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偏不把皇位传给能力更强的朱棣?
今天有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历史上的朝代,被地方势力造反夺权的情况不是那么常见,朱元璋加强皇权后,就更加不用担心会有大臣选择造反了。
但这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在继承人的选择上他犯了难。
按照他确立的规定,明朝的皇帝在选择继承人上,以嫡长子为优先。
不过这一点在朱元璋的皇位传给下一任时就没有履行,他原来有个长子朱标,朱标本来被其选为了太子,然而后来却因病去世了。
按照他制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度,皇长孙成为了皇位的继承人。
但朱元璋死后,朱棣不满朱允文继承皇位,就选择造反,自己做了皇帝。
为什么朱元璋知道朱棣更有能力担任皇帝,却还是选择将皇位传给朱允文呢?实际上,他这么做也是为了明朝政权稳定着想。
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朱标死后,按辈分他也没理由有继承权。
但他在剩下的皇子中能力较强,相比其他皇子更适合继承皇位。
如果朱元璋让他做太子,显然辈分在他之上的两个皇子会心生不满,因此可能就会掀起藩王乱战,这自然不是他想看到的。
他之所以不立朱棣做太子,还有一个原因是,朱棣可能并不是他的亲生儿子。
他的母亲因为私通出轨被赐死,为此朱元璋还怀疑他是否真的是自己的儿子。
如果不是,将皇位传给他无疑是断了皇室血脉。
古代的皇帝一般都十分注重血脉的一致性,纵使某个皇子能力过人,很适合做皇帝,统治者也会顾及血脉的一致性,不会将皇位传给他。
结果朱元璋就陷入了两难的处境,立朱棣为太子,有血脉断了的风险,不立朱棣为太子,其他皇子又没有哪个能和朱棣相提并论。
所以他只能立皇长孙做皇位继承人。
看似他这样的做法还算稳妥,也没有违背嫡长子继承原则,但他还是小看了朱棣的实力。
朱允文即位后,虽然获得了朝中大臣的支持,但他实际掌控的权力不大。
相比之下,燕王朱棣有一众支持者,想夺权也不是难事。
从这可以看出,朱元璋不想看到藩王乱战,结果却因继承人没有多大实权,反而导致朱棣造反。
结果这个他不想立为太子的皇子,终究还是做了皇帝。
不管怎么说,明朝这个朝代还是延续了下去,没有因为地方叛乱而导致政权颠覆。
一个朝代的延续,跟继承人选取没有直接联系,只是皇帝作为权力最高的人,做了皇帝的人总是不希望政权被其他人夺走。
但只要是自家人继承了皇位,皇室血脉就不至于断裂。
因此朱棣做了皇帝,跟朱允文做皇帝相比,没有多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