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大臣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军机大臣的主要职权)
清代的一等公和首席军机大臣谁的地位高权力大?这是一个读者给我提出的问题,希望能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御史简单地梳理了一下,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有关方面的内容。
在讲述问题之前,还是必须要了解一等公和首席军机大臣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清代的官制从大的方面来讲,分为爵位、品官、散官、差遣这四种类型。
爵位又有宗室爵位和异姓功臣世爵两种,宗室爵位分十二等若干级,异姓爵位分九级若干等;品官就是具体担任某一岗位的行政职务,即九品十八级;
散官与品官对应,比如正一品为光禄大夫,从一品为荣禄大夫等等;差遣属于临时性的派遣工作,比如钦差大臣、乡会试考官等,事毕仍回原职。
一等公和首席军机大臣的区别
一等公属于异姓爵位中的最高等级,授予建有特殊功勋者,通常是指军功。清开国功臣中就有很多代表性的人物,如额亦都、费英东等五大臣,他们的爵位都是世袭罔替的。
此外,一等公也会授予功臣之后,如果某一大臣有重大功绩且因公殉职,他的子孙往往会被授予公爵,还有一种情况是荣誉性的授予,比如皇后的父亲一般授予承恩公,孔子的子孙按例可以世袭衍圣公的爵位。
但后两种情况的公爵没有一二三等之分,故不称为一等公。
一等公在清代的历朝都是稀有品种,能获此荣誉者仅有寥寥数人。比如乾隆时期,得封一等公爵者仅有傅恒、阿桂、海兰察、和珅等数人,且除了和珅以外,都是以军功获封公爵的。原则上,一等公包括侯爵、伯爵都是世袭罔替的。
有请一代,只有旗人才能获得公爵,汉人中只有个别案例。这是因为清代统治者奉行的重满轻汉不无关系,汉人贵族少有机会建立重大军功。即便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那样的柱石重臣,也不过是个侯爵。
首席军机大臣属于“差”,没有具体品级也无正式衙门。但首席军机大臣一般都是大学士兼任,因此在品级上都是正一品。
首席军机大臣类似宰相,是国家中枢机构的首脑,具体负责重大行政事务。这一点和一等公有所不同,一等公只是爵位,从法律层面而言,并不属于行政编制。
不过从清代的一等公获封者的情况来看,凡一等公大多担任要职,具体是什么职务要视其个人的特长和才能而定。如果不具备很好的行政能力,一等公通常担任八旗系统内的军职,如某个旗的都统、副都统。
如果具备很好的行政能力,那么则会出任大学士、军机大臣甚至是首席军机大臣。
以一等公身份跻身中枢的情况十分常见,如康熙朝的索尼、鳌拜、遏必隆、索额图等,乾隆朝的傅恒、阿桂、和珅等都是如此。所以我们很难从权力大小的角度去评判到底是首席军机大臣权力大,还是一等公权力大。
因为它们在很多时候都是集两个身份于一身的。而那些仅担任武职的一等公,权力则不及首席军机大臣。
以政治地位而言一等公更为显赫
清代对异姓爵位的封赏是很严格的,很少有人一步到位直接封一等公,而是通过不断的累积,从伯爵、侯爵慢慢升至三等、二等公,最后晋一等公。
一等公是个稀缺品种,一朝仅有几人获得。而首席军机大臣更换的频率很高,一朝通常会有十数人。首席军机大臣属于品官系统,没有世袭罔替的特性,这一点是无法与一等公相比的。
在服制方面一等公所穿的补服纹样为四爪正蟒,通常还有皇帝赏赐的四团龙补服。一等公由于不在九品十八级之类,但因地位高于品官,所以也有“超品”的说法。
体现在顶戴上,一等公所帽顶上同样也会镶嵌一颗红宝石,与一品大员相同。但一等公在此基础上又嵌有东珠一颗,以区别与一品的红顶子。
按清制,凡文五品以上武四品以上皆可佩戴朝珠,不过朝珠的等级制度也很森严。按例,公、侯、伯、子、男等,朝珠可用珊瑚、青金石、绿松石等材质。文、武一品只能用珊瑚不能饰宝石。
我们在很多清宫电视剧比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中,经常看到朝中重臣都是统一穿着正一品的仙鹤补服,其实这种现象和真实的历史有不小的差距。
按照清代的制度,一等公需穿着于自身相匹配的服饰,即穿四爪正蟒补服,戴饰东珠的顶戴,而不是和大学士、各部尚书一样穿仙鹤补服。
也就是说在乾隆朝的军机处中,阿桂、和珅所穿的补服和董诰、王杰等人是不同的,他们的政治地位显然要高一级。
最后还有待遇方面,清代的大臣往往兼任多个要职,比如和珅的兼职多达数十个,但俸禄并不叠加,只能以最高级别领取年俸。和珅最大的官是文华殿大学士,年俸180两。
同时和珅的爵位又是一等公,年俸700两。所以和珅每年拿到的基本工资就是700两。
一等公的年俸700两和大学士的180两差距还是很大的,这也体现了公爵的尊贵。只不过大清的官员从不指望基本工资过日子,如果一等公没有担任实职,其收入恐怕不及一个七品的知县。
显而易见,在没有担任要职的情况下而言,一等公的荣誉地位都要高于首席军机大臣。若是有兼职,不管是政治地位还是实际权力,都完爆首席军机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