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文王在位多少年(赵惠文王是明君吗)
守成之君-赵惠文王!
完璧归赵的典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大家都对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敬佩不已,可是很容易忽视站在蔺相如后面的那个人—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是谁呢?他可是赵国的一代有为之君。
赵惠文王(约公元前309年—公元前266年),亦称赵文王。嬴姓赵氏,名何,战国后期赵国第七代君主,赵武灵王次子。
其母是深得赵武灵王宠爱的王后吴娃。赵何乃是赵武灵王次子,并非长子。赵武灵王的长子是公子赵章。
赵武灵王因为喜欢吴娃而立赵何为君,自称主父,引起长子赵章不满,进而发生了沙丘宫变、饿死主父的事件。
赵何因为年纪小受到权臣李兑钳制。后来,在韩徐为等人支持下,赵惠文王罢免了李兑,重用自己的弟弟平原君赵胜为相。自此,二十二岁的赵何算是彻底把控了国家大权。
赵惠文王曾任用乐毅和平原君为相,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赵奢、韩徐为为将,对外以理折服强秦,对内整顿税收,使得“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文王在位时政治清明,军事上攻城掠地,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
前283年廉颇攻取齐国昔阳(今河北晋县西北)。
后三年,赵奢攻取齐麦丘(今山东商河西北),前276年,廉颇攻取魏的几(今河北大名东南)。前270年,赵奢在上党向赵地阏与(今山西和顺县)大败秦军。
时人称赵国“尝抑强齐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
赵惠文王善纳忠言,从谏如流。
赵惠文王在为秦王要以城换璧而左右为难之际,能听取宦者令缪贤的推荐,召见蔺相如,并接受蔺相如的建议,“宁许以负秦曲”,争取了主动。
在渑池会前,赵惠文王“畏秦”,不想去参加。
廉颇蔺相如进谏说:“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惠文王就接受了廉颇和蔺相如的意见,不顾个人安危,去赴渑池会。
廉颇又提出为了断绝秦国扣留赵王作人质来要挟的念头,如果赵惠文王“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赵惠文王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善纳忠言,从谏如流的君王很多。
汉光武帝刘秀虚心听取宋弘、致恽意见,方才有“光武中兴”;魏武帝曹操善听程昱、贾诩等意见,开创了曹魏的基业;唐太宗李世民善听魏征直谏,造就了初唐的“贞观之治”。
但是能有几个君王能以身犯险,甚至臣下提出如果三十天回不来直接另立新君,文王都毫不犹豫的答应,这可没有几个君王能做到。
所以赵惠文王在位的三十多年里,赵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事勃兴,综合国力持续提升,成为当时除秦国之外,列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
赵惠文王十岁即位,在位三十三年后,于公元前266年去世,享年四十三岁。他的去世,代表着赵国一个时代的结束。
在个人安危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刻,赵惠文王能虚心听取臣下的谏说,以国事为重,确实难能可贵。
文王做到了许多君主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文王守住了赵武灵王留下的基业,还发展壮大了。
可惜文王的太子没有这番才能与心胸,没有守住基业,如果像秦国一样能有六世有为,那么天下鹿死谁手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