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当初下西洋时的用的船只最后去哪儿了?

2024-04-22 11:13 来源:策古网 点击:

郑和当初下西洋时的用的船只最后去哪儿了?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郑和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郑和下西洋时代的威猛宝船,常叫多少明史爱好者们,说起来就是连自豪带痛惜。

作为中国古代造船科技的集大成者,保守估计船长至少五十七米的郑和宝船,拥有龙骨结构水密隔舱旋转橹等一系列高科技。在大明朝七次威武的“下西洋”盛典里,一次次霸气看跪各国官民。但如此曾领先十五世纪全球的巨无霸战舰,却随着下西洋的偃旗息鼓,渐渐在中国海疆销声匿迹。以至于十六世纪初叶,葡萄牙殖民者造访中国东南沿海时,他们看到的,大多竟是中国海军“袖珍”的小船,葡萄牙海军军官皮雷斯,当时还发出过狂妄宣言:“一艘葡萄牙战舰,就能击沉五十艘中国船”。

难道说,自从郑和下西洋的绝唱后,明王朝强大的宝船技术,就此断代失传了?

对这个问题,近代以来的不少学者们,也是各种口诛笔伐。有人痛贬明朝中期后明朝造船业的落后,甚至还有人扒出野史传说里“刘大夏烧毁郑和海图”的谣言,“刘大夏造成中国造船落后”的说法,曾经传的有鼻子有眼。

但对这个话题,明朝的造船技术,却完全可以响亮回答:这锅,刘大夏不背,大明朝的造船业,更不背!

一:宝船消失,谁之过?

其实,一直到明代晚期时,中国的造船技术,依然正代代精进,诸如“水密隔舱”“龙骨结构”“风帆错位配置”“平衡舵”等核心技术,都是遥遥领先。就连当时远道而来的欧洲人,对此也十分认账。西班牙典籍《大中华帝国志》里,就盛赞过当时明朝先进的造船技术;17世纪占据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更从此多年如一日,大力学习建造中国船只。

那既然技术没丢,为何从郑和下西洋结束,到明朝正德年间的一百年间,大明朝的船舶,竟只剩了小船?最重要的问题,就在明朝的官营造船业。

其实,当时郑和宝船惊艳亚洲海面的风姿,不止来自明朝造船的高科技,更来自明朝强大的造船产业。明朝建国后,大型的官营船厂遍布东南各省,南京宝船厂至今遗留有长四百米以上宽达五十米的大型船坞。另外这类大型船厂,通常也云集能工巧匠,郑和船队的风采,明朝初期强大的航海实力,就来自这产业实力。

但自郑和下西洋盛典结束后,从明朝宣德年间起,大型宝船没了用场,而明朝的官营船厂,也从此一代代衰败,大量工匠也纷纷逃亡,造船质量从此每况愈下。外加明朝沿海卫所制日益崩溃,海防越发废弛,水师官兵都成了空额,船舶当然也就更缩水。从15世纪中叶的景泰年间起,明朝有不得不把大量的官营船厂合并裁撤,除了建造专用册封琉球的大型封舟,大船?基本就不造了。

于是,这多年如一日的恶性循环,也就有了葡萄牙殖民者初来时,看到的惨淡景象:传说中航海能力强大的明朝,军队竟多是小型船只,火力也十分差劲,虽然在与葡萄牙的海战里,明朝基本都取得了胜利,但那都是靠着以多打少,战舰的性能,已是远远落后。

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再接下来,嘉靖年间那场持续数十年,席卷东南沿海的“大倭乱”里,面对学会明朝造船技术,驾驶“山寨版明朝船”的凶残倭寇,传说中强大的明朝舰队,竟常吓得不敢应战。抗倭英雄戚继光更吐槽说,明朝的大型战船,别说拉出去和敌人作战,能在海上行驶不散架,都算是好船。明朝中期的“倭患”,西方殖民者一度熏天的气焰,优哉游哉在东南沿海圈地的“好日子”,也是拜明朝衰败的造船产业所赐。

难道明朝的造船业,就这么无奈任命了?事实是,就是在明朝官营造船业衰败的年代里,明朝的民营造船业,却是高调逆风而起,成了那个大航海时代里,中国船舶的闪亮品牌。

二:撑起国威的民营造船

在郑和下西洋后,明朝官营造船业加速衰败的年代里,明朝开国时只是配角的民营造船业,却也实力悄然增长。那个年代,也是明朝东南沿海商品经济红火发展的时代,虽然对民间海外贸易的禁令仍在,但越来越多的明朝民间船只,都在走出国门。葡萄牙殖民者来到东南亚时,就多次看到东南亚各国港口上,中国民间船舶往来不绝的盛景。甚至正德年间的明朝广东等沿海省份官府,都出台相关法令,尝试保护鼓励沿海贸易。

如此特殊背景下,民间造船的需求当然也越来越高,民营船厂自然火速发展,大批从官营船厂逃亡的工匠,都在民营船厂重操旧业,不但技术一代代传承下来,而且随着与外国造船技术的交流,工艺也更精进。尤其见证明朝民营船厂“反超”官营船厂的大事件,就是嘉靖十三年(1534)年的“造封舟”事件。

当时的明朝官营船厂,由于技术衰退严重,连明朝册封琉球的“封舟”也无力承建。如此关乎国威的大锅,福建的民营船厂毫不犹豫扛下,虽然造价是官营船厂的三倍,花掉了明王朝三千多两白银,却造出了强大成果:长十五丈宽一丈六尺深一丈三尺的巨型大船,风光开到琉球大扬国威——当年曾让大明民间无比仰视,令后世视为传奇的宝船,大明的民营船厂,从此可以稳稳建造。

自此以后,明朝民营船厂的品牌,就此漂亮树起来。福建广东各地的民间船厂,开始越来越多的承载造大船的任务。甚至在抗倭战争白热化年代里,曾经只剩了小船的明朝水师,各种大船开始满血复活。比如更加升级的“一号大福船”,装备有十门以上的重型火炮,全船成员百分之七十以上使用火器,在海面上收拾倭寇战船,号称“如车碾螳螂”,到了隆庆年间时,明朝沿海的巨型福船,以《涂中丞军务集录》记载,船长已经升级到五十五米长,配备十七丈以上的桅杆和铁叶包裹,即使比起同时代西方的最大战舰,也是相差不远。

而在著名的万历朝鲜战争的“露梁海大战”里,明军也曾投入过这款巨无霸。朝鲜史料《惩毖录》里,就留下了明朝巨型福船的威武风姿:“月挂西山,山影倒海,半边微明,我船无数,从阴影中来”。这场灭杀日本数百战舰的露梁海大捷,就有明朝“造船革命”的成果。

当然,万历朝鲜战争时代的明朝战舰,虽然体魄不亚于同时代西方巨舰,但火力水平确还有差距。当时明朝巨舰上的重炮,最大不过500斤。《纪效新书》里记载的明朝巨型福船,重炮也不过十多门。虽然对付老对手倭寇足够,但以“船坚炮利”的标准说,比起西方航海强国,还是有差距。

所以进入十七世纪,明朝造船,又开始了新一轮奋起直追。

三:最后的绝唱

进入十七世纪的明王朝,北方边患加剧,但这个时代,同样又是隆庆开关后,东南海外贸易红红火火的年代,船舶升级也加速,于是明朝的水师部队,也跟着升级装备。更大型的“火炮巨舰”应运而生。最为典型的,就是“鸟船”。

以明末何汝宾《兵录》里记载,鸟船上已经有了西方常见的重炮与火炮滑车,其中有八门左右两千斤以上的重炮,20门左右千斤大炮,另外还有数十门小型火器,铳炮总数在六十门左右,俨然东亚海洋上的火炮巨舰。

以当时荷兰英国各国的资料记录,不但明朝的水师装备有这种大船,郑芝龙等海盗们也大量装备。1637年,英国画家还绘制了广东海域的中国鸟船,成为晚明中国造船业,一幅珍贵的见证。

甚至,取代明王朝的清王朝,也对这强大鸟船技术十分认同,不但康熙年间的福建水师,曾拥有五十多艘这种巨舰,甚至两艘五十六米长的鸟船,还曾作为封舟出使琉球,再度大扬国威。

可是,就是在康熙年间以后,大批的鸟船,陆续被清王朝封存拆卸,清朝的沿海水师,只剩下了载炮七八门的小船。清朝后来的“封舟”,竟然比明朝嘉靖年间还要小。以至于康乾盛世年间,清朝的水师,就已落到了被越南海盗痛打的地步。接下来落后挨打的国运,越活越抽的造船业,就已经预埋。

技术的进步,永远不是在封闭中完成,明清造船业的兴衰,就是其中,无比生动且充满教训的见证。

相关标签:

​明朝时期的郭氏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地位如何
2024-04-22 11:11:52

​明朝时期的郭氏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地位如何

明朝时期的郭氏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地位如何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郭家跟朱元璋是贫贱之交,两家的深入结合始...

2024-04-21 20:03:33

​正史中的华雄到底是怎么死的?他到底是被谁所杀?

正史中的华雄到底是怎么死的?他到底是被谁所杀? 华雄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东汉末年,原本势力不算大的军阀董卓突然冒出头来。不仅把东...

​雍正抄了曹雪芹的家后 雍正到底抄出多少家产
2024-04-21 20:01:28

​雍正抄了曹雪芹的家后 雍正到底抄出多少家产

雍正抄了曹雪芹的家后 雍正到底抄出多少家产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雪芹家产,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人常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历朝历代...

2024-04-21 19:59:22

​王莽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儿子?是因为自己的野心吗?

王莽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儿子?是因为自己的野心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人们对于王莽的经历,一直都是茶余饭后热议...

2024-04-21 19:57:16

​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感情如何?司马懿是如何对待发妻的?

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感情如何?司马懿是如何对待发妻的?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每个人对于历史人物都有不同的角度和...

​鄱阳湖大战的战况如何?朱元璋为何会后怕?
2024-04-21 19:55:10

​鄱阳湖大战的战况如何?朱元璋为何会后怕?

鄱阳湖大战的战况如何?朱元璋为何会后怕? 。 鄱阳湖之战,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 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最终朱元...

​吴起狠起来到底有多狠 杀妻求将又是什么样的
2024-04-21 19:53:04

​吴起狠起来到底有多狠 杀妻求将又是什么样的

吴起狠起来到底有多狠 杀妻求将又是什么样的 对吴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起有多狠?杀妻求将,为收买人心,替士兵吸毒疮。 说起吴起,大...

2024-04-21 19:50:58

​王娡入太子宫前,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娡入太子宫前,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娡,汉景帝刘启第二任皇后,汉武帝刘彻生母,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市)人,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

2024-04-21 19:48:53

​苏轼为什么要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呢?

苏轼为什么要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呢? 苏轼为什么要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又是一段守丧的蛰居生活,这一守就守了两年零三个月。神宗...

2024-04-21 19:46:47

​比砍头更恐怖的刑罚,戴上后十分折磨

比砍头更恐怖的刑罚,戴上后十分折磨 《尚书》记载:“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这句话揭示了西周立法的指导思想,一是“明德”,二是“慎罚”。虽然画地为牢那种上古之...

​描写有意境的带云的诗句(形容云的优美诗句意境唯美)
2024-04-21 19:44:41

​描写有意境的带云的诗句(形容云的优美诗句意境唯美)

描写有意境的带云的诗句(形容云的优美诗句意境唯美) 这些写云朵的古诗词,意境唯美,值得反复阅读! 很喜欢在工作疲惫之余,躺在草地上看看天空的云朵,变幻多形,散于九霄...

2024-04-21 02:00:00

​张昭提出了投降曹操的建议,为什么孙权没有采纳?

张昭提出了投降曹操的建议,为什么孙权没有采纳? 孙权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是孙策托孤于张昭与周瑜时...

​古代大家族里边如果长子去世 长孙和次子谁的权力更大
2024-04-21 01:57:54

​古代大家族里边如果长子去世 长孙和次子谁的权力更大

古代大家族里边如果长子去世 长孙和次子谁的权力更大 对古代长孙和次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的大家族里,假如长子去世了,长孙和次...

​田单复国之后 齐国为何在半个世纪里一点作为都没有
2024-04-21 01:55:48

​田单复国之后 齐国为何在半个世纪里一点作为都没有

田单复国之后 齐国为何在半个世纪里一点作为都没有 对齐国复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引言 自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对于各诸侯国的影响与威...

​刘秀手下第一猛将冯异简介(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大将)
2024-04-21 01:53:41

​刘秀手下第一猛将冯异简介(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大将)

刘秀手下第一猛将冯异简介(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大将) 说起东汉名将,估计很多人想起的,可能会是那位“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或是“云台二十八将”的榜魁邓禹。 没错,在...

2024-04-21 01:51:34

​刘邦起义后,他曾经的酒肉朋友为何都成了军事奇才?

刘邦起义后,他曾经的酒肉朋友为何都成了军事奇才?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

​皇帝用太监仅仅是为了防止被绿吗?
2024-04-21 01:49:28

​皇帝用太监仅仅是为了防止被绿吗?

皇帝用太监仅仅是为了防止被绿吗? 皇帝用太监仅仅是为了防止被绿吗?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关于太监这个职业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已无从考证。因为影视剧...

​项羽稳占上风,败给刘邦是因为什么?
2024-04-20 19:46:12

​项羽稳占上风,败给刘邦是因为什么?

项羽稳占上风,败给刘邦是因为什么? 项羽稳占上风,败给刘邦是因为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楚汉争霸作为我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至今仍广为流传。...

​宋朝军事政策到底是什么样的 将士们为什么会万劫不复
2024-04-20 19:44:06

​宋朝军事政策到底是什么样的 将士们为什么会万劫不复

宋朝军事政策到底是什么样的 将士们为什么会万劫不复 对宋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代采用了怎样的军事政策,将应精忠报国的将士们送向...

2024-04-20 19:42:00

​吕不韦罢相后,为什么因为嬴政的一封信而饮鸠自尽?

吕不韦罢相后,为什么因为嬴政的一封信而饮鸠自尽?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战国末期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他对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