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冉简介及人生经历(魏冉最后的结局)
魏冉能否作为秦国奠基者,他的贡献是否能影响秦国命运?
魏冉(?—约前264年),亦作魏厓、魏焻,因食邑在穰(战国韩邑,今河南省邓州市),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
一、从龙之功,权倾朝野
魏冉本是楚人,因为姐姐芈月是秦武王的喜欢,才有机会进入秦国,凭借商鞅变法军功爵制以及自身作战勇猛,很快便成为秦国的主要将领。
秦武王四年(前307),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气绝而亡,然而武王无嗣,于是在武王死后。
出现了各位弟弟争当皇位的局面,但是武王生母惠文后想立公子壮为王,而芈八子则是想立公子芾为王。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时,赵武灵王则迎立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秦王,秦国王公贵族大臣都不愿意,但是魏冉却支持公子稷为秦王。
因为当时的魏冉掌握兵权,最终才能将公子稷接回了秦国,立为秦王,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
谁都没有想到魏冉这一举动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这位王不仅上承孝公、惠文王、武王之志,下启庄襄王、秦王政之盛世,是秦国历史上又一明君。
二、南征北战,并称双雄
魏冉举荐白起为将,因为“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但是白起不负重望在伊阙之战就打败了魏韩联军二十四万人。
此后的白起更像一个战神一样的英雄在军队传开战无不胜,这就能够说明魏冉识人之术很是高明。
当权利如果到达一个顶峰的时候就有点功高盖住之后才会有,“魏厓谢病免相,以客卿寿烛为相”。
但第二年“烛免,复相厓,乃封魏厓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反复为相的魏冉也不再推诿,“封四岁,为秦将攻魏。魏献河东方四百里。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
与初出茅庐的白起相比,魏冉文能封侯拜相,武能攻城略池,更有国士之风。
三、功高震主,福祸难料
魏冉在秦国早已取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本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现在的一切的权势地位都是秦王拜相的,这也就说明了有罢免的权利。
因为自己不仅是秦昭襄王的舅舅,更有宣太后为自己撑腰,魏冉他变得目中无人起来,还想借助秦军“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
自张仪后秦国素不喜说客,这位张禄趁着这个机会劝说秦昭王剪除四贵。
这位真名叫范雎的魏人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秦昭襄王幡然醒悟。
不仅罢免了魏冉的相国职务,还责令他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不久魏冉“身折势夺而以忧死”,葬于陶邑,秦复收陶为郡。
自古英雄都不能功高盖主,因为这样唯一的理由就是触碰了皇帝的底线,这样就不可能让你在存在!
魏冉于秦国是功大于过,仅从龙之功这一举直接为秦国百年奠定基础。
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入朝为相,举荐贤能,联合白起灭“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可谓是“文可安邦,武能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