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简介(蒙古族特色和习俗介绍)
蒙古族食物
以奶制品、肉和面食为主。蒙古族除手抓肉外,还喜炖羊肉、火锅。面拌以炒面为主。食用时加酥油或牛羊油,以茶水搅拌。各类面食也是常用食物。
奶茶和面制干粮
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以笑面迎接,摆上奶酪、奶油和各种面制干粮,捧上奶茶。茶后,向客人敬上醇美的奶酒和白酒,主人把自己酒碗里的酒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喝一口,为了凑兴,常以唱歌劝酒;
对贵客则宰羊款待;老年人来到时,则要外出迎接,走时搀扶上马。到长辈家里做客,一般要带些糖果、饼干、酒和自制面食品做礼物。蒙古族人民尊敬长辈,进门、入座、喝茶、饮酒、吃饭时,让长者优先。
蒙古族同姓不婚。须由喇嘛以生辰查看经典进行“合婚”。新中国成立前,男女婚姻多由父母方父母或其亲戚带上白酒等礼品去女方家中求婚。
订婚时,男方带上自制的奶酒、一只熟羊和其他礼品,到女方家中,先敬哈达,再致订婚词,然后把带来的奶酒倒入碗中,给在场的女方亲友、邻居每人品尝一口。然后大家饮酒、吃肉。
结婚前,男方还要给女方送过礼(即聘礼),多为肉、酒和新娘的梳妆具和衣料。聘礼多少,由双方长者商定。
出嫁前一日,女方家中举行送嫁宴会,亲友赴宴,以唱歌、跳舞倾诉亲人的依恋和父母的养育之恩。婚礼上,除宴饮、歌舞活动外,并安排一些诙谐戏。
蒙古族节日主要是春节、那达慕大会、祭俄博等。春节,又称“白节”、“大年”,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节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
但也有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草原上的大年,直到正月十五始止。
蒙古族群众把举行“那达慕”大会的日子看作是盛大节日,每年都要举行一次传统的那达慕大会,时间一般在牲畜肥壮的秋天。
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内容包括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祭俄博”,一般都在七月中旬。它是蒙古族牧民一年一度的草原盛会。会上,除了请活佛、喇嘛念经,祭祀山神,祈祷人畜平安外,还要进行一些娱乐活动。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
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
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