到降职降俸处分。李光弼非常感慨,从此心悦诚服。在以后的战役中,李光弼就积极配合郭子仪了。
(三)郭子仪的最有出息,表现在他知恩感恩,为救朋友两胁插刀
还在李白受宠于唐玄宗的那些时候,有天李白在长安大街上闲逛,看到一队刀斧手拥着一辆囚车经过,上前一打听,原来是一个犯了法的军官,按军法被押送到东市口去行刑。天性浪漫的李白,瞧那犯法军官身材魁梧,容貌英伟,回答问话沉着冷静,声如洪钟,没有丝毫一般人临死之前的那副熊模样,顿生惜才爱才之心,介绍了自己当时炙手可热的身份后,叫声“刀下留人”,我马上去讨免罪圣旨来。真是苍天有眼力助李白做善事,不一会儿李白就把赦敕讨来了。这犯法军官就是以后再造大唐王朝的郭子仪。郭子仪给李白恭敬地行个礼,道声大恩没齿难忘后告辞。
以后郭子仪越干越顺手,不断立功,不断升官。李白嘛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俗话说福不双降,祸不单行,李白一不小心站错了队,跑到永王李璘帐下工作,使出浑身本事,写了《永王东巡歌》诗,在诗中将永王对朝廷的叛乱,胡诌为东晋与胡人的战争。永王李璘兵败被处死,李白作为重要钦犯候斩。
朝中的不少大臣闻知李白落难后,纷纷想方设法保释他,李白的夫人宗氏是前朝宰相的孙女,闻讯后立即从庐山星夜兼程赶到浔阳关押地营救,直接写信给高适求他拉哥们一把。狂傲不羁的李白也躬下高傲的身段,写《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并序》诗托人带出并转交高适求助......
唐肃宗李亨巴不得把跟自己唱对台戏的人全部斩尽杀绝,因此他一直不松口赦免李白,但为了不引起众怒,也一直不诏令行刑,估计他打的主意是,把不知天高地厚的老顽童李白折磨死在狱中。正在这时候,据野史载:子仪以官爵赎翰林,上许之,因而免诛。现在的话说就是:郭子仪向李亨禀告,愿意用自己的官职为李白赎罪。皇帝同意了,因此李白没上断头台。为啥李亨要同意郭子仪的请求呢?理由很简单,那时政局还很不稳,离不开郭子仪啊,不看僧面也需看佛面吧!但如果无罪释放,朝廷就没威严了,于是李享朱笔一挥,改判为流放,让李白多受些活罪,以便深刻接受教训。
虽然这是野史所述,但笔者相信是真的,有句形容郭子仪的古诗为证:一代威名迈光弼,千秋知已属青莲。光弼指的是李光弼,青莲指的是李白,李白别号青莲居士。郭子仪是个知恩报恩之人,不可能不全力搭救李白的!
(四)结束语
估计是郭子仪人品极好,智商极高,情商也极高,把“吃亏是福”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吧!给他带来了人生的好运,他粉碎了“瓦罐不离井沿破,将军难免阵中亡”的宿命论,身经百战没受过重伤,享年达84岁。这在古代算奇迹了!
唐代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奏请追封名将六十四人;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祭祀七十二位名将;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清代康熙年间,遵循明代旧例,取古今功臣四十一人配享历代帝王庙,郭子仪均在其中。最有出息的武状元郭子仪,受到了唐、宋、明、清四个朝代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