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董卓是历史人物吗)
比之小说,正史中的董卓少了一分传奇色彩,却多了一分现实。
董卓的崛起方式、毁灭之路,都非常有现实意义。
独特的崛起之路
身为汉末第一个大军阀,董卓自然是靠武装崛起的。
董卓数次与羌、胡作战,前后百余战。
百余战中,他最为显著的一次是在“六军上陇西”之战。
当时,他为羌、胡所围,他诈作筑堰捕鱼,待到堰成,他过堰后决堰,羌胡为水所阻,无法追击,董卓得以“全众而还”。当时,六军出击,只有董卓一路保全完好。
不过,单纯以战功、军事才能而论,他不如同时代的皇甫嵩、朱隽等人。
在征讨冀州黄巾时,他因无功被罢,皇甫嵩收了他的摊子后功成。
在平定王国之乱时,他与皇甫嵩意见截然相反,但皇甫嵩坚持己见,迅速功成,董卓又惭又恨。
而在与领导、同僚关系上,他也处理得并不算太好。
他与张温、皇甫嵩等人关系紧张,孙坚甚至曾经建议张温杀了董卓。
董卓最大的特长,是善于培植自己的势力。
早在少年时,他就以豪侠闻名,与豪帅相结。每每有豪帅前来从之,他都杀耕牛热情招待。豪帅服他,赠杂畜千余头给他。
为将后,他得到赏赐时,又“悉以分与吏士”,笼络人心。
由于他善于笼络部署之心,因此,他手下有一支强大、忠诚的人马。
皇甫嵩的儿子曾经对皇甫嵩说:天下将乱,能够安定天下的,只有父亲您和董卓两个人!
看来,董卓与皇甫嵩,已是当时天下最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了!
冒巨大风险,为乱世做好准备
他视自己的人马为“生命线”。
汉灵帝曾两次想调动他的工作,将他的人马交由皇甫嵩管理,董卓都“再违诏敕”,宁可不从圣旨,也要保住自己的人马。
当时,天下尚未分崩离析,天子仍然拥有无上权威,服从天子,仕途有可能更上一层楼,违抗天子,引起天子怀疑,风险不小。
这种情况下,董卓仍然宁可违抗圣旨,也要保全自己的军队。他率领5000人“自河津渡”,观察形势。
看来,历史选择董卓成为乱世第一个大魔王,不是没有理由的。
因为:董卓已经为乱世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迅速行动,迎天子入京
机遇很快就来了。
何进召董卓、丁原等人入京,企图给妹妹何后施加压力,诛杀宦官。
董卓依命行动,然而,在何太后同意罢免宦官后,何进又反悔,命董卓不要进京,转兵讨伐匈奴贵族于夫罗。
面对种邵的斥责,董卓引兵退到洛阳城西20里的夕阳亭。
时机未成熟,他不敢贸然行动,但他也不愿轻易放弃,就近驻扎,等待时机。
果然,京师大乱。
望见京师上空的滚滚浓烟,董卓知时机已至,迅速行动。
在打探到天子下落后,他迅速行动,迎救天子。
当时,公卿百官迎驾,太尉崔烈见董卓,大声呵斥,要求董卓避让。
时机没到时,董卓因为种邵的呵斥退兵,现在时机已到,他哪里会让?董卓大声呵斥崔烈,“我不能断卿头邪?”
公卿百官也表示:有诏却兵!你们回去!
董卓再次呵斥:你们这些公卿把国家搞成这个样子,使天子蒙尘,我怎么能退兵?
于是,董卓“迎天子”,一起入洛阳。
枭雄手段,控制京师
然而,入京,不代表董卓就能把持朝政。
当时,京师中有3支力量。
一支是原由何进把持的禁军。
这支军队,包括西园八校和左右羽林、北军五校等。
大将军何进、车骑大将军何苗死后,这些禁军群龙无首。
但是,时为中军校尉、司隶校尉的袁绍拥有很强的影响力。
只看西园八校尉的名单,我们就会发现,许多校尉后来成了袁绍的将领,而曹操等人当时也与袁绍关系紧密。
而袁绍的弟弟袁术为虎贲中郎将,在禁军中也影响颇大。
当时,鲍信等人也都劝袁绍趁早动手,消灭董卓。
如果二袁与之相争,仅靠董卓带来的人马,是无法抗衡的。
早已为乱世做好准备的董卓“吃定”了袁绍。
他夜晚派兵出城,白天再大摇大摆的进来,宣称“西兵至矣”。
袁绍不知虚实,不敢动手。
董卓趁势收编了何进、何苗的部曲,占据了优势。
另一支力量,是丁原所部。
严格的说,时任执金吾的丁原,也属于何进禁军。
不过,丁原的骨干军队,是他刚刚从并州带来的,又稍特殊。
此外,当时禁军中,以凉州、并州人为多,在丁原本部之外的禁军中,也有张辽所部这样的并州兵。
如果搞不定并州兵,董卓也是不得安稳的。
董卓找准了丁原的弱点:丁原本人,是在1年前才担任并州刺史的,时日尚短,根基不稳。相反,吕布等人在并州军时间长,影响大。
董卓遂收买吕布,使吕布杀丁原,吞并了并州军。
由此,董卓以凉州兵为根本,吞并了并州兵,控制了原禁军,彻底掌握了京师武装。
以枪杆子为后盾,董卓把持了朝政。
野心勃勃的控制朝政
从夺权的过程看,董卓确实是一代枭雄。
然而,把持朝政是一回事,安定天下又是另外一回事。
董卓旋即开始“大展宏图”。
董卓的想法是:拉拢士族,以军力为根基,以世家大族为工具,实现对天下的统治。
董卓深知:东汉士大夫曾饱受宦官打压,通过给被害士族平反,并重用世家大族,是可能获取世家大族支持的。
因此,董卓给党锢之乱以来被诬陷、祸害的名士平反。
同时,董卓又重用名士。
当时,董卓自己的老部下,仍然只是校尉,而高官职务,悉数交给了公卿。
不仅如此,董卓还让袁绍等世家大族子弟以及刘表等名士委以地方官。
一边是胡萝卜,一边也要大棒。
董卓废天子,立陈留王为帝。
名义是陈留王聪明一些。
其实,都是长于深宫的小孩子,在董卓面前,贤一点,愚一点没有任何区别。
董卓废立天子,就是立威于天下!
在软硬兼施之下,公卿服从于其威风,董卓把持了朝政。
失控
董卓表面上控制了形势,但实际上却是失败的。
1、放飞地方势力。
在董卓的威风下,年纪大的顶级士族留在京中,隐忍。
年轻一代的士族,如袁绍等则逃离京师,到了地方。
如此,中央虽受董卓控制,但地方却被“放飞”。
自汉末以来,庄园经济发展,地方已为豪强所控制。
不过,地方豪强在地方势力虽大,但号召力有限,只能顺从中央,不敢,也不可能公然反抗朝廷。
现在,影响力遍及天下的世家大族、名士中的年青人在地方任官。
这些人不但可以号召地方势力,甚至可以串联起各地势力,一起对抗中央!
2、授人以柄。
过去,宦官、外戚专权,迫害士族,但士族们最多也就是“文斗”。
因为:宦官、外戚,毕竟是以天子家奴、舅舅的名义行事,是代表皇权的。
所以,“文斗”是忠诚,“武斗”是造反!
如今,董卓以外臣控制朝政,甚至擅行废立!
董卓,已不是皇权代表,而是“绑架”了天子!
如此,反抗董卓,解救天子,也就成了忠义之举!
3、停滞的武装力量。
地方反抗,已不可避免。
靠安抚不能解决问题,如果靠武力能解决问题,也是可行的。
当时,董卓的军力是天下最强的。
然而,要把持朝政,靠精兵足够,但要消灭全国的反对势力,就需要一定数量的部队了。
因此,董卓考虑以精兵为主体,征兵扩军。
然而,董卓被士族“忽悠”了。
尚书郑泰表示:关东兵虽多,但袁绍、张邈、孔伷都是垃圾,又不能齐心协力,是乌合之众,不难对付。无事征兵惊扰天下,使厌恶兵役的人起来反抗,是放弃德政,损害威信!
董卓听信了郑泰的话,放弃了征兵。
历史上,确实有不少人推行“精兵路线”。
可是,“精兵路线”,不代表可以没有足够的后备兵。
缺乏后备兵,意味着每次作战,无论胜负都会损耗力量,而一旦在1、2个战场上出现失利,整条战线都会松动!
败退
开战后,董卓军确实能打。
面对北线的王匡等部,董卓军一个声东击西,迅速使其全军覆灭。
中路酸枣前线联军迟疑不进(果然乌合之众),曹操孤军独进,在荥阳汴水间全军覆灭。
南线孙坚军在梁县也遇到伏击,大败。
然而,缺乏后备的问题很快暴露出来。
联军之外,河东的白波军也有众10多万,实力雄厚。
董卓派牛辅进攻,失利。
白波军如果南下,可能切断洛阳与西面的联系。
因此,董卓被迫放弃洛阳,迁徙天子,回长安。
与此同时,南路孙坚重整旗鼓,再次进击,在阳人大败董卓军,并发起追击,收复洛阳。
整场战争中,董卓军的实力确实胜过联军。
然而,联军、白波军兵力雄厚,此起彼伏,董卓兵力不足,无法在关东坚持,只有退入关中。
灭亡
如果说初入洛阳时董卓还雄心勃勃,有所收敛的话,败退之时,就原形毕露了。
退出洛阳时,董卓为解决经济困难,捕杀洛阳富豪,没收其财产,驱逐数百万人迁徙,至自相践踏,饥饿抢劫,积尸满路。董卓军军机混乱,更是纵兵盗发诸皇陵!
孙坚进入洛阳时发现:曾经繁华的京城洛阳,数百里无烟火。
退到长安后,董卓变本加厉。
他筑起鹛坞,高与长安城相等,储备30年的粮食,自称“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他不再收敛,其舆车服饰比拟天子,让自己的弟弟作左将军,侄子作中军校尉,分掌兵权,使宗族内外布满朝廷,并以残忍手段诛杀立威,诸将言语有失,当场杀戮!
董卓最后的致命失误,是对部队部署的大意。
退回长安后,董卓为安定关中形势,让凉州军分据关键,以吕布部留在长安。
凉州军是董卓的基本,吕布的并州军只是他入洛阳时所收。
并州兵的忠诚本就堪忧,而董卓的举动使这一局面更为恶化。
留在身边护卫的吕布,曾因有小过,险些被董卓所投掷的手戟所杀。
最后,并州出身的士族王允与并州军将领吕布合谋,刺杀了董卓。
吕布杀董卓时,总共杀了3人,就解决了问题。
而董卓死后,李傕、郭汜打着为董卓复仇的旗子杀回长安时,有众十万!
董卓,大意了!
董卓,确实是一代枭雄。
他可能是汉末英雄中,最早为乱世到来做好准备的一个人。
因此,他抓住机遇,以外臣之姿,迅速把持了朝政。
可是,董卓毕竟不是政治家。
随后,他一连串的失误,自己给自己挖坑,埋葬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