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为什么征不下高句丽?高句丽的优势在哪里?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唐太宗为什么征不下高句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公元645年,当唐太宗李世民不顾挚友、内兄、宠臣长孙无忌的极力反对,亲自率领十余万大军和名将李世绩直趋辽东,与此同时,大将张亮率领多达五百艘舰船、五万水军的庞大舰队从海路直扑平壤,无论是彼时的大唐帝国臣民,还是后世不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唐军大获全胜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连接唐代中国心脏地带与攻击高丽前进基地河北的永济渠早在隋炀帝手上已经完成了,既不用耗费额外的民力和资源,也不用承担由此带来的不满和骂名。
其次,隋炀帝连续三次对高丽用兵,虽然全都以失败告终,但却给唐朝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最后,征讨高丽之时,“贞观之治”时代已经延续了十余年,大唐的国力正处在巅峰时刻,可谓兵精粮足,而彼时的唐军先后击败突厥、降服了西域,打退吐谷浑和吐蕃的挑衅,是带着胜利余威的百战精锐。
四月份,唐军在李世绩的率领下迅速渡过辽河,然后一路攻城略地,并接连不断击溃高丽军主力,斩首数万,并攻克曾经顶住隋炀帝大军的重镇辽东城,随后又在安市城外完胜高丽十余万援军,进而包围安市城。唐军大胜的消息传开,高举国皆惊,后黄城、银城的居民都弃城逃走,数百里没有人烟,胜利似乎唾手可得。
然而,高丽守军据城坚守进行殊死抵抗,唐军围攻两个月不下,眼看严冬即将来临,太宗不得不下令撤军,结果在归途中遇上暴风雪,死伤数千人,最终功亏一篑。
公元647年,唐军再次出击,虽然又击败高丽军队,但仍然没有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唐太宗最终功亏一篑呢?答案是,错误的战略选择!
隋炀帝和唐太宗选择的战略其实并无二致,都是集中优势兵力,以雷霆万钧之势来个短促突击,力图毕其功于一役,殊不知,高丽特殊的地形和气候,再加上高丽人善于防御这三个特点,注定了隋军和唐军无法速战速决。
特殊的气候:高丽地处东北,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夏天的雨水造成道路泥泞,无法通行;秋冬季的低温会造成大面积的冻伤,春季的融雪、融冰同样对交通形成巨大的障碍,真正适合用兵的时间只有从春末到夏初之间短短的三四个月,能够用来作战的时间窗口期非常短暂。
特殊的地形:东北地区既有绵延起伏的山脉和大片茂密的森林,又有数量
众多的河流、湖泊和沼泽,没有现成的道路系统供规模庞大的军队使用,高丽则可以依托坚固的堡垒和城池打消耗战。
曾经跟随隋炀帝进攻高丽的前隋朝官员就特别提醒过唐太宗,高丽军非常善于防守。
在这种情况之下,唐太宗正确的战略是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略,在春末之时,以三万左右的精兵为主力,直驱辽河,然后派数千骑兵渡河进行骚扰作战,其余部队就地构筑坚固而又耐寒的堡垒,甚至城池。与此同时,集结在后方的同等数量的军队和大量民夫,用整个夏天的时间修筑从河北到辽东的补给线并分兵据守,确保前线能得到物资和人员的补充与保障。
严冬降临之时,收缩兵力固守,等到来年春末,再徐徐向前推进,不断的压缩高丽军的生存空间,同时让其无暇农耕,消耗其国力,如此一来,高丽军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主动进行战略决战,要么放弃抵抗。
表面上看起来,塔防模式耗时过长,但实际上的效果来看,其效率绝对是远远高过短促突击!