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人才制度是什么样的 后世为什么摒弃
还不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制度多宽松?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人才,在某个方面有高超才能的人,便称之为人才。人才对古代君主来说,相当重要。因为君主要治理自己的国家,就必须要任用人才。
可是选拔人才,却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条条框框,比如说汉朝时期的举孝廉,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及其以后的科举制度,这些都是选拔人才的标准,俗称为条条框框。
那么通过这些条条框框,所选拔出来的人,当真就是人才吗?这些人才被任命为王朝的官员以后,当真可以造福百姓,为国家出力吗?事实并非如此,所以选拔真正的人才非常困难。
01春秋战国时期,选拔人才压根就没有那么多规矩。
其实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个时期,在选拔人才方面,压根就没有那么多规矩,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这段时间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文化现象,俗称为百家争鸣。也就是各个学术的专家,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没有任何限制发展的事情。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文化是最为灿烂了,这也造就了无数各领域的人才。比如说改革领域的李悝、卫鞅,军事领域的庞涓、孙膑,法学领域的李斯、韩非。
这些人才的大名,可以说大家是如雷贯耳,因为实在是太出名了。那么是什么样的标准,才选拔出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呢?
很可惜的告诉大家,压根就没有什么标准。之所以他们被称之为人才,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自己各自的学术领域,做到了顶尖层次。
而选拔他们的方法,其实也非常简单,那就是通过谈话。君主根人才的几次谈话,可能就会改变这个人才的一生。
这是一个跟任何时代都不相同的时代,那个时候只要你有特别的才能,没有必要慢慢煎熬,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成为王国的核心人物。
02庞涓出山后便成了魏国大将军,那么他是靠什么征服了魏惠王?
很多人提到庞涓,第一印象那就是坏蛋。其实这种说法是非常片面的,对于他们这类人来说,压根就没有好坏可论,因为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评价他们。
庞涓是一个十分励志的人物,他在鬼谷子那里学习了军事理论以后,下山没多久便成为了魏国的将领。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你现在让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三年之内做到市里的骨干领导看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战国时期,还真的有可能。
庞涓到底是花费了几年时间,才做到魏国大将军的呢?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我们可以推论一下。庞涓跟孙膑那是认识的,是师兄弟的关系。庞涓毕业的时候,孙膑还在学校里读书。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
等到庞涓做了大将军以后,孙膑终于毕业了。而且庞涓深知孙膑的才能,可见孙膑在学校里的表现就很突出,如果是一个还有十几年才毕业的孩子,压根就不会引起庞涓的重视。可见庞涓跟孙膑之间的年级差并不大。
由此可见,庞涓毕业没几年时间,孙膑就已经出山来投靠庞涓了。而此刻的庞涓已经是魏国大将军,那么他靠什么成为大将军的呢?这么短的时间,庞涓所能立的功劳是极为有限的,而且也没有什么记录表明他在这段时间立了多大功劳。
所以由此可见,庞涓之所以能够成为魏国大将军,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的人格魅力,感染到了魏惠王。
魏惠王认为庞涓是个人才,所以庞涓便得到了重用。即使庞涓只是刚刚毕业的学生,那也没有关系。只要庞涓有才能,在战场上历练个几年,一定可以成为中流砥柱。这就是战国时期的人才文化。
03卫鞅刚到秦国,就被秦孝公任命为大良造。
商鞅变法的故事,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详,通过商鞅的努力,秦国变法大成,成为了西方大国,为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不过大家知道吗?商鞅可不是秦国人,他是正儿八经的卫国人,所以他真正的名字应该叫卫鞅或者公孙鞅。而当时的卫国,是魏国的附属国。所以说商鞅一直在魏国效力。
可是魏惠王并不重视商鞅这个人,以至于商鞅最终离开了魏国,前往了秦国。可是问题来了,一个在魏国干过活的人,到了秦国以后,是怎么就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呢?
这是一个谜团,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商鞅根秦孝公有过不止一次的交谈,从而说服了秦孝公支持变法。
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史记》
在此之前商鞅对秦国是寸功为立,在魏国也没有什么名气,因为商鞅在魏国也没有建功立业。所以我们很难想象,光靠商鞅的几句话,秦孝公就敢把整个国家都托付给他。
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魄力,有志不在年高,只要有能力,只要是个人才,那一定可以得到重用。
在秦孝公的安排下,商鞅与秦国贵族们展开了一场变法与否的争辩,最终商鞅引经据典,击败贵族,打赢了这一仗。
而这以后,为了方便商鞅变法的实施,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大良造,总领秦国上下所有政务军务,俨然成为了秦国的最高领导人,这就是他们的魄力。
04李斯从一文不名到成为秦帝国的核心。
很多熟悉李斯的人,都知道李斯之所以能够成为秦国的首任丞相,主要就是因为他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爬上来的。
其实任何人成为大人物,都是需要机缘巧合的,而那个年代,这种机缘巧合显得更加容易罢了。李斯刚到咸阳的时候,确实穷的叮当响。
他甚至放弃过咸阳的日子,打算回老家去过小日子算了。可是正如现在在北上广煎熬的漂们,李斯为了未来的一个梦,咬牙坚持了下去。
最终有这么一个机会,让吕不韦认识到了李斯。李斯通过自己的言谈征服了吕不韦,从而成为了吕不韦的下属。
诸侯名士可以下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良将随其后。---《史记》
可是这不是李斯的最终目的,他的野心很大。通过吕不韦,李斯认识到了当时的秦始皇。在李斯离间六国的言论中,秦始皇看到了一统天下的希望。
所以即使当时李斯的官职并不高,可是他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这就已经足够了。等到秦始皇亲政以后,李斯立刻像窜天猴一样,一跃而起,成为了秦始皇最核心的重臣。
以至于后来,李斯更是成为了秦帝国的第一任丞相。甚至成为了主宰秦帝国未来的那个人,要不是他,秦帝国或许还真的不会落在胡亥和赵高手里。
由此可见,李斯通过自己的言辞,征服了秦始皇,从而改变了他个人的人生命运。这就是秦始皇时期的用人之道。
05春秋战国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难道真的只是靠嘴皮子?
由上面三位仁兄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庞涓、商鞅还有李斯,他们之所以能够迅速上位,主要都是依靠了自己的嘴皮子。
那么问题来了,春秋战国时期,君主选拔人才的制度,是看这个人会不会说吗?当然不是这样,君主所听到的,是这些话背后的中心思想。
人才之所以称为人才,当然是在各自领域之中,有一定的学术沉淀和积累。比如说庞涓那就是军事大家,他有自己的一套军事理论,通过这套理论,庞涓征服了魏惠王。
商鞅对自己的变法理论也深信不疑,所以他也说服了秦孝公。而李斯的法家理论,更是那个年代数一数二的水平,自然也能博得秦始皇的信任。
动嘴皮子只是传递思想的一个方式而已,真正能够改变人才命运的,其实是他们自己的才能罢了。
不过换任何一个时代,动动嘴皮子,可能都无法从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这就是春秋战国的魅力所在。
总结:这么富有魅力的人才制度,为什么后世没有继承呢?
我们会发现,后世有太多的选拔制度,唯一没有的,那就是靠嘴皮子传递自己的才能。后世选拔人才的方法,越来越复杂。
汉朝时期,只要孝顺或者廉洁,那就有机会进入朝廷做官。至于你有没有才能,其实相对来说并不是很重要。
魏晋时期,只要中正们看中你了,那么你就可以成为朝廷官员。以至于这段时期,朝中官员基本上都被大贵族集团给垄断了。
隋唐时期,只要科举考试过关,那么恭喜你,你就可以在朝中做官了。至于你的才能是否能够真正帮助到国家,那也无法下定论。
我们会发现,后世这些选拔人才的方法,越来越复杂。而且选拔出来的人才,都是从小官慢慢做起来,绝对没有春秋战国时期,一下子就委以重任的情况出现。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仅仅就是这个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靠嘴皮子上位,虽然看似比较开明,不过对选拔者的要求相当高。
如果秦孝公不懂变法,那他只会觉得商鞅就是个废物。如果魏惠王不懂军事,那庞涓只能在魏武卒军中先做个三五年的士兵。如果秦始皇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那么李斯的那翻言论只会被认为是哗众取宠。
选拔人才的标准必须要统一化,这才能使得人才有积极性。光靠君主的喜好来选拔人才,这的确是一种不明智的举动,毕竟封建时期的大多数君主,都没什么水平。
参考资料: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